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1999年,原琼山市开展大规模整治红城湖行动,并在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上马投资数千万元的红城湖公园项目,决定把该湖建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1年,红城湖综合整治项目动工,项目的一期工程完成了环湖路、路灯及地下污水截流管道铺设等,使湖北面的生活污水通过道客村进入海口排污管道。2003年,因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整个工程也随即停建。而项目停建前的二期工程,在抽干湖水的基础上,已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湖底清淤工作。由于目前府城地区虽采取了污水截流措施,但地下排污管道一直没能顺利与海口地下管道实现并网,于是,府城地区的居民生活污水,一部分顺着地下雨水管道排入红城湖,另一部分则排入美舍河。
复工无期
红城湖规划至今没“谱”
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有关红城湖整治的话题时,有关人员最常提到的就是“很复杂”。
据了解,红城湖原属琼山市管辖,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后,关于红城湖整治项目的一些问题迟迟无法理顺,如按现职能划定,城乡地表水已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而城市项目建设又归城建部门,就这样,“复杂”的红城湖整治项目依然是“半拉子”,何时复工至今仍是一个问号。
此外,在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规划的现状下,红城湖的规划至今没有确定,而海口市水务局的有关人员表示,在规划没有出来的情况下,无法着手治理红城湖。
人为污染更致命
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救治
据媒体报道,海口市将投资35亿元打造生态海口,重点推进海口市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其中包括全面启动红城湖整治工程。今后三年,海口市将投入近三亿元资金,分三期对中心市区污水进行截流并网。
这些看起来让人觉得可喜的信息背后也提醒人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在这些工程投入实施之前,目前已经“生病”而且越病越重的红城湖该怎么办?难道要等到“病入膏肓”后再来实施救治?那时会否又像东西湖一样,怎么折腾都难以康复?
对于生病的人,等到所有的条件具备了再来治病显然不合常理,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才是当务之急。对于红城湖的现状也是如此。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湖泊受到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其所能地将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实际上,在城市水体治理中,所谓的污水并网截流、管网建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人为污染更致命。就像红城湖边的烧烤园、夜宵点等,都有可能向湖内排放污水或垃圾,还有周边的居民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