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画法不同,不过现在一些已经在靠拢了,而且中国动画一般情节比较严肃,没什么搞笑的情节,但现在有一点变化,而日本动画相反,一直都是比较轻松的
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最本质的差别是中国动画它的立意不同
中国动画注重教育意义,而且一般不涉及男女间的感情,特别是高中生以下的人的爱情,要而日本动画一般都不会有什么要你在看完这个过后,一定要学到什么道理之类的感觉。
画法:中国的很简单、稚嫩;日本的更有风格,特点
剧情:中国的太单一、无逻辑性、套路很老、没有发展;日本的很多动漫即使画得不算精良(即使不精良也已经比中国的好几百倍了),但剧情很强悍、逻辑性强、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很能给人启发
音乐:中国的动漫目前为止本人未曾发现好听的或特有的音乐(悲啊~~~);日本动漫中大家喜欢的音乐成堆
适合年龄层:中国的动画针对小孩子,超级幼稚和说教;日本动漫针对所有年龄层,商机无穷。
首先是观念上的错误。
从我国动画作品和相关电视节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动漫制作人对于动漫的定义是:低龄儿童观看。从《中华传统美德》、《蓝猫系列》的说教到《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天眼》的消遣,中国动画无不针对“小孩子”。十年前的《熊猫家族》到十年后的《红猫蓝兔》,中国动画始终无法跳出“动物拟人化”的主角偏向,动画内容肤浅、幼稚。而日本早期用十年的时间从《西游记》发展到《铁臂阿童木》,后者更是日本动漫界的经典。漫画教父手冢治虫借助这部作品,利用独特的想象,表达了自身对于战争、人性、和生命独到的见解,更使得日本国民意识到动漫并不是小儿科的作业,其可表达的、可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等同于一本好书,甚至可以超越名著。
正由于中国时时抱着“动漫幼稚”的观点,国内的动画即使做得再好也很少有青少年的追捧者。中国动漫的制作者(尤其是央视的动漫制作人)应改正自己的观点,像样地做出适合青少年的好作品,赢回我国青少年这个市场。
其次,国内的动漫作品内容单调、老旧,少有创新。
从《大闹天宫》到《西游记》,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传奇》国内动画大多无法摆脱名著,总把名著改了又改编了又编,结果浪费时间又无长进。为什么不去大胆创新呢?中国并不缺敢想象的人才,问题在央视让不让用。广电管制得太死,思想放不开(关键也是对于动漫的认识问题),加上对央视规定了对国内动画作品的“保护政策”(即一日之内的播放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导致许多烂本在电视上狂轰乱炸。不同的是日本漫画家峰仓和也在作品《最游记》(已动化)中巧妙应用了《西游记》的人物,故事情节则是完全原创,加上突出的人物性格和深奥的理论观点,使其脱离名著且大放异彩,神受国内青少年喜欢。
如果中国动漫的思想稍开放些,贴近些青少年的思想,要获得青少年的喜欢并不困难。国内动画总当心有点“黑”,觉得日本动漫里总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其实并不是所有日本动漫都如此,有些也只是可以接受的内容,但这些不过是花边。有句话说得好,要“揭开现象看本质”,对待动漫也是如此。有时一部动漫作品可以表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气质和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并不总是一看就可以明白,而是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对每一个细节仔细的品味得出的。
对于中国动漫,创新是必须的。只要敢于想象,中国可创新的领域其实相当广阔。
再次,国内动漫的制作技术(包括2D既3D技术)不成熟,作品的篇幅过长。
国内动漫产业正式发展的时期晚,因此技术不成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这么说过:“国外用3D技术来弥补画面的不足,中国用3D技术栽自己跟头”,其实这句话说得没错。国内动画总喜欢使用3D技术——在2D技术还十分不成熟的情况下烂用3D技术,使得作品出现人物脱节、比例失调等等的问题,加上3D制作的成本高,这对于国内动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央视动化的故事情节老套、低龄化,却总喜欢作长篇大论。《哪吒传奇》五十二集不说,《天眼》更是上了数百集,这过程中需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可惜的一部作品《我为歌狂》,其无论是内容还是人物都相当贴近青少年,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资金的缺乏,动画画面粗糙,动作缺乏连贯,多次出现重复画面,使得其追捧者远小于原作。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糟糕的画面可以抹杀一部动漫作品的一切优点。要做出好作品,成熟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国内动漫可先尝试从短篇作品入手,慢慢提高制作技术的水平,节省资金,再一步一步投入高难度、高水准的长篇动画制作。如此的磨练,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也是国内动画的弱点。
《我为歌狂》可说是音乐、声优和作品画面都相当配合的作品,但在国内的动漫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调查统计,约三分之二的网友都提出国内(尤其是央视)动画的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相当低,甚至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确实,央视对于作品的音乐和声优要求很低。在国外,动画的音乐制作人都是顶级的,声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出道。
