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刚吧 关注:427,277贴子:1,777,438

【知识贴】六种佛珠做旧做假手法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刚做旧及造假
一、是实物作假,即在金刚籽上动手脚,包括:
1、做旧,拿油熬,拿油炸,等等,借助做旧工艺,可弄出很多黑且光亮的金刚。做完旧,上香灰,可以弄出所谓庙挂金刚。
2、上色,尼商人在卖出金刚的时候有时候就会上第一道色。国内商人紧步其后,可以通过各类上色手法上色。
3、蒸煮,蒸煮能较快清理,出所谓的“南瓜红”,这种红色和原籽的颜色很大不同,一般显得发死。因而清理的太干净的籽一定要当心,要问清楚。曾经在某一大型出售金刚的实体店中,看到全部的籽都蒸煮过了。不由的心惊。


4、上漆和其他化学试剂。使得金刚本身变得很好看。
5、上油。包括橄榄油核桃油BB油等。上油的好处,一是遮断齿,二是遮掉“水碱”,但往往会阴了底子。上不上油应该由买家决定。除了单子收藏用的那种极品单籽外,一般建议金刚不上油。很多口头承诺没有上油的奸商,实际都做了假。但刚入门的朋友不容易发现。(也有很多奸商打着上油防裂的幌子~~上油确实可以适当防裂,但也没那么神)
二、是使用替代物。即用原本不是金刚的东西,冒充金刚出售。
典型的有:
1、二瓣、三瓣的造假。目前国内所见二瓣几乎无真,三瓣很多都是用长寿核桃代替,这个上当的人相当多。
2、用印度籽、印尼籽、国产籽冒充尼泊尔籽。尤其是在多瓣领域,假得简直是惨不忍睹。但很多人,包括去尼泊尔本地买和印度本地买的朋友,都上过这种当。价差甚至达到上百倍。
3、树脂塑料等物品。
三、是照片造假。
借助闪光灯、背景光等,使得照相出来的金刚和实物有很大不同。


IP属地:吉林1楼2014-01-25 17:49回复
    XY的做旧及造假
    1、xy做旧(通过各种液体浸泡、暴晒等手段,让XY变色、开裂)

    2、假XY(骨制品或人工合成)
    不管怎么造假,我们把握住老象牙的一些关键特征,尽量少吃药。
    ①老XY制品有着独特的光泽和润度,真正的老牙有着厚重的包浆,而且深浅不一,裸露或人接触较多的地方,包浆犹如一层琥珀,呈现半透光泽,让人爱不释手。

    ②老XY器物外貌还会呈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雀丝”,年代越久“雀丝”越多、越黑、越深和越长,直至变成大裂。
    ③我们看老牙的“雀丝”,有粗、有细、有深、有浅,这样才是对的。
    ④光有“雀丝”没有包浆的要注意了。
    ⑤老牙的包浆,清代早期的牙雕外貌光彩呈深黄色,中期呈姜黄色,晚期到民国呈浅蜜色或者灰白色。而且时期越久包浆越厚,越接近现代,包浆只是薄薄一层。


    IP属地:吉林2楼2014-01-25 17:49
    回复
      老凤眼
      1.市场上老凤眼菩提子都是酥油处理过的。
      2.什么眼正之类的都是最近一两年出来的说法,三年前凤眼很便宜但是也没有眼正不正的说法,所以老凤眼一般眼都比较随意,眼正的一般都是近一两年的。
      3.凤眼外壳木质,里面是果肉,内外质地不同,果肉日久必腐烂或虫蛀或皱缩,所以老凤眼必脱芯,绳孔不规则.
      4.无论怎样保养,木质也不能摆脱其本质,所以老凤眼稍轻浮水,新凤眼一般沉水。(少量酥油处理特别好的老凤眼可以沉水,属于特例)
      5.老凤眼一般难看一些,新凤眼和做旧的凤眼看起来漂亮些.
      6.藏区过去习惯用黑色的佛珠,所以来自藏区的老凤眼一般做成黑色的或者深褐色的,其他颜色比较少。汉地过去很少用凤眼就不说了。
      凤眼菩提子就是历史上和经书中描述的唯一一种菩提子,以前藏族人所说的菩提子也专指凤眼菩提子,民国以前传世下来的目前见到的仅有三串菩提子佛珠也全是凤眼菩提子的。所以说凤眼菩提子非常殊胜。。据传凤眼菩提子具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这种树种主要产自佛祖诞生地的附近,尼泊尔境内最多,而在其他国家极其少见。


