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40贴子:95,005
  • 78回复贴,共1

请教,心学的体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高人简要勾勒下心学的体系。不胜感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12 13:14回复
    建议你买本钱穆的《杨明学述要》来看看。
    看那书的目录就能了解一二。


    IP属地:江苏2楼2014-01-12 16:03
    收起回复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3楼2014-01-12 16:10
      收起回复
        今天 09:44
        2楼
        手机签到经验+8点,回三个贴经验+12点,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每天可增加经验20点。 理论上来说,你回再多帖子,经验也不会增长了~~ 单纯从捞经验考虑,这是最经济的泡吧方式了。。。我是来水经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20 13:25
        回复
          你看都没人好好给你说,因为这里人大部分都不懂,还有一两个装懂的,所以这一两个装懂的说点对的但是没有理解的话,大家就误以为他们真懂。你提这个问题肯定困惑,我就说说原因。即使别人伤过我,但是我也没事,我都不知道我到什么境界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2-27 00:23
          收起回复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大~!
            我恰恰不喜欢大题目,冒昧的缩减一下题目的范围,说说我学习心学的过程,称不上体系,但是希望对楼主有一些帮助~!
            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源自上学之时,比较痴迷于古文,在高二时就完整的总结了当时初中、高中所涉及古文常用字、词的解释和范例,大概2万余字,可惜去外地上大学的过程中不知所踪,于今仍为憾事。
            真正对阳明先生的认知还源自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后来看了吕铮的明朝一哥,一直觉得似乎漏掉了如此一个神一般的人物,直到看了周月亮先生的大儒王阳明之后,才约略的对心学和先生有些具体的印象。再后来,从传习录看起,可惜以我在应试教育下且比一般人都精通古文的能力来看,仍不足以驾驭传习录的文字。
            方知自己在传统文化上的差距,约略的看了一遍传习录,看懂的不过十之一二,可是通过看传习录却知道了学习的方向,算是妙手偶得,心学源自儒家,就从儒家的经典开始吧。


            IP属地:北京6楼2014-03-01 19:02
            收起回复
              读论语的时候,有两本书比较受夫子推崇,诗经和礼记,所以又背了些诗经,草草的看看礼记。道德经看得比较潦草,因为觉得尚不能驾驭道家思想,姑且先放放,商君书看得比较仔细,因为我要看看儒法之间的差异。
              而后大部分时间就是看史记,史记是个好东西,很多不解之事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虽然有时也觉得太史公有些想当然,但大部分还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特别是论语中对于某些人物的评价,不看史记似乎不能得其全貌。
              再后来,仔细研习了一遍传习录,突然发现,却原来心学是儒家的一个分支,那些质胜于文的孔门先贤就是心学的标准代表,故而又转向论语,对照心学印证。目前完成了注解、考证、译文、评价五篇,仍在进行中~!


              IP属地:北京8楼2014-03-01 19:30
              收起回复
                以某学习心学的过程来看,
                从儒家思想入手比较系统,
                且传习录中引用四书占很大比重,
                阳明先生尝以庸、学督导后学,
                故而从儒家经典入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离。


                IP属地:北京9楼2014-03-01 19:35
                收起回复
                  顺便再说一句,
                  心学或说儒学,
                  以某个人经历来看,
                  对于做人做事确实有很大帮助。
                  谁学谁知道。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3-01 19:38
                  收起回复
                    我最近有一篇文《我所知心学》,你有空就寻来看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指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25 00:15
                    收起回复
                      通读几遍传习录,知大概。心学就像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线,你研究灯塔有什么用吗,于事上磨,不言心学,处处皆心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1-30 07:32
                      回复
                        求道,悟道。
                        知行合一。(实际还差得远)
                        实践知行合一。(仅仅是略窥门径)
                        最后,真正达到知行合一。(不要指望能达到最高境界,因为99.99%的人一辈子也达不到)
                        正常人就看看热闹算了。
                        做你的普通人,何必自寻烦恼。
                        毕竟快乐才最重要。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5-10-17 22:13
                        回复
                          心即理 是心学的理论基础 就是说心之本体就是天理。
                          致良知 致就是达到 达到良知的本体 良知是心之本体和智慧的结合
                          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的指引 行是按照良知的指引做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12-05 0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