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吧 关注:1,876贴子:1,701
  • 16回复贴,共1

陆子静的资质当在王伯安之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子静资质高明,为学简易直解,明悟最早,十三岁时就有“宇宙内事乃吾份内事,吾份内事乃宇宙内事”这种超悟,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往后的为学只是在此根底上充其极而已。可以说一生没有曲折弯路,王伯安称陆子静之学,孟子之学也。
王伯安天资聪颖,无所不学,后立志学圣人之道,又误会了朱子的格物说,遂转而求之于佛老又不可得,求道之心耿耿于怀,中间迂曲可想见。但他的聪明,他的独特经历毕竟与众不同,蛮夷居处,动心忍性,极度磨难之中,于一切毁誉得丧乃至生死,层层剥落,终至乾阳复显,透悟吾儒本体。
程子曰:“论气不论性,不明;论性不论气,不备。二之则不是。”气质真是极重要的。道体籍气质得以流行。


IP属地:江苏1楼2014-01-14 15:25回复
    象山气象之大,非阳明所及。
    阳明说象山粗了,当也不是信口雌黄。只是精微处下工夫不到,暂时还不能领略阳明所说的精粗。
    阳明讲学,极尽佞巧,终究把此学光大了,或许这种良苦用心正获益于阳明的精微工夫:不论时局怎样,不论手段怎样,我,王守仁,就是要杀出条路来!我做了,做到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2-24 12:02
    收起回复
      不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2-17 08:10
      回复
        个人觉得象山已经突破儒学的窠臼
        阳明反而回去了


        5楼2015-02-27 13:54
        回复
          其实陆子静的学问比王伯安来的还简易,我反复翻阅象山先生的集子,却不见他粗。圣贤之道,本来就不需很多话,多说何益?


          6楼2015-03-08 13:28
          回复
            只是说的一方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23 02:12
            回复
              向老师们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27 15:43
              回复
                既生陆象山,何生王阳明。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4-02 08:21
                回复
                  王阳明也没有达到尽头啊,只是站在陆象山的肩膀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4-02 08:23
                  回复
                    非要抬一个贬一个作啥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10-29 18: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