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吧 关注:107,001贴子:3,019,700
  • 30回复贴,共1

东亚人种的来源与迁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黄色人种或蒙古人种,其人种体质特征与产生来源等观点有很多。一般认为黄种人主要体质特征有:
- 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
- 头发黑且直
- 面部平坦,圆润,较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11 18:23回复
    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皮肤越白,越接近赤道,皮肤越黑。说明肤色与纬度关系很大。可能其他环境要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显然纬度会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从肤色分布看,最初的黄种人不太可能在东南亚或者中国南方产生。对比一下现在中国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地方人种皮肤颜色,当肤色更深的澳美人种从接近赤道地方进入到缅甸或华南北纬30度线附近的时候,应该不足以产生黄种人突变,说明该地不太可能产生肤色更浅的黄色人种。而现在中国南方人种较浅的皮肤颜色主要是很晚期的黄色人种从北向南扩散与本地混合为主而形成的。
    李辉说在缅甸产生黄种人,这没有任何逻辑或其他证据证明,这是根据当时猜想的NO迁徙路径纯粹想当然地凭空而说。相反肤色分布图的逻辑是可以看做对这种看法的否定。实际上更高纬度的中亚与所处地理位置则应是诞生黄种人的最佳理想场所。最初的黄种人最有可能就是在中亚产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11 18:26
    回复
      2025-07-22 00:1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与父系一样,实际上东亚人种的母系也是来自于南北两大阵营。而无论是mt-R还是mt-M都是分成了两拨(这里不讨论南亚的mt-M系)!只不过是mt-R下的另外一拨主要成了西欧亚的母系成分。而mt-M的两拨主要地都成了东亚人种的主要成分,但也有一拨部分地扩散到了美洲欧洲等地。
      mt-R下的mt-F,B,R9等主要跟随Y-NO进入东亚,并在东亚南部高频发生。而mt-R下成员跟随Y-P集团返身西进过程中产生的mt-H,U等,则主要成了西欧亚的母系成分。
      mt-M留在东南亚跟随Y-NO进入东亚的主要成分可能是mt-M7。而更多的成分则可能是跟随Y-P(Q)集团在中亚得到了大发展,并在中亚附近产生黄种人突变,其下的mt-D,C,M10等后来跟随Y-Q从中亚方向进入中国。
      这样进入中国境内的母系成分分成了南北两大阵营,即南线以mt-F,B,M7为主,而北线以mt-D,C,M10为主。(至于中国人中另外比较常见的mt-A,N9等,来源与迁移路径方向暂不讨论。)根据现有的数据,可以推测实际上从北线而来的mt-D,C,10可能要比从南线而来的mt-F,B,M7等要晚。既原来认为mt-F,B是新亚洲,mt-D,C,M10等是新亚洲,而现在可能情况正好相反。而mt-D,C,M10也根本不是什么矮黑人种。她们实际上是黄种人的真正基因来源。
      其实母系mt-D下细分已经很深入了,很多单倍群诞生的很晚。现在命名把mt-M下都定为老亚洲,mt-NR都定为新亚洲主要是根据东南亚的情况来说的。而东亚大陆南方的 M系 (M7, M9, E等)显然与北方的M系(DCZ,M8,M10,M11)等在人种上可能完全不同的,在迁移路径与到达东亚大陆时间上也都完全不同。就象R下的东亚支系mt-FB与西欧支系的白种人母系mt-HU虽然血统很近,但是人种差异却很大,那么为什么M下这么多分支,人种就必然都是“老亚洲”呢?根本说不过去。我们不要被mt当初瞎子摸象似的命名方式给弄糊涂了。
      L3-N-R - (F,B)
      L3-M-D - (D4,D5)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11 18:28
      回复
        4 mt-D应该是黄种人基因的主要携带者
        由于一条X要比Y从道理上会携带更多的性状基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Y干脆一点性状基因都不带),所以母系对人种体质性状遗传与影响更大。人种体质特征主要地是由母系基因贡献的。而黄种人的基因贡献很可能主要地是由mt-D系母系贡献的。
        为什么认为mt-D可能是黄种人基因来源呢?
        目前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几大黄种人支系,其父系不一定相同,而其共同的东西是母系mt-D系成分都占据最主要的成分。从目前的黄种人分布规律来看,存在四支父系不同的黄色人种:
        Y-N + mt-D = 芬兰黄种人
        Y-Q + mt-D = 印第安黄种人
        Y-O + mt-D = 东亚黄种人
        Y-C + mt-D = 通古斯黄种人
        而芬兰黄种人有Y-N,但没有Y-O,母系也没有mt-FB。印第安人种有Y-Q,也没有Y-NO,母系虽然有mt-B,但也没有mt-F。芬兰黄种人,印第安人黄种人,他们之所以具有黄种人特征,最重要原因是他们跟华夏系一样都具有大量母系mt-D系!
        另外,通常认为铲形门齿和小脚趾复瓣也是黄种人的典型特征。而实际上这两种特征又与mt-D的分布高度正相关!曾有种观点认为铲形门齿和小脚趾复瓣是“纯种汉人”特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这两种遗传学特征在印第安人和芬兰黄种人中同样存在,这种特征是跟随mt-D而传播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11 18:28
        回复
          所以综合父系和母系来看, 汉人确实就是南北人种混合:
          从父系看,南方起源的父系基因对汉族血统贡献多得多,
          从母系看,北方起源的母系基因对汉族血统贡献大得多,
          除了Y外,常染和X在受精过程中都会发生重组,这意味着在黄种人基因密集的地理区内的单个个体即使母系不是mt-D,C,M10等原黄种人来源母系单倍群,一样可能会携带黄种人基因。再考虑到人种体质特征更多地受母系影响(因为母系多一个X,而父系的Y很小),而经过几千年的混合,从现在单个个体看已经很难根据Y或mt单倍群类型来判断南北方基因贡献谁大谁小了。综合起来看,汉人受南北人种基因影响大致差不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11 18:30
          收起回复
            综述,人类的体质特征与母系更接近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11 18:32
            回复
              是文章太长还是难以理解?@TB小红鸡 @豌豆荚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11 19:35
              收起回复
                楼主的观点:因纽特人(或爱斯基摩人)皮肤应该最白


                IP属地:浙江10楼2014-01-11 19:39
                收起回复
                  2025-07-22 00:13: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小时候头发是褐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11 19:45
                  收起回复
                    很像天空的观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1-11 20:06
                    收起回复
                      太长不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1-11 21:30
                      收起回复
                        中亚说只是其一,还有非洲说,马来半岛说,喜马拉雅山谷说等


                        17楼2014-01-12 15:04
                        收起回复
                          黄种人只是欧洲对亚洲人的谬称,大多数黄种人皮肤是白的,尤其东北地区,比欧洲人都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1-12 19: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