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原为浙江大学文理学院,1998年又并回浙大)的徐规先生,后来担任了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岳飞研究会会长。徐规,浙江平阳人,生于1920年,1946年以《宋代妇女的地位》获文学硕士学位。他于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但在头一个十年中尚未招生。杭州大学也成为培养宋史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成员有:杨渭生、梁太济、何忠礼、龚延明、包伟民等人。1985年,杭大宋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沈括研究》一书,汇集了相关论文18篇。徐规还主编了两集由杭大宋史研究室编的《宋史研究集刊》,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出版。他还发表了有关宋代文献订误的论文19篇,有关宋代人物、史事考评的论文约20篇。 杭州与浙江从事宋史研究的还有:浙江大学的周生春,杭州师院的林正秋,浙江师大的方如金、陈国灿,温州师院的周梦江等人。
河北大学的漆侠先生(1923—2001年),1979年定为教授。他创建了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其成员有郭东旭、高树林等人。1983年被批准为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博士点。1985年,他开始招收宋史博士生袁征,1987年,程民生、李华瑞来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阶段,漆侠先生处毕业的博士生仅1988年的袁征1人。漆侠的研究领域一度以农民战争史为重点,曾担任过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研究以宋史为重点,主要集中于宋代经济史的研究。作为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之五的《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于1987年和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合共90馀万字,是迄今为止份量最大的宋代经济史研究专著。
李埏先生(1914—2008年),云南路南人,生于1914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向达、姚从吾,攻读宋史。1943年起,即在云南大学历史系教学。他是张荫麟先生最为赏识的学生之一,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2年,他在云南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封建经济史研究室,1983年,成为中国经济史的博士生导师。李埏的研究,以唐宋经济为主。1986年,他出版了自选论文集《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四川大学也是大陆宋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亦是培养宋史博士生的单位之一。吴天墀先生是宋史研究的前辈之一,他生于1913年,别名浦帆,四川万县人。193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三四十年代即有《宋儒之风操与理性主义》(1939年)、《王安石性格及变法是非》(1939年)、《张咏治蜀事辑》(1940年)、《烛影斧声传疑》(1941年)等文发表。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西夏史稿》一书,并于1983年出版了增订本。80年代时,他与徐中舒先生共同指导宋史博士生,1985年,招收了蔡崇榜、刘复生为博士生,蔡于1988年毕业,刘于1990年毕业。
河北大学的漆侠先生(1923—2001年),1979年定为教授。他创建了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其成员有郭东旭、高树林等人。1983年被批准为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博士点。1985年,他开始招收宋史博士生袁征,1987年,程民生、李华瑞来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阶段,漆侠先生处毕业的博士生仅1988年的袁征1人。漆侠的研究领域一度以农民战争史为重点,曾担任过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研究以宋史为重点,主要集中于宋代经济史的研究。作为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之五的《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于1987年和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合共90馀万字,是迄今为止份量最大的宋代经济史研究专著。
李埏先生(1914—2008年),云南路南人,生于1914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向达、姚从吾,攻读宋史。1943年起,即在云南大学历史系教学。他是张荫麟先生最为赏识的学生之一,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2年,他在云南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封建经济史研究室,1983年,成为中国经济史的博士生导师。李埏的研究,以唐宋经济为主。1986年,他出版了自选论文集《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四川大学也是大陆宋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亦是培养宋史博士生的单位之一。吴天墀先生是宋史研究的前辈之一,他生于1913年,别名浦帆,四川万县人。193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三四十年代即有《宋儒之风操与理性主义》(1939年)、《王安石性格及变法是非》(1939年)、《张咏治蜀事辑》(1940年)、《烛影斧声传疑》(1941年)等文发表。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西夏史稿》一书,并于1983年出版了增订本。80年代时,他与徐中舒先生共同指导宋史博士生,1985年,招收了蔡崇榜、刘复生为博士生,蔡于1988年毕业,刘于1990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