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根管治疗学》,看过之后给我的治疗理念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也小结一下个人的在根管治疗中的认识。 从一开始对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的懵懂认识到现在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开髓揭顶,建立直线通道,完成根管冲洗 塑形 充填,一路走来确实艰辛。在基层工作以前根疗所用的工具只有普通的K挫 H挫,使用的是常规法扩根,对于一些弯曲的根管做起来费时费力,做出来的根管勉强只能算是到达工作长度,没有那种从根管冠方到根尖狭窄处逐渐缩小平滑锥度。不管条件是多么的原始和简单,我都尽自己的努力做好的根管。收费不高,绝不是不好好做根管的理由,我们不能因为这借口而故步自封,新的技术还是要好好学,把最基础的和基本的做好来,好的材料好的器械慢慢会有的。当然治疗做好一个根管治疗,重点应该放在有效的方法防止根尖周病,而不能只关注根管预备的机械形态和充填后的完美形态,应力求操作的每一步都应注意彻底去除感染物并防止再感染。
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熟练掌握整个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建立根管的直线通路…。根管的预备我现在采用的是冠向下方预备先行扩大根管髓腔侧2/3,再对根管根尖侧1/3进行预备,从开始使用G钻 了解Crown Down(冠向下预备)技术后有种事半功倍的感觉。-在整个根管治疗过程,髓腔的完全开放及根管口入口的预备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进行根管预备最关键的一步。髓腔的大小与形态具体标准为不需要移动口腔镜即可清楚的观察各个根管口且髓腔各轴壁应基本平行,咬合面应稍张开但小于5度。之后对预备好的髓腔进行充分的冲洗。建立直线的根管入口是成功进行根管预备的第一步。
像这个病例就是由于没有建立器械进入的直线通路而导致的根充不完善,
摘自《实用根管治疗学》
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熟练掌握整个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建立根管的直线通路…。根管的预备我现在采用的是冠向下方预备先行扩大根管髓腔侧2/3,再对根管根尖侧1/3进行预备,从开始使用G钻 了解Crown Down(冠向下预备)技术后有种事半功倍的感觉。-在整个根管治疗过程,髓腔的完全开放及根管口入口的预备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进行根管预备最关键的一步。髓腔的大小与形态具体标准为不需要移动口腔镜即可清楚的观察各个根管口且髓腔各轴壁应基本平行,咬合面应稍张开但小于5度。之后对预备好的髓腔进行充分的冲洗。建立直线的根管入口是成功进行根管预备的第一步。
像这个病例就是由于没有建立器械进入的直线通路而导致的根充不完善,
摘自《实用根管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