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以修道为业
亲融师父:有几个问题想请老和尚开示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道场出家人都不让拿手机,不让用现代的通信工具和外界联系,关于这方面的事情,请您老给开示一下。
成刚法师:我们这儿不兴使手机,你们那儿呢?
亲融师父:我们那儿有几个执事让拿手机,其他人不让。
成刚法师:不光是执事。因为出家人以修道为业,修学佛法是我们的重心,根本分内之事,必须履行完成的。过去吧,在一个工厂、一个商店,或者一个学校,就有一部电话,或者两部电话,都不使手机。家庭呢,根本没有电话。但是人们照样把事办得挺好,是不是?可是以后有了手机呢,每个人都使手机,另外家庭有电话,一个单位有多少电话,自己还使手机。你若有手机,半个小时就得来几次电话,提出很多问题。因为世间事情都是纷争的,对立纷争的,所以我们没有事,也会弄起烦恼,是不是?因为别人给你打电话了,他有什么这事、那事,你给他办吧,咱们还要修学佛法,没有时间;不办吧,你说他还对你有想法,是不是?所以出家人呢,就好好修道,修出三明六通了,那就能“妙闻十方”了,是不是?咱们现在也拿个手机,现代的通讯工具,让人看和世间人一样,没有学处。再说你这个师父有个手机呢,这些师父啊——外院的师父和信徒总打电话,是不是?那么打十个电话呢,顶多有一个两个事是正事,其他的都是唠闲嗑、拉感情,就该起诸妄想了,所以不利于修行,对不对?
另外你有手机,大家都知道你这个号码了,信徒闲着没事,一会儿他来电话,一会儿她来电话,这样影响扰乱我们的修行,是不是?身心不能安宁。所以不使呢,就都不使。从这不使来看呢,就是说包括执事僧人,使也没有利益。要是说从利益和不利方面来看,还是不利方面大。你不使,实际上出家人没什么事办。
所以佛陀是乘愿来到世间设教,说三藏教典,能启迪众生内心的觉悟,认识宇宙人生,认识我们这世间的苦、空、无常,然后不去贪着、攀缘、妄想执着,就得解脱了。所以开解佛法、修学佛法是我们僧人的本分事。另外我们把佛法开示给众生,令众生开解,也修学佛法。法由师承,就是说修学佛法是我们僧人的根本分内之事,是根本。其他的事情呢,穿衣、住房、吃饭都是捎带解决的,对不对?都是为了修行服务的。如果你自己没开解佛法,没修学佛法,没把佛法开示给众生,令众生修学佛法,那么你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本末倒置。
过去那出家僧人也没有庙啊,都在山林树下,在石窟里,对不对?跟谁联系呀?那么释迦牟尼佛出家了以后,给我们做师范、做表率、做学处。释迦牟尼佛走出王宫,没联系一个人、没做一件事、没储一物,对不对?到菩提树下也是这样,发誓发愿,“若不成道,誓不起座”,所以佛是成道以后,才进入法界,到鹿野苑去弘扬佛法。在没成道之前,佛就是独处闲居,思灭苦本。另外佛在经里也说了,我们没得正定聚、没得阿鞞跋致——按照小乘来说呢,没得阿罗汉道,没得辟支佛道;按大乘来说没得初住,不能示现八相成道之前,没断除贪嗔痴之前,说度众生,佛不许可。
因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进入法界,一进入世缘,人缘、事缘、物缘,就会起贪嗔。作恶业苦因,将来受苦报,佛说。举个事例,比喻:就像四十里冰川似的,你要想把它化解,你不能拿四十里地那么多的热汤去化呀,达不到。你只能拿一盆热汤浇在这四十里地冰川上,可是呢,当时看着浇的地方好像是化了,可是到了明天早晨呢,这冰又增长了。你不但度脱不了他人,而且你还因为这个染污,作业。
所以咱们没证圣之前,没得阿鞞跋致、正定聚之前,不能示现八相成道之前,那么就本分老实地安住在自己的山林树下,静时独处闲居,思灭苦本。不能使手机和外界联系,出家出家嘛,身出家心得入道,辞亲出家,既然亲人都不能奉养了,也不能报效国家了,你这道再修不好,那不一举两失吗?所以不能使手机,什么手机、电视机、录音机,或者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