动画的配音需要的是专门从事声优工作的人,目前央视的声优工作多数是被主持人作为“兼职”。声优其实是一个有不错发展前途的职业,如果央视重视其在动漫中的地位,声优就不会再成为国内动画发展的弱点。其实国内动漫完全可以让流行歌手来创作、演绎动漫歌曲,这样提高音乐质量的同时也能给动画作品带来一定的人气。
最后,一部好的作品还需要媒体的关注
《梦里人》是个好例子。如果当初这部作品的制作相当完美,在播放前后就可以借助原作人气漫画家姚非拉的名声作适度的宣传。“明星离不开媒体”,其实动漫作品也是一样的。但如果作品没有什么内涵而大肆宣传,只会造成反效果。就比如说《名侦探柯南》,有仓木麻衣、爱内里菜等红歌手助阵,更是使歌手的歌迷们去看这部动漫,也有不少柯南迷去听他们的歌,使他们更有人气。
中国动漫太死板,不开放
如果中国动漫不甩下这些裹脚布,那将永远超越不了日本动漫
补充:
以下是一些文章报道:
一·觉的有以下几点很本质的区别:
1.制作的初衷不同,针对的观众不同.
2.制作的人不同,日本动漫这方面的作家很多,中国却很少见,动漫大多不是个人做的.
3.中国的缺少创新,中国总是把原来的老题材拿出来翻新.
4.中国的也缺少深度,主要是指情节不够吸引人,太过强调画面动作.
5.中国却少的不是技术,是人才,是专门从事动漫的作家,不属于任何团体的作家.
二·内容摘要: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不断扩张,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机构、政府的支持等。在繁荣的背后,日本动漫产业的缺陷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威胁却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具有将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不足,以及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的简称,它的三位一体,拼凑出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沙盘。日本是“ACG”这个新时代的领跑者。近年来,当日本在制造业遭遇众多强大对手、不再能一枝独秀于世界舞台时,日本致力于用新技术打造新文化产品,使得它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目前,日本的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包括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诸如动画人物的使用授权、动画人物的玩具制造等,据估计已经达到2兆多日元,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它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动漫是一个层次问题,大家所在的层次不同,难以比较。
首先,是因为政策问题。日本动漫在这方面比较成熟,各方面都很完善。中国的动漫起步慢,而且广电局审核严格,动漫企业盈利因为被海盗了,盈利不容乐观。加之一点,就是中国的动漫还是各分各的,没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要是一部动漫出来了,基本上是赚不到钱的,因为看海盗的人太多了,原创者根本没有收益可说,怎么能够继续下去呢?
中国动漫技术一点也不比日本的差,现在日本动漫很多都是外包的,有很多动漫都是由中国人加工的。
COWBOY BEBOP》的TV版、《魔术士奥芬》、《剑风传奇》、《NOW AND THEN,HERE AND THERE》(《此时此刻的我》)、《银装骑攻队》、《浪客剑心》、《星界的纹章》、《消防员大吾》、《樱花大战》TV版、《魔剑美神》、《吸血姬美夕》、《星界的战旗》、《星界的断章》、《我的女神》(TV和剧场版)、《罗德斯岛战记-英雄骑士传》、《麻辣教师GTO》、《妖精战士》、《火魅子传·恋解》、《口袋妖怪》、《HUNTER X HUNTER》、《BLUE》、《EX‘D》、《魔卡少女樱》、《饿沙罗鬼》、《沉默的舰队》、《真·盖塔》、《星方天使》、《守护月天》、《街头霸王ZERO3》、《棋魂》、《犬夜叉》……
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加工的,甚至有的原画也是由中国绘制的……
中国现在知道动漫的前途和钱途了,对于动漫是大力支持的。所以前景也比较客观。当然,不可能仅仅是动漫,因为这样还是赚不了钱的,海盗太厉害。所以中国的动漫是要跟日本一样走综合化道路,动漫与影视娱乐、周边产品共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像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之类,光卖周边产品也赚不少了。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动漫喜欢的是手绘制作,中国偏向的是影视动画,3D制作。两者侧重点不同。
中日文化差异很大,日本的暴力、色情之类的动漫泛滥,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中国毕竟人口太多,历史上对此也比较保守点,这方面广电局还是捉得很严格的。
也不能够说中国动漫思维比日本的差,看看中国的小说就知道,思维还是很好的,不过这些题材暂时不能够出台罢了。
只能够说,给点时间,中国的动漫还是会发展得不错的。因为实力我们还是有的,就是政策还跟不上来,需要一个过渡阶段。
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最本质的差别是中国动画它的立意不同
中国动画注重教育意义,而且一般不涉及男女间的感情,特别是高中生以下的人的爱情,要而日本动画一般都不会有什么要你在看完这个过后,一定要学到什么道理之类的感觉。
画法:中国的很简单、稚嫩;日本的更有风格,特点
剧情:中国的太单一、无逻辑性、套路很老、没有发展;日本的很多动漫即使画得不算精良(即使不精良也已经比中国的好几百倍了),但剧情很强悍、逻辑性强、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很能给人启发
音乐:中国的动漫目前为止本人未曾发现好听的或特有的音乐(悲啊~~~);日本动漫中大家喜欢的音乐成堆
