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记者任永亮报道: 金秋时节,山西元代著名廉吏,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礼部尚书吕蒙甫的长篇传记文学《吕蒙甫传》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成为继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之后我省推出的又一位具有全国意义的宣传廉吏文化的鼎力之作。

据介绍,吕蒙甫,元朝中后期山西汾州人,为元代重要的钦差大臣,三品大员。吕蒙甫墓碑高大雄伟,是元代山西第一高碑,元代第一文豪虞集撰写的《吕公神道碑》洋洋洒洒近4000字,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吕蒙甫大气磅礴的廉吏生涯。吕蒙甫经过的襄阳府、雷州府、琼州府、桂林府,都将他列入名宦祠,他在大名府尹的位置上更加勤奋努力,达到辉煌之极点,特封赠祖父、父母亲三品高官。吕蒙甫是历史上第一位单骑深入叛乱贼窝平息叛乱招抚万人归顺的文官,也是雷州第一位捐俸禄修建贫民义冢的在任官员,也是桂林历史上第一位捐资办社学医疗学校的在任官员。他的德政碑被刻立在襄阳岘山之巅,刻立在雷州府外,他自觉严查了许多大案要案,百姓有口皆碑。吕蒙甫累死在雷州宪府任上,百姓哭声震天,将他比作周文王再世,胜过羊祜。虞集评价他“守节义至,信及鱼鸟”。文学家苏天爵认为“吕侯为政,深知追慕昔贤”。元文宗元惠宗两度赐服,赠封三代。

省作家协会会员吕世宏,历时数年,行程万里,批阅史料,缀字成章,响应中央倡导的廉政文化建设,挖掘整理了这一老素材新视野。吕蒙甫的故事生动详实,感人至深。《吕蒙甫传》充满了爱国主义,歌颂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读本。省社科院马志超为本书作序,盛赞作者填补了山西省元史研究的空白。专家们认为吕蒙甫、于成龙、孙嘉淦完美地形成了吕梁三大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