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职业这个词,离我们还很远。我们还都是校园里被呵护着的花朵的时候,可以对着花花草草感伤抒情,可以对着同学无邪的笑脸嬉戏打闹,可以在伤心难过时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可是转眼间,社会就逼着我们成长,逼着我们用成熟的想法来重新面对这个世界。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这是教育的失败。不是谁都可以像雏鹰一般,从悬崖下摔下后就能学会飞翔。我们就是被赶上悬崖的一代,突然的绝境,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未来的路,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所以当我读完马克思在将近两百年前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我仿佛一下被震慑住了。面对悬崖,我似乎可以信心满满地安然度过。不是说这篇文章给了我翅膀,而是它给了我长出翅膀的力量。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再次看到这句话,难道不曾熟悉?从小到大,我们其实就像被圈养在学校的“动物”,我们安分地在最安全的环境里成长,一年又一年。但是我们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一直在考虑所谓的“其他什么范围”。相信每个人都有曾经的梦想,曾经的追逐。就算是曾经的崇拜,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考虑的范围内。那个时期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最大程度地影响我们以后道路的选择。我们可以称那个时期为“白纸时代”,而我们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在那张“白纸”上涂满了颜色。
而我在那个“白纸时代”,是一名朝气蓬勃的男生,总免不了动手。在记忆里,任何家里的物件都成了我的试验品,那时的好动,总是能够成为自己一天的乐趣所在。鼓捣坏的东西也不在少数。少时的我,被大堆新奇的工业设计所折服,惊叹了艺术的同时,向往那些精密的结构仪器。而时光总是残酷的,岁月不仅仅是一把杀猪刀,更是梦想的吞噬者。渐渐淡忘和被冷淡的梦想,终究在一堆纸中埋没。而高考完后的填报志愿,机械设计的字眼重新引入眼帘时,少时那把心中的火,似在燃烧。没有犹豫的,向着向往的职业走去。我不知道它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遵从着内心最淳朴的愿望。我希望,我的热情和兴趣,能在这条路上给我带来不断的动力。所以,我才要学习,才要在这条路上走着。所以我的“白纸”就涂上了现在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