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吧 关注:61贴子:368
  • 13回复贴,共1

[转帖]易智老人一一一易经真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为前圣先贤集数代"仰观俯察"之心得而传后人,应于自然契于自然也行于自然,后有习者宜礼圣一心,少生诽谤多务实事利人。易为天下万学之本,可入天下万学,然众学仅是易之一端发见。
习易,宜重基础,勤务实绝玄虚,以圣为楷模,从众圣历事之心、之相、之力、之愿(手段、方法、目的、本意、思维方式,等等)。
吾于各大网坛,有说易前基础者,唯于 @易智老人 老先生所说,深感合于务实,又得见先生于礼易得真方故,虽过花甲却看不出。
习易,宜正心诚意,减私少欲,无玩玄弄虚。转帖此文,在于注重以唯物角度,为初学易者提供一些基础。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2-17 18:07回复
    易智老人楼主
    (六)风——就是流动的空气,空气气流。空气的流动,给生命带来了不断的气体更换和补充。因此,一切生物才不会因空气缺氧而窒息死亡。风这一物质现象,也就成了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尽管在古时候人们还不能分辨出空气的种类,但古人确实认识到了风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所以,能把风这一物资现象,纳入到八卦之中,这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现代人对空气质量的认识,要比古人完了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
    (七)山——高出地面的,除有生物外的所有物体都可以称作山。它的存在是地里现象。它给一切既怕水而又离不开水的自然物种,奠定了生存的条件。怕低处有水而不宜生存的物种,它们逐步的把自己的生存地,转移到了高山之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优于此。我们祖先的栖息地,都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就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也视有山有水为宝地吗。因此,八卦之说也把山这一物体算进了生命依存的重要物资条件之一。
    (八)泽——泽是洼地的别称。就是可蓄水之地。天降雨而聚成水,还有山泉的涌出,它们很快就流走了。山泉也有可能长流而干枯。在天不下雨泉水流尽的时候,方显出洼地的重要作用来了。是洼地、洼坑把流水给蓄积和保存了下来,以备供给生物生命所需。再者,自然界中,有相当部分的物种是生存在水中的。洼地这一自然现象,同样说明是自然生命的重要生存条件之一。因此,洼地这一自然现象,也被古人看成了生命依附的重要条件。同样给纳入八卦之中。
    古人从长远的生存环境中发现,这八种自然物体和物资,对生命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物体和物资都替代不了的。所以就把这八种物体和物资用八种符号做了八种记号以告知后人。告诉后代人,一定要对这八种物体和物资加强重视充分利用之。使它们更好的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发挥作用。
    对于这八类物种,我们如果用立体的意念去想象,它不就像是八种图画挂在宇宙空间的吗!所以,古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八卦”,以便于记忆。
    当然,八卦的形成和规范,并不是一开始先民们就可以做到的,他是不知要经过多长时间的人类感悟和多少次的总结归纳,才成了现在这种形式的。
    此外,还有一事要说一下:就是火与水。火与水同样也是生物生命的重要条件,可是为什么先民们把它列在了后天八卦里,并没列入先天八卦之中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火被发现被认识利用,要比以上八种物体和物资晚的多;二是水在远古时代对于人类来说,可能在不缺水的情况下,起初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它,只着眼于它对人类的危害,而放缓了对它的全面了解。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下雨的时候太多,而且可以说遍地都是水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水和火的重要性,对生命而言,水和火也不次于其他物资。
    后来,先民们又经过一定时间的对水和火的观察和悟道,发现它们竟然有与太阳和月亮相同的性质和功能——光明和温度。因此,后天八卦就把水与火纳入到坎卦和离卦之中,以象征水火之意。这反而更加重视了水与火对生命而言的重要性了,是把这两个物种与太阳和月亮的重要意义相提并论了。看来先天八卦的形成早于水和火的发现。不然的话就不是八卦而是十卦了。
    那么,八卦又是怎样被分成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呢?
