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埠吧 关注:199贴子:1,521
  • 3回复贴,共1

南京高淳定埠古镇相传因伍子胥停留一步得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高淳区以东有个古老的集镇叫定埠集镇,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由西向东贯穿,将古镇一分为二,一半是江苏,另一半是安徽,形成两个定埠集镇。多少年来,因为胥河这条人工古运河,定埠历来是商埠繁华地带。有趣的是,横跨胥河之上的一座小桥将两个定埠小镇相连,两岸村民依托桥梁纽带传送经济文化,据说百年以前两定埠还是一个省。但对于定埠集镇的来源在当地有很多版本,据传是当年伍子胥在此停留一步或有邓姓村民居住而起名。
定埠兴起于南宋绍兴年间
对于定埠的来源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22日,在高淳区桠溪镇胥河村定埠集镇,一位吕姓村民说,他对定埠的历史比较清楚,定埠这个地方早在南宋以前原名叫邓埠,因为有条人工运河胥河从太湖流域延伸到芜湖,并从邓埠经过,这一带当时被称为中江。而中江以西高淳到芜湖被称为上江,下江便从溧阳到太湖。当年水上交通比较繁华,上江芜湖的米市和下江无锡的米市都要经过邓埠中转,这里的水上码头比较繁荣,胥河两岸形成了不少商埠,胥河之上还架起了一座桥,因为这座桥是官桥,所以被取名为通京桥。
这位村民说,定埠的来源还是从他们在这里的吕姓第一代始祖雪屋公而起:他们吕姓老家在陕西,南宋绍兴年间,在杭州担任教谕(相当于现在教育厅长)的始祖雪屋公到金陵今南京定居。途经通京桥时因天色已晚,只得在邓埠留宿,当晚在吃过晚饭后,不小心将一只饭碗滑入当地姚家池内,心想老祖宗让我的饭碗落在这里是让我在这里定居,从此雪屋公便居住下来。邓埠以前是商埠繁华地段,后来雪屋公定居这里,并将这里更名定埠。
定埠因伍子胥停留一步而取名?
关于定埠的来源,当地还有一种流传更为广泛的传说,那就是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伍子胥有关。据闻,伍子胥开挖胥河时,曾在这里停留一步,因而取名定埠,如此说来定埠的历史更为悠久,这只是传说没有历史考证。
22日下午,在胥河村文化活动室,今年66岁的芮中庆向记者展示他们代代相传的芮氏家谱。根据家谱记录,芮中庆是芮姓第27代,他告诉记者,他们芮姓是第10代祖从桠溪西舍迁徙到定埠,在这里芮姓繁衍到第33代,这说明芮姓在定埠生活了数百年。在芮氏家谱上,记者看到曾记录了东坝和昔伍员逃楚奔吴字样,芮中庆说,东坝是在胥河的上游,伍员指的是伍子胥,这肯定说明开了胥河之后就形成了定埠,足以证明其历史悠久。
两定埠原属江南省
记者从当地了解到,定埠集镇居住着多姓村民,但吕姓和芮姓居多。现在吕姓后代遍布南北两定埠北庄、郎中埠、沙东沟、南岗头等20多个村庄,人口1.2万人。当年以胥河为界南北两定埠属一个省,叫江南省,算起来还是一家。
胥河以南定埠镇归属建平县,胥河以北定埠镇属溧水县,到了民国又分成皖南和苏南,上世纪50年代行政区划,皖南和皖北合成安徽省,苏南和苏北合成江苏省,南定埠成了安徽的地界,北定埠成了江苏的地界。
在胥河上,为方便村民出行,原有的通京桥上世纪60年代改成了团结桥,南北两定埠建立了人民政府。因区划调整,2005年北定埠镇政府合并到江苏省高淳桠溪镇,2006年南定埠镇政府合并到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
据当地村民介绍,以前南北两定埠开了不少茶馆、饭店、旅馆等商铺。北定埠的人可以去南定埠设摊,南定埠的人可以到北定埠买菜,上了团结桥中间,仅一步可以踏上南北两定埠地界,这些年来南北两定埠村民经济来往十分密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5 11:04回复
    顶起!
    我就是北定埠的,小时候真的是在胥河边上长大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3-11 00:10
    回复
      也有几个同学是定埠的。千年古镇!现在建设的也不错,郎溪应该多发展开发旅游资源。
      十字铺吧观光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22 11:11
      回复
        定埠是我的故乡,曾在下桥上卖过鸡,中桥边代销店里买过萝卜干,生在北定埠王家渡,在定埠七年制学校上过三年学,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初恋,有我梦里牵绕的逝去爹娘。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0-07-26 1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