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恐龙,我来了。

宁夏义工联合会给孩子们赠送了书包、文具。

仔细观察“无源之水”。

和七星瓢虫比握腕力

短短—天的接触,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今夭玩得很开心,我把在地质博物馆见到的好多石头的名字都记在了本子上”,兴庆区满舂小学四年级一班的邓肖阳心满意足地说。
3月23日,阳光正好,银川晚报社与宁夏义工联合会的爱心活动启动,6名招募的爱心义工带着来自于兴庆区二十四小(又叫新公民学校)和满舂小学的30名孩子们先后来到宁夏科技馆、宁夏地质博物馆和电力博物馆,感受知识的快乐,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夭。
第一站是宁夏地质博物馆,车刚停稳,孩子们就欢呼雀跃着冲了下去,他们之中,大都是第一次来。“呀,这个恐龙居然会动”13岁的郭宁宇指着“三角龙”兴奋地嚷了起来。郭宁宇家是河南淮阳周口市拐村的,10岁来到银川,听着讲解员介绍埃边卡拉动物群~~最古老的海洋动物群,还有宇宙间的各种陨石时,她兴奋极了。
在宁夏科技馆,孩子们争着和七星瓢虫比握腕力,用蝴蝶量高器测身高,还有的同学仔细观察“无源之水”的。记者注意到,来自兴庆区二十四小的学生张成龙一开始比较沉默,可自进了科技馆,他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会儿看看“蜻蜓”眼中那被分为一千个小窗户的世界,一会儿看看鱼眼中的“广角”,而且,最数他的问题多。在电力博物馆,神奇的“电力”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站进铁网里,亲自体会一把“怒发冲冠”,听电磁交响乐,对同学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每一次的爱心行动,都有一群爱心人士的支持,招募的6名爱心义工和孩子们一起参观,一起游戏,尽可能把自己所了解的讲给同学们听。宁夏义工联合会的王会长,是爱心义工中年龄最大的带队老师,也是孩子们最亲密的带队老师,活动结束时,队里的孩子们围着他,要签名留纪念。在参观场馆时,当听说这些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时,场馆的工作人员都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讲解,让他们看好,玩好!
宁夏义工联合会的王会长还告诉记者,联合会以后还会和孩子们保持联系,希望他们能顺利地读完小学、中学,然后考上大学,真正地走向幸福。
这些孩子早当家
活动结束了,但这些孩子的懂事、善良以及淳朴,也给爱心义工和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孩子们的午饭,满春小学四年级的梁馨蕊看着汉堡,一直不肯动嘴,担心吃了要付费。当记者向她解释,免费请她吃的,她才小心翼翼地吃起来,“我以前吃过,今天不太饿,我想带回去给弟弟吃。”馨蕊边说边羞涩地攥紧手里的汉堡包。
满春小学的范老师悄悄告诉记者,别说是孩子,连她自己都是第一次来吃。她说,梁馨蕊家庭条件很艰苦,一家人就住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她哪里吃过汉堡,这些孩子很懂事,她是想留给弟弟”。
记者和几名义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把没吃过的汉堡和署条给孩子们,让他们带回去。活动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和带队老师告别着,还掏出小本子,要求记下电话,说以后有机会要回报阿姨和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