适合年龄层:中国的动画针对小孩子,超级幼稚和说教;日本动漫针对所有年龄层,商机无穷。
首先是观念上的错误。
从我国动画作品和相关电视节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动漫制作人对于动漫的定义是:低龄儿童观看。从《中华传统美德》、《蓝猫系列》的说教到《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天眼》的消遣,中国动画无不针对“小孩子”。十年前的《熊猫家族》到十年后的《红猫蓝兔》,中国动画始终无法跳出“动物拟人化”的主角偏向,动画内容肤浅、幼稚。而日本早期用十年的时间从《西游记》发展到《铁臂阿童木》,后者更是日本动漫界的经典。漫画教父手冢治虫借助这部作品,利用独特的想象,表达了自身对于战争、人性、和生命独到的见解,更使得日本国民意识到动漫并不是小儿科的作业,其可表达的、可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等同于一本好书,甚至可以超越名著。
正由于中国时时抱着“动漫幼稚”的观点,国内的动画即使做得再好也很少有青少年的追捧者。中国动漫的制作者(尤其是央视的动漫制作人)应改正自己的观点,像样地做出适合青少年的好作品,赢回我国青少年这个市场。
其次,国内的动漫作品内容单调、老旧,少有创新。
从《大闹天宫》到《西游记》,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传奇》国内动画大多无法摆脱名著,总把名著改了又改编了又编,结果浪费时间又无长进。为什么不去大胆创新呢?中国并不缺敢想象的人才,问题在央视让不让用。广电管制得太死,思想放不开(关键也是对于动漫的认识问题),加上对央视规定了对国内动画作品的“保护政策”(即一日之内的播放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导致许多烂本在电视上狂轰乱炸。不同的是日本漫画家峰仓和也在作品《最游记》(已动化)中巧妙应用了《西游记》的人物,故事情节则是完全原创,加上突出的人物性格和深奥的理论观点,使其脱离名著且大放异彩,神受国内青少年喜欢。
如果中国动漫的思想稍开放些,贴近些青少年的思想,要获得青少年的喜欢并不困难。国内动画总当心有点“黑”,觉得日本动漫里总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其实并不是所有日本动漫都如此,有些也只是可以接受的内容,但这些不过是花边。有句话说得好,要“揭开现象看本质”,对待动漫也是如此。有时一部动漫作品可以表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气质和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并不总是一看就可以明白,而是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对每一个细节仔细的品味得出的。
对于中国动漫,创新是必须的。只要敢于想象,中国可创新的领域其实相当广阔。
再次,国内动漫的制作技术(包括2D既3D技术)不成熟,作品的篇幅过长。
国内动漫产业正式发展的时期晚,因此技术不成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这么说过:“国外用3D技术来弥补画面的不足,中国用3D技术栽自己跟头”,其实这句话说得没错。国内动画总喜欢使用3D技术——在2D技术还十分不成熟的情况下烂用3D技术,使得作品出现人物脱节、比例失调等等的问题,加上3D制作的成本高,这对于国内动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央视动化的故事情节老套、低龄化,却总喜欢作长篇大论。《哪吒传奇》五十二集不说,《天眼》更是上了数百集,这过程中需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可惜的一部作品《我为歌狂》,其无论是内容还是人物都相当贴近青少年,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资金的缺乏,动画画面粗糙,动作缺乏连贯,多次出现重复画面,使得其追捧者远小于原作。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糟糕的画面可以抹杀一部动漫作品的一切优点。要做出好作品,成熟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国内动漫可先尝试从短篇作品入手,慢慢提高制作技术的水平,节省资金,再一步一步投入高难度、高水准的长篇动画制作。如此的磨练,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也是国内动画的弱点。
《我为歌狂》可说是音乐、声优和作品画面都相当配合的作品,但在国内的动漫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调查统计,约三分之二的网友都提出国内(尤其是央视)动画的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相当低,甚至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确实,央视对于作品的音乐和声优要求很低。在国外,动画的音乐制作人都是顶级的,声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出道。
动画的配音需要的是专门从事声优工作的人,目前央视的声优工作多数是被主持人作为“兼职”。声优其实是一个有不错发展前途的职业,如果央视重视其在动漫中的地位,声优就不会再成为国内动画发展的弱点。其实国内动漫完全可以让流行歌手来创作、演绎动漫歌曲,这样提高音乐质量的同时也能给动画作品带来一定的人气。
最后,一部好的作品还需要媒体的关注
《梦里人》是个好例子。如果当初这部作品的制作相当完美,在播放前后就可以借助原作人气漫画家姚非拉的名声作适度的宣传。“明星离不开媒体”,其实动漫作品也是一样的。但如果作品没有什么内涵而大肆宣传,只会造成反效果。就比如说《名侦探柯南》,有仓木麻衣、爱内里菜等红歌手助阵,更是使歌手的歌迷们去看这部动漫,也有不少柯南迷去听他们的歌,使他们更有人气。
中国动漫太死板,不开放
如果中国动漫不甩下这些裹脚布,那将永远超越不了日本动漫
补充:
以下是一些文章报道:
一·觉的有以下几点很本质的区别:
1.制作的初衷不同,针对的观众不同.