    先天八卦是伏羲卦,是三爻卦,也就是原始八卦,是物象卦。被人们称作是伏羲氏所作;后天八卦是文王八卦,是六爻卦,是意理卦,是信息卦,是实用八卦。被人们称作是文王所作。以上是八卦的取象定义,也就是八卦的基本定义。
    那么,八卦究竟讲的是什么呢?
    对生命而言,就是说:天,讲的是生命的整体;地,讲的是生命的依附条件;日,说的是生命的能源;月,讲的是生命的自然对应情况;雷,说的是生命的动态状况;风,讲的是生命的辅助条件;山和泽,是说的生命的生存环境。
    上面是八卦的简要解说,下面把易经简要解释一下。
    (待续}
    2010-1-18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12-17 18:09
    收起回复
      2025-05-14 00:34:29
      广告
      易智老人9楼
      “有天地而后有万物”,人类生长在万物之中。人类和大自然刚产生的时候,人类的意识肯定是浑浊的。到能够分辨事物的时候,是要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经过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实现的结果,是人类一步一步进化的结果。
      人类的浑浊时期也就是天地的浑浊时代。这个浑浊时期到现在还呈现在现代人类中的每一个,个体人生的初级阶段——婴幼儿。新生儿刚出生来到世间,对周围的自然事物是无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有混沌到懵懂,有懵懂到认知,再有认知到全知。这是一个,个人的生长过程。实际上,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生长过程的放大。
      当先民们逐渐意识到天体庞大的时候,可能还不会有把自然界分科分类的细微意识。估计,这时人们只会意识到天体是一个整体,也就出现了浑元之说,也就定卦象符号“—”这样,以实横符号象征天象。
      由于地貌的高洼不平,再加上高山与山涧,河流与平地的现象,人们意识到,地有别于天,所以就用“--”这样的虚横符号对大地做了这样的象征。以区别于天象。——这也是阴阳符号的雏形。但是,这时先民们并不一定想到后来阴阳的伸展意义。
      由于先民们对天的意识是在头上的,对地的意识是在脚下的,所以就有了天地定位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相应的进步于发展。当人们真正认识到天地的实质的时候,那是不知要经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才能达到的。可能是几千年,也可能是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事吧。
      人类的发展,越往古里说,其发展的速度是越慢的。原因是思维能力的不发达,思想意识的不开化,科学技术的未形成(不要说是发达了)。所以说,那时人类大意识的形成,是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的。人类能以把天地定位,这当然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一大飞跃。这应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次思想意识的大飞跃 。确实是:天地区分,万物当辨的开始。
      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升华,人类逐渐地对自然物资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类自己的认识:发现自己的聪明才知是高出任何其他物种的。所以就有了“三才”的定论,以自身的能力与天地而抗衡。所以就有了天卦“三”三实横符号的出现。也就是三爻卦形的出现。
      天卦符号的出现,更加明确了天在上,地在下的形式。这个形式,是以人为基础的,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如果中间没有人的话,那就什么也没有了。因为没有人类对“三才”的省悟,也就没有八卦易经这部人类文化经典了。
      为了表达天和地的对应关系,也就把大地的单体符号升级为多体符号,画了三个虚横为大地符号。
      天地定位和天地符号的出现,这只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初步的感性认识,到阴阳符号的作用,再到天地定位的理性意念,这个历史时段肯定又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时期。
      有了天地的定位,也就有了符号的规范。天卦符号为三连,地卦符号为六断。以符号的不同,来提示天地形式的不一样。
      2、雷风——雷风相搏: 随着人类意识的进化和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又意识到,在自然界里又有两种物资对人类的生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那就是雷和风。
      2010-1-19评论
      易智老人10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12-18 08:17
      收起回复
        易智老人10楼
        为什么八卦的顺序在这里的位置有所变化呢?
