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附属中学吧 关注:216贴子:2,033

【语文交流】来吧!分享我们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语言》O(∩_∩)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5 12:59回复
    『收集到一些谚语』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12-25 13:37
    回复
      2025-07-18 09:30:39
      广告
      收集到的一些关于气候学研究的领域
        研究领域:
        ·气候变化的机制,根源和影响
        ·气候变化的数据观测与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
        ·气候极端事件的观测,模拟和影响
        ·气候与地球系统模拟
        ·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
        ·减排与碳汇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
        ·大气与海洋科学
        ·水文与湖泊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环境与资源科学
        ·可持续农业,林业与土壤科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火山学


      4楼2013-12-25 19:00
      回复
        也找了一些俗语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寒潮来临)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多雨)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6楼2013-12-25 19:21
        回复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12-25 20:35
          回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IP属地:湖南9楼2013-12-25 20:39
            回复

              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11楼2013-12-25 20:53
              回复
                物候学
                研究物候现象与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年周期变化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物候现象包括:①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等;②候鸟、昆虫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③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3000年前中国已出现物候历《夏小正》。《诗经》中“豳风·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莎鸡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书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内容。《逸周书·时训解》所载七十二候,是物候历编制的一个进步,至北魏,被载入国家历法。元代王桢制成“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太平天国天历中还有“萌芽月令”。中国古农书、古医书中也有丰富的物候知识。竺可桢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在他的倡导下,于1934~1940年和1962年至今两次组织全国性物候观测网。《物候学》及《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为其在物候学方面的代表作。中国的物候学研究已取得的重要成果有:①建立全国物候观测网。现有的观测网于1962年建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约有60个观测点,并规定全国共同观测46种动植物(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资料以年报形式出版。近年国家气象局系统也进行自然物候和作物物候观测,以农业物候观测较有特色;②出版物候学著作,推动了物候学的研究和物候知识的普及;③将物候学应用于农业和气候学研究。在农业方面:编制自然历;指示和预报季节的早晚;作为指示播种和除草的指标;掌握放蜂放牧的季节;预报虫害的发生期;进行作物品种的生态分类;估计植物品种的种植季节和推广范围。在气候方面:用物候方法作小区域和山区的气候调查;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用物候划分季节。在林业方面:据其掌握采种和造林季节。在地理学方面:用物候和植物作为自然区划或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或辅助指标。联邦德国、美、苏、日等国也很重视物候的观测和研究,如联邦德国现有2700个观测点,60年代初建立了“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网”。近年发展趋势和特点是:①由偏重于农业气象研究发展为偏重于生态研究;②观测精度有所提高,观测植物的物种都选用相同的无性系;③把新技术,如计算机制图、遥感技术等用于观测和研究


                12楼2013-12-25 20:55
                回复
                  2025-07-18 09:24:39
                  广告
                  1、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2、雷响惊蛰前,一个月不见天。
                  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4、春分后落雪米,百廿日后见风水。
                  5、春雷早,台风多。
                  6、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7、雷响立夏,无水洗犁耙。
                  8、雨打芒种头,河鱼眼泪流;雨打芒种脚,河潭刮三刮。
                  9、黄梅迷雾,雨在半路。
                  10、夏至西南风,久雨落满潭。
                  11、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12、夏至大滥(大雨或久雨),黄鱼当饭,棉花烂了成片坛。
                  13、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14、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梅;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层(兆水涝)。
                  15、立夏起东风,小满、芒种、夏至满(指多雨)。
                  16、小满无雨晴得猛。
                  17、芒种不落雨,二日半做大水。
                  18、夏至寒,多雨水。
                  19、夏至落大雨,八月做大水;夏至无大雨,八月无大水。
                  20、小暑多晴天,大暑多雨天。
                  21、大暑不落到立秋,立秋不落到处暑;处暑无雨白露枉来临(兆晴旱)。
                  22、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23、伏里不热,九里不冷。
                  24、小暑银雨,大暑金雨。
                  25、吃了重午粽,还要冻三冻。
                  26、五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7、六月不响雷,十六个酿禾雨作一堆;早稻挑不归,晚稻晒成灰。
                  28、淘浪(夏沿海阵雨)淘,有米没有柴。
                  29、日暖夜寒,海水也干(兆夏旱)。
                  30、红云盖顶,找地安艇(兆台风)。
                  31、西风转西北,搓绳缚茅屋(兆台风)。
                  32、台风靠雷压,压一日,保一日。
                  33、六月怕尽,七月怕半,八月怕初(指台风易登陆时节)。
                  34、立秋响雷公,今后怕台风。
                  35、立秋闻雷,百日见霜。
                  36、夏至响空雷,早稻挑归,晚稻成灰。
                  37、立秋勿落要秋旱。
                  38、六月立秋赶紧收(台风来早);七月立秋慢慢收(台风来迟)。处暑勿雾,晴到白露。
                  39、处暑晴,霜雪早来临;处暑雨,霜雪迟半月。
                  40、白露日落雨,一滴雨,一枚虫。
                  41、霜降不降,有四十九日沆(兆久雨)。
                  42、七月秋霖(小阵雨)八月乌(阴天)种田儿郎好唱歌。
                  43、立冬无雨一冬晴。
                  44、冬至红,年边滃(湿烂);冬至乌,年边疏(少雨)。
                  45、冬至挂虹,一个月雨蒙蒙。
                  46、雨夹雪,落勿歇。
                  47、腊月暖,六月旱;腊月寒,六月水。
                  48、冬暖要防春寒。
                  49、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50、立冬发雾冬至雨。
                  51、大寒小寒要春梅。
                  52、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53、大麦不过夏;小麦不过满(夏指立夏,满指小满)。
                  54、芒种前后,夜当日走。
                  55、五月挂虹,瓜果没种。
                  56、棉花立了秋。大小一齐揪。
                  57、白露白露,一箩番茹一箩芋。
                  58、白露白茫茫(晚稻扬花),寒露黄沙沙(晚稻成熟)。
                  59、晚稻不吃寒露水,小麦不听交夏雷(交夏即立夏)。


