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成功入围62届柏林电影节短片Generation kplus竞赛单元.。电影讲述在90年代的上海,一个叫梅文俊的男孩为一所普通小学4年级学生。一天他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误伤了一个女孩的眼睛 。所有父母被叫到学校来,所有人都开始推卸责任。只有梅文俊打算自己承担责任。但经过母亲的"开导"后,他意识到成人世界里,错与对不像黑与白那么简单····全片难能可贵地在16分钟里仅用一个镜头完成。电影不仅探索了真相和现实对儿童的意义,也在哲学形式层面进行了解析。希区柯克曾拍过一个全片仅靠一个长镜头完成的电影《绳索》,但他也借助了一些剪辑技巧,并非真正一镜到底。故这部上海独立短片《操场》真正做到了先锋地探索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对于长镜头,要想让观众耐着性子看下去,需要连续不断的画面元素和声音元素介入,若两者都断掉,影片就很容易断层。可是我们看到片中有一段上楼梯到老师办公室的戏,没有声音也没有含信息量的画面,正当我们感到无比漫长和无趣的时候,镜头转入老师办公室,一群上海女人为各自孩子辩护。小编认为,这段缓慢的无元素是导演故意为之,以此拖延观众心理时间,从而让事件发生后老师请来家长显得合情合理。同时也突出了接下来混乱的口水战。小小吐槽一下,导演为了追求真实,不惜让上海女人喋喋不休的吵架声连续轰炸观众耳膜五分钟····
孩子的无知,老师的无奈,全被家长们的无理淹埋。影片把唯一勇于承认的孩子与周遭人进行不同处理。家人们的百般推卸责任,孩子的胆小怕事,人性的丑恶被摄影机捕捉并放大,导演却冷观这一切,是影片用伪纪录片的方式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发人生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