        这是因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有近到远的。我们在看问题,认识事物的时候,首先看的是身边的,周围的事物,然后才会看远的想远的。这里给八卦定位的情况也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的。先民们在刚能认识事物的时候,很可能是认识了天地,而后才认识的周围事物,才认识的雷风。因为周围事物对他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雷和风的情况也是最容易觉察到的。当然这种定位法是后来人给八卦的定位,当时的人们也不一定就是认识了天地,就是认识的雷和风。不管怎么说 ,只要是符合客观规律,只要是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帮助,我们是可以承认这种情况的。
        认识雷和风的情况可能是:人要活命,就需要吃东西,喝水和呼吸。吃的东西是植物和植物种子,还有就是其他动物的肉。水和空气不但人类需要,就是动物和植物同样也需要。那么水和空气是怎样来的呢?人们在生存过程中,逐步观察到:水是天上下雨形成的;雨是风把云带过来,雷把它们震下来的;天会下雨是雷风所致。
        下雨前,人们先是听到远处的雷声,接着就是刮风,在雷风的交作下,然后就会下雨。下雨,植物得到了浇灌,有了生机,枝繁叶茂,同时,动物和人类也就有了食物。动植物的繁衍,空气的更新,使人类的生命得到了保证,从而,雷和风奠定了生命的基础。
        先民们进一步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生命,生存与发展,无一不是因雨水的浇灌和气流的运动在起着作用。如果天不下雨,地上就缺少了水源,水源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如果空气不流通,也就是不刮风,一切生物就会窒息死亡。人们的经验不但告诉了人们,雷和风这两种物资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人们还观察到了这两大物资形成的全过程:下雨前,人们先是听到了远处的响声(雷声),紧接着就是刮风,然后就会下雨。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
        大家知道,声音是物体震动发出的,物体的震动是物体相互碰撞所致,物体的碰撞是物体相互推搡所致,物体的推搡当然是气流风流造成的了。现代科学证实,雷是带电云层所致。那么带电云层的相遇,不也是风把它们给送过来的吗!这就是雷风相搏的证词。
        雷风相搏这种现象的存在,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雷的震动会推动气流,气流成风不但会调整新鲜空气,气流还会带来云雨。由于自然界的降雨,又补充了大地的水源,使一切生物有了生命的补给,才使的整个自然界得到了繁衍,得到了永生,这就是雷风相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这也就是自然界生命的动态根源。
        当人们看到下雨打雷的现象和过程时,就会联想到:在雷声从远处传到近处以前的情况,是不清楚的,只有雷声最清楚,并且也能觉察到震动。因此,就把远处的,看不见的,不清楚的,用虚的符号表示;听到的声音,感觉到的震动,就用实的符号表示。雷的规范符号就成了上边两个虚横,下边一个实横的样子了。两虚横表示远处的、看不见的,一实横表示近处的、听得见的,感觉到的。(卦爻符号的排序是:最下爻是足下、近处,越向上数是越远、越高。)
        风的规范符号的设定是这样子的:风是无形的,是虚的。只有感触,没有形状。眼不见其形,但实能看到、感触到其力。风,大着,足可以摧毁其他任何有形物,并能改变其自然形象。大风可以使晴天变阴,阴天变晴。可以使乌云密布,也可以使天空万里无云。大风可以使参天大树连根拔起,也可以让绿地变成沙丘。总之,风的流量的适度,对自然万物的生命生存是有利的,但过量过度是极其有害的。它的无形而有力,并且力大无比,实在让人感到是可惊可畏。忒者可怕,缺者不行。
        2010-1-19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12-18 08:20
        回复
          易智老人12楼
          五、释卦意
          八卦的规范符号名称: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复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一)乾三连
          乾卦符号象征的是天象。是天体之象,是自然之象。是把整个宇宙看做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里的天是物资的天 ,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天。不是神学意念讲的精神意识上的天。如果用神学的观点来学习易经,对普通人来说那是极端不利的。即便易经里边有些说神的语言,那是为了加深人们的重视程度,加深人们对自然规律的信念,是叫人们要用对神灵的虔诚心理来面对自然事物,自然法则。要知道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是永远不可以打破的,也是不能打破的。谁想欲试,那是一定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
