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只是记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如《演义》那般直观的武力对比,所以这个没法拿出确切的数据。
话说,虽然吕布最后被曹操打败,但之前曹操也曾被吕布打败过。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军事上的输赢通常都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并不一定武力最高的打仗回回都能胜,有时运气不好也会失败。
总之,吕布一直走的都是精兵路线,手下的兵马虽然不多但向来都比较精锐。
史料中有明确兵力对比记载且比较出彩的战绩有:常山一战数十骑破张燕万余精兵;纪灵率三万兵马攻小沛,吕布率步骑一千余前往援救,迫使纪灵一方勒兵回营;下邳之战,袁术派张勋等人率数万兵马来攻,三千步骑外加策反韩暹、杨奉所部,一战令张勋所部全军覆没。
另外,历史评价有:高顺所部陷阵营七百余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虽没有明确资料说这是一支什么兵种,但根据史料的记述吕布在下邳时只有战马四百匹,照此看来这应是一支步兵。
《三国志吕布传》有记载,吕布对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吕布在吹牛,但其实不然。这就好比当初诸葛亮十六岁时,每自比管仲、乐毅是一样的情况,都表达了他们内心的自信。或者,你也可以说他们其实在装逼,但不管你怎么样说,人家依旧还是人家自己,又不会少根毛掉块肉的。
如果楼主真想知道谁是汉末三国最牛的武将,只需要将有明确兵力对比的胜绩放到一块分析一下,就什么都清楚了。但不要拿败绩去综合计算一个人的能力,一是由于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发挥的战力不同;二则是战略、战术、物资、士气、武器装备以及士兵的军事素质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胜绩与败绩放在一起综合分析的只能是一个人一生的贡献,而非是这个人的真实能力,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经验和能力可能会有所提升,或者是年纪越大体能越来越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