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回流受阻吧 关注:51贴子:971
  • 15回复贴,共1

什么是淋巴回流受阻 淋巴回流受阻怎么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淋巴回流受阻即淋巴回流障碍,也称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1楼2013-12-18 14:15回复
    淋巴水肿的分型:
    1.单纯性发病无家族或遗传因素。发病率占原发性淋巴水肿的12%。出生后即有一侧肢体局限或弥漫性肿胀,不痛、无溃疡,极少并发感染,一般情况良好,多见于下肢。
    2. 遗传性又称Milroy病,较罕见。同一家族中有多人患病,也即出生后发病,多为一侧下肢受累。


    2楼2013-12-18 14:1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早发性淋巴水肿: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1∶3,发病年龄9~35岁,70%为单侧性。一般在无明显诱在下出现足踝部轻度肿胀,站立、活动、月经期及气候暖和时加重。抬高患肢水肿可暂时减轻。病变逐渐加重并蔓延至小腿,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后期可呈典型“象皮腿”,但很少并发溃疡和继发感染。


      3楼2013-12-18 14:20
      回复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射血功能维持正常,但由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等,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


        4楼2013-12-19 17:28
        回复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心力衰竭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看,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大致上可分为由原发性心肌损害及由于心脏长期容量及(或)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功能由代偿最终发展为失代偿两大类:


          5楼2013-12-19 17:33
          回复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7楼2013-12-19 17:35
            回复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8楼2013-12-19 17:35
              回复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9楼2013-12-24 11: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与感染有关的急性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少尿、血尿和不同程度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程多在一年内。
                  本病在我国是第一常见的儿科疾患,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首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两岁以内者少见,年女之比为2:1.发病以秋冬季较多。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部分可能迁延。


                  10楼2013-12-29 11:13
                  回复
                    尽管本病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发生率一般在0%~20%。1982 年全国105 所医院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病人调查,急性肾炎患儿抗“O”升高者占61.2%。我国各地区均以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最常见,占51%,脓皮病或皮肤感染次之占25.8%。
                    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其他细菌如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基病毒B4 型、ECHO 病毒9 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炎。


                    11楼2013-12-31 15:23
                    回复
                      急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仅表现无症状性镜下血尿,重者可呈急进行过程,短期内出现肾功能不全。
                      90%病例有前驱感染史,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在前驱感染后经1~3周的无症状的间歇期而急性起病。间歇期长短与前驱期感染部位有关,咽炎引起者6~12天,平均十天,多有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咽部渗出。皮肤感染者14~28天,平均20天。


                      12楼2014-01-04 15:52
                      回复
                        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头晕、咳嗽、气急、恶心、呕吐、腹痛及鼻出血等。70%的病例有水肿,一般仅累及眼睑及颜面部,重者2~3 天遍及全身,呈非
                        凹陷性。50%~70%患者有肉眼血尿,持续1~2 周即转显微镜下血尿。蛋白尿:程度不等。有20%可达肾病水平。蛋白尿患者病理上常呈严重系膜增生。高血压:30%~80%病例有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严重者可伴有排尿困难。


                        13楼2014-01-08 10:03
                        回复
                          少数病例在疾病早期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1.严重循环充血:多发生在起病一周内,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是循环负荷加重所致。轻者仅表现为气急、心率增快,肺部出现少数湿罗音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频咳、吐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奔马律,肝大压痛,水肿加剧。如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小时内迅速出现肺水肿而危及患儿生命。


                          14楼2014-01-09 10:13
                          回复
                            2.高血压脑病:在疾病早期,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缺氧、血管渗透性增高发生脑水肿。近年亦有人认为是脑血管扩张所致。血压急剧升高>140/90mmHg,伴视力障碍、惊厥或昏迷三项之一者即可诊断。年长儿可诉剧烈头痛、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高血压控制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


                            16楼2014-01-14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