      尼泊尔(古印度)人在长期采摘和使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传统仪轨,就是把果实摘下来之后泡在酥油里使其脱壳(外壳像刚摘下的核桃所包附的物质差不多,一定要浸泡才能腐烂掉下来),然后再穿成佛珠使用。这样脱壳的凤眼菩提子会变得异常坚硬光滑,珠子之间碰撞声音清脆悦耳,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佛珠经久耐用越用越漂亮,长期使用形成一种很深邃的光泽,透出迷人的颜色。用现代技术分析是因为这种树种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鞣,这种物质遇到酥油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方面使菩提子变得坚硬,另一方面使新菩提子中的芳香态液体成分固化在菩提子之中(不处理的以后这些液体成分会因干燥而蒸发),所以用酥油处理过的凤眼即使用了几百年之后仍然坚硬如初声音悦耳,并且持久散发出一种芳香,对持咒念佛非常有益。而不用酥油处理的凤眼菩提子是近三年才出现的新品种,一般是内地人采购了凤眼菩提子原籽之后,为了节省成本用水代替酥油来浸泡脱壳,然后漂白染色后得到的(水泡之后的颜色特别不均匀,为了均匀好看一般先脱色再染成稍黄或稍红的颜色,但染色剂用量较少),不用酥油处理极大地节省了成本,但是产品不耐用,声音和气味都不如酥油处理过的好(尤其是使用多年之后),容易开裂,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凤眼菩提子特别容易变色入手即变越变越脏,过很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变成老色了但是这种色泽根本没有魅力行内人称之为速成老色,这肯定不是老货收购者和老货收藏者能接受的,自己看着也不好看。根本不像传统酥油处理过的凤眼那样,变色需要持之以恒但是一旦变色,魅力无穷啊。另外鉴别真正老菩提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看菩提是不是用酥油处理过,因为以前用的菩提都是用酥油处理过的。


      IP属地:吉林4楼2014-01-25 17:50
      回复
        紫檀做旧
        手法之一:擦皮鞋油
        辨伪方法:表面黑亮,腊光过重,紫檀光栅般的闪光“鬼纹”被遮盖。有时可以看到底层的新鲜木材鲜红色的条纹。用强光灯照射黑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边沿明显无过渡,用手指用力推擦,残留指纹非常明显。

        手法之二:上涂料
        辨伪方法:表面乌黑,仿旧涂料的亚光颗粒明显,木纹几乎看不到。用木料在报纸上划动,无明显带色划痕,或者划痕颜色为黑色(正常情况下紫檀木应留下紫红色划痕)。此种作伪,其内部木材可能连紫檀木都不是。
        手法之三:刷高锰酸钾
        辨伪方法: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化学药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涂刷高锰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作旧方法。处理过的紫檀颜色发灰黑色,强光灯下可以看见兰紫色的印痕,用餐巾纸带水擦,可看见紫色的脱色。
        手法之四:刷食用碱
        辨伪方法:食用碱为白色粉末,化学名称碳酸钠,呈弱碱性,能够与紫檀木内的单宁(木材的一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变黑。处理过的紫檀强光灯下可以看见脱色发白的条纹和内部新鲜的红色相间。在报纸上的划痕先棕色后鲜红色。

        手法之五:刷火碱
        辨伪方法:火碱白色块状,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呈强碱性,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棕黑色,没有黑绸缎光彩,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用潮湿的手触摸后,两手指之间感觉特别滑腻。用白纸加水擦发现脱色橙黄色。
        手法之六:刷石灰水
        辨伪方法:熟石灰,化学名称氢氧化钙,呈弱碱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乌黑色,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没有黑绸缎光彩,表面木纹被黑色覆盖。用白纸擦没有脱色。在报纸上的划痕乌黑。


        IP属地:吉林5楼2014-01-25 17:51
        回复
          这个帖子没有人看吗??这是总么回事呢??自己顶一下吧~~~~


          IP属地:吉林7楼2014-01-27 11:56
          回复
            学文化长知识,着实的好贴,现在的文玩市场确实需要净化一下了~鱼目混珠,乌烟瘴气~使原有的雅气被无德商家搞的充满铜臭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27 14:09
            收起回复
              赞一个


              IP属地:甘肃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1-28 18:25
              收起回复
                第一次评论,好紧张啊,有没有潜规则,用不用脱啊,该怎么说啊,打多少字才显的有文采啊,我写的这么好会不会太招遥,写的这么深奥别人会不会看不懂啊,好激动啊,怎么才能装成是经常评论的样子


                IP属地:浙江12楼2014-01-28 22:10
                收起回复
                  谢谢顶贴!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1-28 23:04
                  回复
                    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1-31 23:38
                    回复
                      谢谢顶贴!!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2-01 08:16
                      回复


                        17楼2014-05-28 13:13
                        回复
                          顶一下~虽然新人小白一枚,但好像这里很热闹的样子,再顶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05-29 08:01
                          回复
                            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4-05-29 0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