          乾卦符号的“三连”,表示的是“天、地、人”三才。“三才”是自然界中三个物种的笼统分类。这里的天是天象,是空中,是日月星辰、风雷雨电。也就是空中之总和,是确实存在于空间的自然之物;地,就是足下大地,是地表,是不含其地下地内的。也就是地球,但古人不知道大地是圆球体的,只知是足下大地。那是因为没有视野的科技手段所致;天地之间是人与万物。万物的生成与存在,是天成地载 。人是万物中之精灵,上能知天 ,下能知地,中知万物,并能驾驭天地万物而用之,这就是人为三才之一的理由。
          这样看来,“天,地,人”,是三个实体,所以古人就用了三个实横以象征天体之象,读作乾三连。
          (二)、坤六断
          坤卦符号的“六断”是象征的大地。是把乾卦符号断为六节,以对应大地的地貌、地形、地质、地性以象地。大地的高洼不平,山峦的起伏跌宕,植物的参差不齐,还有河流与平地的隔断,这不都说明了大地的特点是断断续续的吗。坤卦符号的六断就是象征的这个意义。实际上是讲,任何事物从整体上看是实的,但从个体上看是虚实相间的。有虚就是有空有孔,有孔有空就是可以乘虚而入的,能进入,那就是顺。
          乾坤两卦的卦意,是我们学习八卦易经的主要课题,只要把这两卦的卦意学懂了,弄通了,理解透了,其他的卦意就好学好懂了。下面我们就把乾坤两卦的卦意深究之。
          先说乾卦:
          乾卦的卦意就是天意,就是天体的自然状况,自然现象。它的意念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是心物一元的产物,不是神灵造化的说教。
          天意就是人类对自然现象所表达的意识和理念。也就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觉悟。
          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天行健,自强不息”。健是本性,是强壮,。是说天的本性是不生不息不灭的,是勇往直前的。它只有去,没有来,只有进,没有停,更没有退。它是我行我素自然而然的,并且还是永恒的,不变的。天的自然能力怎样表达都是通的。天意没有不行、不通、不达、不广、不全、不真之说。天想下雨就下雨,天想刮风就刮风,天想行灾就行灾,天想布难就布难。天体中 ,自然界中,宇宙空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左右它,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它。这就是天 ,这就是乾,这就是自然之力,这就是真正的天意。
          学乾卦就是学它的自强不息永远奋进的精神,学天意就是学它的行则通,通则行的自然法则。
          2010-1-19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12-18 08:23
          回复
            易智老人14楼
            艮卦是静止状态的呈现,一实横在上,表示的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要停止下来,继续前进物极必反。这是卦意的发挥,是告诉人们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可妄贪。下两虚横,表示的是山体的内虚。是告诉人们,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表现出力量的不足,可能会象山一样外实内虚,也就是外强中干的情况,也就是穷极必反的道理。这就是艮卦的卦象和卦意。
            (五)、离中虚
            离卦的符号是上下两实中间一虚。这一象征非常贴切,实是太阳当空照之象。这一卦形符号的设置,就是上实下实为天地,中间虚代表阳光。
            离卦之意是分离,另一涵意是华丽。
            天地万物,宇宙浑元之现象,实是因有了太阳的光明而分离明白,并显示出了多姿多彩的自然之形态。这才是大千世界“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根本原因。另外,自然界的真正动态现象,实质是阳光光明的离丽之分,他还是太阳热能的真正效应。
            首先是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能并储存之,然后使得地能发生了衍化演变,从而作用于生存于自身的动植物。再就是太阳的周而复始,不断地向宇宙空间和大地补充其热能和其他元素,才使得万物的资源消耗永远不会枯竭。
            另外,细想起来,雷震与巽风的动态情形,实质也是太阳的热能所为。因为世间万物都有热涨冷缩和冷涨热缩的性质,所以整个物资世界的动态现象,都是太阳的热能所致。它们因受热程度不同,所以涨缩的程度各自有别。这一涨一缩不就形成了物资世界的动态状况了吗。这一涨一缩,不就产生风流了吗!这一涨一缩,不就使得水,先是蒸发,而后冷却,形成云团,被风所带,云团带电,相互碰撞,出现雷震,然后又下起雨来了吗!大千世界的动态呈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太阳所为。这就是“易”字的来历,这就是八卦象征意义的根据。
            (六)、坎中满
            坎卦符号是象征的月亮。
            坎为什么表示的是月亮呢?
