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平县古生物化石资源亟待保护开发》
河北省滦平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燕中地区,系内蒙古东部高原、丘陵与华北地区北部冀北山地衔接过渡地带。经历地质时代的多次断裂、陷落、抬升,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峰峦叠障、山岭绵连。两大水系、四大河流、五块山地构成了本县独有的地质地貌。遗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或遗迹,经地质作用在滦平境内大范围裸露于地表,经过笔者
近十年的实地勘查与走访,滦平化石埋藏之浅、品种之丰富、科研价值之高、开发潜力之巨大,令笔者瞠目。
如果说:铁矿资源是振兴滦平经济的“金饭碗”,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生物化石资源就是提升滦平文化品位的“青花瓷饭碗”!然而长期以来化石这一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却未引起任何重视,就连《滦平县志》这一涵盖极广的文献,对滦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也只字未提,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滦平人对埋藏在脚下的“宝贝”知之甚少。
由于对古生物化石缺少起码的认知和必要的了解,所以更谈不上保护。涝洼古团藻化石群已被地质锤敲击得满目疮痍、平坊恐龙脚印化石已被切割得面目全非、狼山沟硅化木化石被当做毛石被砌进了橡胶坝,这就是暴殄天物和对史前文化的无知践踏。目前滦平境内已经出现外地“化石猎人”的身影和私挖滥采化石的苗头,滦平古生物化石在哭泣,滦平古生物化石资源亟待保护开发。
化石(英文:Fossil)一词来自拉丁语“fossilis”,意思是挖出来。大多数化石是史前生物能保存下来的坚硬部分,而且这些生物就是在化石采集地区生存的。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他们的生活遗迹。
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化石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让后人认识生物及自身演化规律的宝贵财富。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体,它们虽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却依然蕴含着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秘密。人类认识生物和自身演化的每一次重大进展,大多是和新的化石的发现联系在一起。古生物化石对研究生命进程,确定地质年代,推断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我们发现的滦平部分古生物化石及具体分布情况(暂保密)
1、藻类化石
2、植物类化石
3、苏铁杉叶化石
4、介虫类化石
5、蚌虫类(叶肢介)化石
6、蜉蝣类化石
7、蚊蚋类化石
8、昆虫类化石
9、鱼类化石
10、硅化木化石
11、恐龙足迹化石
12、哺乳动物骨骼化石
(因学识和水平限制有许多古生物化石尚不能确认)
关于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1、政府应责成国土资源局对滦平古生物化石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尽管滦平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但相关主管单位对此却知之甚少,对底数可以说完全不了解,政府应责成国土资源部门应抽调精兵强将尽早成立专业的普查机构,对全县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工作,建立化石档案,绘制出化石种群分布图,为政府进一步开发保护工作奠定基础。(此项工作应秘密进行,当人们了解古生物化石价值,而又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古生物化石资源可能会遭到更严重的人为破坏)
2、制定相应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措施。我县古生物化石分布十分广泛,但在化石保护方面却是空白的,一定不能等化石资源被破坏殆尽之后,再空谈保护,化石资源珍惜而不可再生!我县亟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0号《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制定出相应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措施,对盗挖、运输、出售古生物化石的行为一定要做出明确的惩处规定,这些惩处规定除了经济处罚外,还应当有适当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力,最终达到保护珍贵古生物化石的目的。
3、国土资源局应成立专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机构,为申请建立滦平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标本和古生物标本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罕见地质现象及文化古迹,当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指的环境包括……矿产自然遗迹等”。由此可知,化石既属于文物又属于矿产和环境资源,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颁布之前三个部门都可以管,但又无立法授权该谁管,具体该怎么管。现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明文规定由国土资源局全权负责,因此国土资源局应该报请上级部门,申请编制和专项资金,成立专职的古生物化石科研保护机构负责滦平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开发工作。滦平化石爱好者协会成立多年,一直致力于滦平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开发,积累了大量化石产地分布、保护开发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有着丰富的搜寻和采集经验,并且和全国性化石爱好保护组织有着密切联系,国土资源局应对其进行整改和政策引导,为协会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经费,以便于更好发挥其积极作用。借鉴辽西和丰宁的成功经验,向河北省政府提交申请征求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争取建立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滦平化石主要分布在大屯乡、滦平镇、平坊乡、安纯沟门乡、火斗山乡等地,和铁矿资源开发并不矛盾,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4、建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合理开发化石资源。滦平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物中几乎都有化石,成立相关科研保护机构聘请专家对滦平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对每个地层的化石情况详细了解,然后政府根据需要进行专业发掘,收集滦平地域内的珍稀古生物重要保护类化石,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立项建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或在承德地质公园申请设立滦平古生物化石专项展厅,也可以利用宣传文化中心或青少年宫闲置场馆开设滦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极大的产出,这不仅能够提升滦平的文化品位还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数量巨大而科研价值不大品相一般的硅化木、轮叶、贝壳、鱼类等一般保护类化石,经简单加工装饰后进入市场或成为全国各中小学校实物标本教材,具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开发前景。假想一下: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在用标注产地河北承德滦平的化石标本,不用想这有多广阔的市场和我们滦平能赚多少钱这个问题,滦平在全国的知名度将呈爆炸式几何增长,这带来的社会效益就将不可估量。
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过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次在外地的奇石展上见到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化石,我就在想古生物化石资源同样丰富的滦平是在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呀!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开发保护是滦平资源开发保护的盲区和软肋,我们也可以探索一条依托珍稀化石资源、打造地质文化名片、吸引津京乃至全国游客目光、发展眼球经济的绿色发展新路径。我希望将来滦平的古生物化石产品能成为和丰宁滕氏布糊画、平泉活性炭工艺品一样有名气的地方名优特产。
平坊的恐龙脚印化石和涝洼团藻群化石的发现都曾一度轰动全国。应将平坊的恐龙脚印化石被切割部分追回复原;涝洼团藻化石群应和九真洞道教文化一起保护开发,并在两处发现地点立起明显的纪念碑,并建立起自然博物馆加以保护。不但能给民众一个了解远古年代自然遗产的机会,还将会吸引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滦平古生物化石这沉睡亿万年的“宝贝”正翘首以待,渴望发现,期盼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