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到现实
青年时代的沈清州,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观看直播的美国西部片。节目会让他着迷,他总是很认真地观赏着影片的枪战场面,更吸引他的是那些骑着马的西部牛仔,他们英勇、潇洒、坦诚、率真。如此深具人格魅力的骑兵成为了沈清州的偶像,而那些顽强的战马更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从影片步入现实,一个小小的游乐园为沈清州的梦想助力。他是八角游乐园的铁杆粉丝,为了在园区内租马骑,他省吃俭用,尽全力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从荧幕上学到的骑兵骑马技巧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即使是单纯地跑圈也令他满足。直到他16 岁的时候,台南有位老板开了个马场,马场有一个老教练,曾被日本兵征调至骑兵部队做翻译,因此接触到了一些早期的马术。老教练的骑法深深地吸引了沈清州和其他马友的注意力,那种骑法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有活力的。他们渴望学习到这种骑术,整天都会追随他。沈清州举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平时骑马跑圈的时候,只要经过马房,马就会停下来,因为它们认识马房,知道那里是可以休息的地方。”他和马友针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下马,然后拉着马走。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老教练骑同样一匹马,却可以很轻松地骑过马房——原来骑马不单单是会玩儿就能驾驭,是需要技术的。那之后,他与马相伴的愿望愈发强烈。而冥冥中,也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他,带他结识了更多马圈内的贵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虎头埠景区游玩,注意到一个接待游客骑马的小场地。那里的主人是一位退伍军人,曾在黄埔军校的骑兵队任职。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一见如故,沈清州经常会讨教一些技术动作,这位退伍军人也津津乐道。就在他沉醉于自己的骑马世界时,中国台湾的马术竞技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经济条件优厚的企业家、投资商远赴重洋,镀金回国后陆续开办了很多马场,还从国外引进了日本马、澳大利亚马、德国马等优质马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