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联盟吧 关注:18贴子:728
  • 5回复贴,共1

【穿着棉袄洗澡——韩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韩寒高中的时候写的。我从初中就在看所有关于他的作品,应该说,他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经常被家里人要求去补习班。
同时老师无故辱骂学生,占用课余时间等等,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后来我也成了反理科派。说真的,我当时遇到的英语,数学老师在人品和做人上就有很大的问题。而理科的枯燥无味,也卓实让我受不了。
这篇文章,我是在韩寒《零下一度》上看到的。有很多人说他是抄袭,也有很多人出来维护。
但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在乎的是第一个带给我这个感受的人,第一个敢去批判这个教育制度的人,韩寒。
我顺便说下我对这个文章的理解,不喜勿喷。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含蓄的表达,没弯来弯去的逻辑。直接用我们很难想象到的一个比喻,穿着棉袄洗澡,比喻出了现代教育的缺憾。
如果说我要能做起一堆一堆的卷子才能证明我的天赋,如果我要能背下所有的教材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那我宁愿是这个世界上最笨的人。
我们要的是专于一类,而并非样样都懂,却样样平庸。
现在我已经没有以前那样热血和愤青了。吃过了应试教育的亏,就算你再怎么闹也还是这样。一个人的不满终结改变不了什么。而我们要生活,有家庭,所以更不可能做出什么越格的事情。
但是精神还是要在的。精神在于文章里。不管变化多久,时代如何发展,总会有喜爱我们文字的人来阅读我们当时的思想。从而进行传承,进行改进。
我没水平去评价谁的文笔好或不好,在我看来,能反映社会讲出道理和真相的就是好文章。能触动情感引起共鸣的就是好的抒情手法。
所以我喜欢这篇文章,不仅是它具有代表性,而且当时给予我很深的共鸣。尽管在现在读起来已经觉得幼稚了些,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在每每想起曾经的片段时,再去细细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14 00:46回复
    穿着棉袄洗澡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如果我们为了高考还要不得不一把一把将时间掷在自己将来不可能有建树的或者有接触的学科上的话,那么拜托以后请不要来说教时间是什么金钱银钱之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14 00: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至于我常听到的学习数学是为了练习逻辑思维能力的说法,我觉得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看许多侦探小说或悬念小说更能练习逻辑思维能力,怎么不开一门看侦探小说课?不开倒也罢了,为何要阻止别人看呢?这里便涉及到读书的问题,记得有一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现在的教材编得实在太那个,就拿我比较熟悉的语文英语来说,乍一看语文书还以为我民族还在遭人侵略,动辄要团结起来消灭异国军队,这种要放在历史书里面。而真正有艺术欣赏性的梁实秋钱钟书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从来见不到,不能因为鲁迅骂过梁实秋就不要他的文章吧?不能因为钱钟书的名字不见于一些名人录文学史而否认他的价值吧?不能因为余光中是台湾人就划清界限吧?如果到现在还有学生一见到梁实秋的名字就骂走狗,那么徐中玉可以面壁一下了。至于英语,我的一帮从澳大利亚学习回来的朋友说,空学了六年英语,连筷子(chopsticks)、叉子(fork)、盐(salt)等吃所必备的东西和厕所(toilet)、抽水马桶(toilet bowl)、草纸(toilet paper)等拉所必备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说,只知道问澳大利亚人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一些废问题来寒暄。真是不知道自己六年来学了些什么。不过可喜的是笔者因理科差而留了一级,有幸学到新版的Oxford English(牛津英语),比老的教材要好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14 00:48
      回复
        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我曾从《知音》杂志上看见一个处境与我一样又相反的人,他两次高考数学物理全部满分,而英语语文不及格,最终他没能去大学,打工去了。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14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