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导演研究----张元
简介:
1991
《妈妈》、1993《北京杂种》、1994《广场》(纪录片)、1996《儿子》、1997《东宫西宫》、1999《过年回家》、2000《疯狂英语》(纪录片)《金星小姐》(数字电影)、2001《收养》(纪录片)、2002《我爱你》《江姐》(舞台纪录片)《绿茶》、2005《看上去很美》
十年间,张元由边缘而主流,由地下而地上,张元确乎完成了一个职业导演的身份建构。
张元的电影由时间划分为两种形态:2000年以前的非主流制作和2000年以后的主流制作,在这两种形态中,又分为剧情片和纪录片。他的影像主题涉及政治、性别、情爱、艺术等不同领域,人物往往置身于社会边缘,表现当下复杂生存状态和迷惘心理。
2、创作特点
(1)在2000年以前,张元制作了五部剧情片——《妈妈》《北京杂种》《儿子》《东宫西宫》《过年回家》这些影片的主角分别是弱智儿童、摇滚歌手、精神病患者、同性恋者、假释凡人,对他们另类生存的影像表现构成了影片的边缘性主题。
这五部作品的形式特征共同点是私人领域,家居景观、残酷亲情,人性关怀,而且张元采取的基本形式是记录式,真实的再现原生态的生活本质。它们在不同级别的电影节获奖,为张元带来了国际声誉与境外投资。墙外开花境内禁放的状态使张元产生了新的焦虑。由2000年的《过年回家》开始,张元似乎有意识的从地下走向地上。
(2)2002年,他一气连拍了三部影片,既言情又政治,彻底向主流靠拢——《我爱你》《绿茶》关于爱情,《江姐》再现革命经典。
(3)21世纪伊始,张元在贴近观众目标下,他全面走向了商业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