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26,627贴子:3,381,790
  • 21回复贴,共1

陈铁健之我脑中久存的书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铁健,笔名陈石之、石之等,1934年生于黑龙江安达。现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代表作:《瞿秋白传》、《蒋介石与中国文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绿竹水南集》等。
作者:陈铁健
文章来源:2004年3月22日《北京日报》


1楼2013-12-18 13:31回复
    读书至乐,唯心趣相通者才能达致至乐境界。除精读外,大量浏览,一知半解未尝不可。脑中存有书目,用时方有寻处。下面是影响我做学问,与我心趣相通的书。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文革”后期,中国书店时有“内部售书”之举,多为“破四旧”抄家之书。手掌大小开本的《人间词话》就在那里买得。常常随我出差,伴读于车船飞机中。我幼年时,由外祖父亲授诗词开蒙。大学时,浏览诗话、词话,众多书中惟《人间词话》以其言简意赅,思维辩证,切中要点,启人思索,最合我心。观堂先生(即王国维。编者注)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在词学评论和文学批评史上开一代新风,至今影响不衰,乃人文学者不可不读的美文佳作。其“境界论”对我设计文章,运用文字,尤具指导意义。


    IP属地:四川2楼2013-12-18 13:31
    回复
       《黎澍集外集》(黎澍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黎澍是当代少有的思想家、历史家之一。书中记其晚年反思:“我们过去以为只要宣布革命的胜利,理想就得以实现,错了。革命的胜利意味着敌人已被打倒,理想未必因敌人被打倒而实现。”黎澍认为,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产物。凡文艺佳作,都能激起不同阶级、阶层人们审美的愉悦,其感觉只有个人风格的不同,而鲜有阶级间的差异。“文革”时期,有人提倡“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历史研究所被改称“革命历史所”,近代史所改为“近代革命史所”,以为“为革命”就只能研究“革命”的历史。黎澍指出:“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一般所说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是揭示事实真相,清除意识形态对历史的歪曲,反对历史为现实政治需要服务给历史以新的歪曲。”“历史学曾经不止一次被要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然而每次却只能做到了一条,就是歪曲历史,或因影射现实、指桑骂槐而歪曲,或因强使历史为现实辩护而歪曲。总之,都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以致不成为科学。”本书半数为未刊手稿书信,原味醇厚,见解独到,其思想之深刻紧贴现实更洞察历史。


      IP属地:四川3楼2013-12-18 13:32
      回复
        《鲁迅全集》中的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自大学时代起读鲁迅著作,经历诸多人为灾祸,尤嗜读《二心》、《三闲》、《华盖》、《南腔北调》诸集。鲁迅面对暴君的专制和愚民的伎俩,“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令我钦敬。目睹种种“动乱”、“浩劫”,更理解鲁迅的品格。鲁迅杂文中的尖锐、苛刻、凌厉、健朗,是优点抑或是缺憾,都曾影响过我的写作。


        IP属地:四川6楼2013-12-18 13:33
        回复
          《柳河东集》(柳宗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962年做研究生,导师李新先生开列古文书目,尤嘱精读唐宋八大家文集。浏览一遍,以《柳河东集》最喜读,其中尤喜寓情于山水的《永州八记》,反复精读揣摩。其澄鲜与凄清之美,是以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字凝语炼,多短句而含义深刻,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启迪和影响。


          IP属地:四川9楼2013-12-18 13:33
          回复
             《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实录》(〖美〗威廉·曼彻斯特著,朱协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书中讲述的是1932年—1972年的美国史。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时尚、精神面貌、生活质量、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广播、时髦语言、服饰、玩具等等都有生动的描述。不为尊者讳,美国领导人的丑闻种种都在揭露之列。不美己之丑、隐恶扬善,而以实例实证揭示历史原貌,引人入胜,不忍释卷。窃以为,史学重实证,没有理论,历史照样可以留存;而没有真正的史实,再高妙的理论也无济于事。此书,可为一证。史学不以理论为重,却不能拒绝思索;思索,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IP属地:四川10楼2013-12-18 13:34
            回复


              12楼2013-12-18 14:00
              收起回复
                @重走菜鸟路 不相信,看名字就知道是老人了。


                IP属地:四川15楼2013-12-18 21:00
                收起回复
                  好东西每人欣赏,
                  ✎﹏﹏₯㎕﹍﹍
                  ﹏﹏﹏﹏﹏﹏纯情少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2-19 07: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