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28贴子:87,739,097

如果没看过这部电影,别说你了解抗日战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1-03 15:43回复
    马克一下


    IP属地:广东2楼2014-01-03 15:50
    收起回复
      2025-07-24 20:16: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抗日
      《一寸山河一寸血》


      IP属地:福建4楼2014-01-03 16:03
      收起回复
          相关文章
        《此间的少年》
        作者:五行皆缺
        @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1-03 17:48
        收起回复
            《此间的少年》
          作者:五行皆缺
          老兵只是一个少年。他是一个早熟而冷静的少年。
          咱们部队只要有人活着,就没有扔伤员的规矩。
          向西沿着白河,也能到达根据地,难走点,可平安。
          没关系,我参加过三次反扫荡。
          可这是命令。
          可是它现在传到我这儿了。
          向西。
          孩子们把一个日军侦察兵捆住丢在烽火台中。天黑了,草儿问他,那个日本兵会不会被狼吃了,他回答:
          没人要他来中国喂狼。
          日军沿着长城逼近他们的藏身之处,排长叫他们快逃,他却冷静地端起枪瞄准,说:
          来不及了。
          我把他的话打成字块存在电脑里,才发现几乎每一个收尾的标点都是句号。那么淡定的话语,竟是出自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之口。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1-03 18:03
          回复
              编剧让一群破衣烂衫的孩子一下子全部呈现在镜头之前,让他们站在激战间隙尚未散开的硝烟之中,对比极其强烈,而当中他却是有些不同的,因为他背着枪。枪,是守护者的标志。
            老军医委托他带领大家转移(*应该是委托他一个人出去报信,但是他选择了护送大家一起走),他以一种标准的军人姿态接过命令,而眼睛却在刹那间流露出一种只属于少年的忧郁,然后他回头看他的同伴们,其中包含的那份凝重却又是少年所决不该有的。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1-03 18:15
            回复
                他给我的存在感相当矛盾,有时很飘忽,有时又很实在,不是把握得不好,而是角色设定太特别,除了与队伍的牵绊,他似乎就再没任何瓜葛,关于过去,只一句“这儿我最大,十六了,三五年就随部队,要说,也是七年的老兵了”就淡淡带了过去。
              于是大家都叫他“老兵”。
              七年军龄,也就是说他九岁就当了兵。我看过一张照片,照片当中一个日本兵站在一个被俘虏的中国小战士面前,用手比划着他的高度,一脸的疑惑:
              九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在战争年代,答案当然是,打鬼子。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1-03 18:27
              回复
                  所以,在1942年的中国,一个十六岁少年便足有资历成为一名老兵,足以带领队伍,护送伤员,恪守上峰的指令西进。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孩子和大人怀揣着各色愿望,有人无可依靠,只得懵懂地跟着转移,有人要找妈妈,有人要去前面的村子找爸爸,有人要和原队伍会合,有人则倾向往北走回根据地。
                惟独老兵,似乎从未表达过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只静静地背着一根沉重的步枪,护着担架,沿着长城走,或爬。
                他照顾伤员和孩子,找粮食,分粮食,放哨,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尽力保全队伍。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1-03 18:41
                回复
                  2025-07-24 20:10: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时空是相通的,孩子们在睡着或临死的时候,灵魂都去过五十年后的新中国,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蜿蜒的新长城、窗明几净的教室,每一处我们从少就熟知的建筑都映现着他们的愿望。
                  有人在纪念碑前看到了整齐划一的小号手,有人在大会堂台阶上悲伤地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有人在夕阳西下的长城上遇到了友善的小伙伴,有人在语音教室听到了琅琅的书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记得,那是朱自清的《春》。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1-05 05:50
                  回复
                      惟独他,老兵,梦想的是跑道,空荡荡的体育场中,整个世界只剩他一个人,穿着崭新的白色运动服站在空旷的塑胶跑道上,蹲下、凝神、屏息、枪声响起、蹬出,如离弦之箭。空无一人的观众席上,欢呼声此起彼伏。
                    跑,跑,跑,跑,跑向终点。
                    那么,终点又是什么呢?终点总不该只是一条白色的飘带。我不知道他的起点在哪儿,所以我不知道他所梦想的终点在哪儿。
                    所以即使他在跑,我也觉得他的世界是几乎静止的,他的内心不可探究,只有所保留地呈现在他的那双眼睛里,幽深的,漆黑的,清澈,纯净,而又意味无限,我刚要读懂,硝烟就笼罩住了他,然后我又看不清了。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1-05 06:16
                    回复
                        他出人意料地极其注重军容,影片给他的第一个特写是在老政委(*应该是军医,可能也兼任政委)将任务交予他的时候,我看见他庄重地上前两步,立定,正了正军帽,然后静候命令。
                      还有那颗在整部影片中从未解开过的风纪扣。
                      一件破旧的手纺线织的粗布灰军装,就让只十六岁的他穿出了军人的风姿。有一种东西过早地刻入了他的灵魂。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4-01-05 06:32
                      回复
                        马克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01-05 06:3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1-05 06:47
                          收起回复
                              这也是奖的,你穿罢。
                            他把一套崭新的军服递给护士让她换上。他曾去军区参加跑步比赛,奖品是一个可以吹出曲儿的哨子,是他的宝贝,还有一套军服。会响的哨子给瞎眼的草儿,崭新的军服给刚刚加入队伍的护士。
                            他很爱护草儿,就像草儿的哥哥,影片开头,就是他背着草儿走的,草儿,也是他捡的。
                            在枫林,护士要给女孩子们插上枫叶当头饰,瞎眼的草儿说她也要,十岁半无意间说了草儿一句“你看得见吗小瞎子”,脑袋瓜子随即被他敲了一下。
                            作者:@五行皆缺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4-01-05 0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