2.制作的人不同,日本动漫这方面的作家很多,中国却很少见,动漫大多不是个人做的.
3.中国的缺少创新,中国总是把原来的老题材拿出来翻新.
4.中国的也缺少深度,主要是指情节不够吸引人,太过强调画面动作.
5.中国却少的不是技术,是人才,是专门从事动漫的作家,不属于任何团体的作家.
二·内容摘要: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不断扩张,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机构、政府的支持等。在繁荣的背后,日本动漫产业的缺陷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威胁却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具有将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不足,以及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的简称,它的三位一体,拼凑出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沙盘。日本是“ACG”这个新时代的领跑者。近年来,当日本在制造业遭遇众多强大对手、不再能一枝独秀于世界舞台时,日本致力于用新技术打造新文化产品,使得它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目前,日本的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包括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诸如动画人物的使用授权、动画人物的玩具制造等,据估计已经达到2兆多日元,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它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动漫是一个层次问题,大家所在的层次不同,难以比较。
首先,是因为政策问题。日本动漫在这方面比较成熟,各方面都很完善。中国的动漫起步慢,而且广电局审核严格,动漫企业盈利因为被海盗了,盈利不容乐观。加之一点,就是中国的动漫还是各分各的,没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要是一部动漫出来了,基本上是赚不到钱的,因为看海盗的人太多了,原创者根本没有收益可说,怎么能够继续下去呢?
中国动漫技术一点也不比日本的差,现在日本动漫很多都是外包的,有很多动漫都是由中国人加工的。
COWBOY BEBOP》的TV版、《魔术士奥芬》、《剑风传奇》、《NOW AND THEN,HERE AND THERE》(《此时此刻的我》)、《银装骑攻队》、《浪客剑心》、《星界的纹章》、《消防员大吾》、《樱花大战》TV版、《魔剑美神》、《吸血姬美夕》、《星界的战旗》、《星界的断章》、《我的女神》(TV和剧场版)、《罗德斯岛战记-英雄骑士传》、《麻辣教师GTO》、《妖精战士》、《火魅子传·恋解》、《口袋妖怪》、《HUNTER X HUNTER》、《BLUE》、《EX‘D》、《魔卡少女樱》、《饿沙罗鬼》、《沉默的舰队》、《真·盖塔》、《星方天使》、《守护月天》、《街头霸王ZERO3》、《棋魂》、《犬夜叉》……
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加工的,甚至有的原画也是由中国绘制的……
中国现在知道动漫的前途和钱途了,对于动漫是大力支持的。所以前景也比较客观。当然,不可能仅仅是动漫,因为这样还是赚不了钱的,海盗太厉害。所以中国的动漫是要跟日本一样走综合化道路,动漫与影视娱乐、周边产品共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像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之类,光卖周边产品也赚不少了。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动漫喜欢的是手绘制作,中国偏向的是影视动画,3D制作。两者侧重点不同。
中日文化差异很大,日本的暴力、色情之类的动漫泛滥,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中国毕竟人口太多,历史上对此也比较保守点,这方面广电局还是捉得很严格的。
也不能够说中国动漫思维比日本的差,看看中国的小说就知道,思维还是很好的,不过这些题材暂时不能够出台罢了。
只能够说,给点时间,中国的动漫还是会发展得不错的。因为实力我们还是有的,就是政策还跟不上来,需要一个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