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吧 关注:10,832贴子:202,941

【海狮诚品】小学之道——从汉简汉汉代识字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大将军威武!!!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8客户端1楼2013-12-22 17:25回复
    楼主啊,那签是你写的吗?先赞个!!!


    3楼2013-12-22 17:30
    收起回复
      我去= =突然发现标题错了一个字= =从汉简看汉代识字教育,LZ蹲墙角无语凝噎去了,不要重发有木有刚才大将军威武的图片是反的已经重发了一次了= =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8客户端4楼2013-12-22 17:35
      收起回复
        弱弱的请教一下,海狮诚品啥意思啊?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12-22 17:52
        收起回复
          咳咳,话说LZ前两天各种纠结混乱阴差阳错……什么的,总之就是借某土豪的光又去了一趟了台北,在LZ准备出发的前一天~~~某筒子告诉LZ台湾的中研院史语所里周三和周六有一个居延汉简的展览,而楼主的行程正好可以赶上周六的那一场,于是LZ本着卫帅脑残粉的精神,立马P掉了行程里的猫空缆车,周六一大早冒着倾盆大雨一个人直奔中央研究院而去~~~


          IP属地:陕西6楼2013-12-22 17:53
          收起回复
            小Tips: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里有一个历史文物陈列馆,每逢周六和周三免费开放(平常不开放)整点有讲解,内容主要有史前的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什么的,比较重要的一大部分展览是甲骨文和青铜器,现在开放的特展是小学之道——从汉简看汉代识字教育,主要讲的是居延汉简,后面还有一些明清时代的文献什么的,其中有康熙遗诏。展品很丰富而且环境很好,又不要钱路过台北的筒子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跟青铜器甲骨文真的不比台北故宫差,ps台北故宫楼主去了两次木有看到甲骨文~~~
            交通:捷运(就是我们说的地铁)南港线做到终点南港展览馆然后下来打车直接到中央研究院,台币80,大概就是16块人民币


            IP属地:陕西7楼2013-12-22 18:04
            收起回复


              两张外部环境图片~~~


              IP属地:陕西8楼2013-12-22 18:15
              回复


                IP属地:陕西9楼2013-12-22 18:19
                收起回复
                  废话说完开始说正题



                  IP属地:陕西10楼2013-12-22 18:27
                  收起回复


                    简牍的材料,居延汉简出土的材料以木简为主,少数为竹简,木简的材料主要为额济纳地区的胡杨红柳以及松木,最右边的是红柳,中间是胡杨,左边是台湾竹子的标本


                    IP属地:陕西11楼2013-12-22 18:44
                    收起回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2-22 23:19
                      收起回复
                        那什么其实我是来问正经问题的~~小学是不是学尔雅神马的?话说我其实觉得尔雅就好高端,瞬间自己文盲了==


                        14楼2013-12-23 20:31
                        收起回复
                          从吃货的道路上回归正题= =话说LZ被这个博物馆里的解说人员给坑了= =当LZ兴致勃勃的拿着相机对着一大堆汉简大拍特拍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LZ不用拍照,下面有卖画册的,里面全都有,博物馆里光线太暗拍照容易摔跤o(╯□╰)o(lz在一楼还真差点摔了一跤)于是LZ就想着买画册就好了= =谁知道画册买回来一翻根本木有展览里讲解的细致= =LZ当时简直是想买块豆腐撞死的节奏= =不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下面的内容= =都出自这本《小学之道——从汉简看汉代识字教育》的书里,lz负责吧繁体中文翻译成简体中文来娱乐大众哈至于翻拍的版权神马的,自然归原版权人所有o(╯□╰)o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8客户端15楼2013-12-23 20:51
                          回复
                            LZ蹦跶回来了= =更新= =早说了是大坑有木有你们都不信o(╯□╰)o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8客户端16楼2013-12-29 21:00
                            回复
                              小学的出处LZ找到了,“识字在古代被称为小学,进阶教育则为大学。东汉崔寔《四月民令》说,正月,八月时,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所谓的篇章,是指识字书《仓颉》,《急就》,除此之外,学童也要学习技术的九九术(就是乘法表)计算时日干支的六甲等。其中识字是最重要的课程,识字书历经两汉,不断增补修改,小学,可以说是字书和相关教育的统称。”在居延,敦煌汉简中有很多联系抄写《仓颉》,《急就》,九九,六甲的残简,也发现了一直颇为完整的毛笔,证明西汉中期至东汉明帝以前的边塞士卒曾利用守边的机会,接受初级的教育。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8客户端17楼2013-12-29 2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