                  IP属地:湖南14楼2013-12-25 21:07
                  回复
                    梧桐开花早,秋季冷得早。
                    蜻蜓成群低飞,当心大雨把人淋。
                    乌桕发芽,断霜雪。
                    大便虫乱爬,有雨要下。
                    桐子树开花,断霜雪。
                    猫狗换毛草,冬季冷得早。
                    老伤发痛,久晴将雨。
                    蜘蛛张网补网,兆天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宿迟,北阴雨。
                    鸡鸭早进窝,明晨太阳红。
                    鸡晒翅,天将晴。
                    燕子低飞,天将雨。
                    落雨鹧鸪叫,天气将晴好。
                    乌鸦成群飞叫,寒潮快来到。
                    白天猫头鹰叫,天将雨。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三尾虫扑灯,天将雨。
                    青蛙集中,有大雨。
                    蛇挡路,天将雨。
                    蚯蚓封洞,有大雨。
                    蚯蚓滚滚,要下雨。
                    蚯蚓身无土,兆晴天。
                    蚂蚁搬家,有雨。
                    泥鳅雨静,天放晴。
                    铁线草发白,有雨落。
                    盐缸迟潮,大雨难逃。
                    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明。


                    IP属地:广东15楼2013-12-25 21:20
                    回复

                      星星密,雨滴滴。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仰望星空,就可以发现神奇的物候现象就在我们的身旁


                      IP属地:广东16楼2013-12-25 21:23
                      回复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草长鹰飞
                        衰草连天
                        销声匿迹
                        冰雪消融
                        花香鸟语
                        大雁南飞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12-25 21:35
                        回复
                          其实只是想听听大家的亲身感受,那样更真切!不必太铺张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12-25 21:36
                          回复
                            外国的物候知识起源也很早,两千多年以前,雅典人就已经试制包括一年中物候推移的农历。到了罗马凯撒时代,还颁发了物候历以供应用。欧洲有组织地观测和研究物候,实际上始于18世纪中叶。日本、英国、德国的科学工作者都先后组织了物候学的观测和研究。十月革命以后,物候学在苏联得到很大发展,获得一定的成果,对农业增产起了很大作用。美国是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注意到物候观测的。到了20世纪初叶,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花了多年的功夫专门研究物候,尤其是物候与美国各州冬小麦的播种、收获与发育季节的关系。他从大量的植物物候材料中总结出如下的结论:假如其他因素不变动,在北美洲温带内,每向北移动纬度一度,或是向东移动经度五度,或是上升400英尺,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4天。这就是所谓霍普金斯物候定律。这个所谓物候定律并没有考虑到物候的古今差异。霍普金斯把美国境内同一日子有同一物候(如桃始花、燕子来等等)的地点连成一条线(即等候线),绘成等候线图。根据等候线图预告各地农作物播种、收获的时期。不过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霍普金斯的物候定律,只是根据美国的物候条件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并不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因为物候不但因地而异,而且因时而异,并不像这个物候定律所说的那么简单。


                            IP属地:湖南19楼2013-12-25 21:41
                            回复
                              2025-07-18 09:18:39
                              广告
                              大自然的语言:诗歌: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很多的物候现象都涵盖在其中!)
                              物候现象非常广泛,大自然中无处不在,我认为包括三方面:
                              (1)植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
                              (2)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交配、繁育、换毛等现象。
                              (3)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自然现象。
                              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地上的树木发芽晚。 还有一句谚语:鸡回笼早,天气晴好;鸡回笼迟,大雨将至。(也就是说家鸡性喜干燥,雨前水汽浓重,鸡笼里特别湿闷,所以它不愿意早进笼去。)再比如,现在是冬天,那么气温下降、燕子南飞、动物冬眠、落叶、土地结冻、水面结冰、下雪,北方的雾凇、雪花……这些应该都算“大自然的语言”。


                              20楼2013-12-25 2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