![](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8a5c3708418367aad897fd51e728b68/d293b6d3572c11df5118b17a612762d0f603c26d.jpg)
腾讯数码讯(编译:刘沙) 相信在春节期间,手机短信仍然是一种流行的拜年形式,但各种数据显示,拜年短信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反而微信、视频等形式,在不断攀升。显然,在3G、高速宽带逐渐普及,微信等IM软件安装量巨大的情况下,用户已经拥有更多的问候、社交形式。那么,70个中文字符的短信,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短信的出现及流行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1edbd71347adab43dd01b4bbbd5b36b/4299132c11dfa9ec73e7584e60d0f703908fc16d.jpg)
Orbitel 901
最初的短信出现在1992年,通过沃达丰的Orbitel 901发送,这是一款有线的、体积巨大的模拟通信设备,同时除了自身之外,并没有其他设备能够接收文字信息。而在进入GSM数字蜂窝时代,诺基亚在1993年推出的1011,虽然外形巨大体积沉重,但却是首款真正支持短信的数字手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cec0d13d8b44aed594ebeec831d876a/e76655dfa9ec8a1399d359b9f503918fa1ecc06d.jpg)
诺基亚1011
当然,新事物出现伊始并不容易普及,直到1995年12月T9输入法出现之后,短信的发送量才逐渐增加。其中,部分的增长要得益于全键盘手机的出现,比如诺基亚9000移动通讯器,是要比黑莓850还要更早推出的全键盘手机。
此后,短信息成为了一种最流行的手机通讯形式,仅在2002年的中国,就达到了900亿条。
MM“彩信”的出现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d8ee1dd48ed2e73fce98624b700a16d/a195edec8a1363279924cc6a938fa0ec09fac76d.jpg)
在2002年,MMS多媒体短信技术首次出现,但直到2004年,才由欧洲的运营商逐渐普及。此时,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主流手机厂商也开始将拍照、发送“彩信”,可以在消息中加入图片、视频、声音文件,同时不限制字符数。不过,由于容量的限制(最大支持100KB),MMS并没有获得短信般的成功。
截止至2010年,全球短信发送量已经达到了4.1万亿条,短信的发送量还是呈增长态势的。
智能手机和IM软件的兴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64071842c738bd4c421b239918a876c/19a6ce13632762d00bf7aae6a2ec08fa503dc66d.jpg)
在2009年,智能手机逐渐兴起,同时类似“What’s APP”这样的互联网IM软件也让用户倍感兴趣,被视为短信的取代者。此类应用可以让用户通过WIFI、3G网络免费发送文本、图片、视频及语音短信,不仅降低了通讯成本,同时内容也更为丰富。
随着智能手机进一步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IM软件新生力量,几乎已经成为了用户首选的非语音通信方式。而苹果公司也在iOS设备中加入了“iMessage”互联网短信功能,进一步降低了传统短信的吸引力。
下一个“短信”会是什么?
随着IM软件、社交平台以及4G网络的逐渐普及,我们也在期待另一种统一的新型沟通方式出现。当然,短信发送量虽然连年下降,但仍有不可取代的技术特点,比如多设备兼容性、成本低、不依托数据网络等,但我们相信,很快就会与它彻底说“再见”。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3Bcp%3Dtieba%2C10%2C168%3Bap%3D%CA%FD%C2%EB%CD%C5%B9%BA%B0%C9%2C90%2C176/sign=5fe7beaf19d5ad6eaaf964e2b1f05aab/10a64cfa513d2697d4128d3657fbb2fb4216d867.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