            我们知道,坎字的组词是坎坷,是说的地形高洼不平。月亮的圆缺,不也是由初生的月牙,到月中的圆满,再到月末缺无的一个循环周期吗?它的圆满缺无不正是一个坎坷不平的过程吗?所以,月用坎作为卦名,实是用月亮坎坷不平的循环过程为示意,以启示事物发展坎坷不平的自然规律,以象征与日相反的自然之道。——日没有圆缺,月没有日的分离、华丽万物的物别群分的能为,即使是月满最亮之时,它也只能使近物以蒙胧状态呈现,绝没有太阳离丽万物的能力。这就是月亮的特点。它是与太阳的特点相悖的。它们是一对光明和热能对立统一的矛盾。是宇宙空间万物生命动态的主要能源及根源。
            太阳的光能与热能的挥发,是自生的,永恒的,是不息不灭的;月亮的光是借别物的光反射的。另外,月亮是无热能挥发的。再者,它的光明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自生不息的。而是借助外在力量所生所息,所明所暗,所缺所圆的。
            由于月亮在夜晚的出现,给生命夜晚的生存条件,增加了光彩。
            坎中满就是月中满,就是月中圆。上下两虚横表示的是夜晚的黑暗,一实横表示的是月亮的光明。 还有一层意思是,月光最饱满的时候,也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正是时间概念一月之中的时候。当然,月的时间规定是后来人定的,原始先民们不一定有那么深的悟道,但后来人也不一定不是受坎卦的启示而规定的月圆月满为月中。
            离卦是讲白昼因太阳的作用,自然界呈现了动态之象;坎卦是说夜晚月亮无为的静态之情。当然是相对而言。白昼也有静态所现之物,夜晚也有动态所呈动态之象。实际上,这更加说明了世间万物的动态之象 ,动变之情,更加证实了自然界因“日月”而易的真理。
            2010-1-19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12-18 12:21
            回复
              易智老人15楼
              (七)、兑上缺
              兑卦的符号上缺是一虚横为口,下两实横为器物的邦壁和底,实象一盛水器物。
              器物是用来蓄物的,有物可蓄,悦也。因此后来人们对兑卦之意发挥为喜悦之象。
              兑为泽,泽就是洼地,就是洼坑。是能蓄聚流水的洼坑洼地。泽中蓄水有润泽的含义。又有人发挥为泽为大水之象,是润泽之象。
              不管是喜悦还是大水,都与生命有关。如果没有洼地对水的蓄聚,就没有水中生物的存在;如果没有洼坑对水的蓄聚,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水源以供人类和万物生存的需求;如果没有洼坑和洼地对水的蓄聚,还谈什么润泽之象呢!
              人类发现了洼坑也好,洼地也好对生命的重要作用,这是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界认知的一大发现。是对人类的生存及万物的生命条件,极其重大的发现。所以在很早以前,先民们就把洼地定为八卦之一,以显示洼地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八)、巽下断
              前面已经说过:巽就是风,就是风的卦名。风是无形的,是虚的。只有感触,没有形状。眼不见其形,但实能看到感触到其力。上边两实横表示的是风力,下边一虚横表示的是断的意念。风只有进,没有退,只能进不能退。即便是不能进能折,也不能反,更不能退,风是不会循环的。风的意念那就是断其后路的意念。风的这一自然特性,是任何其他物种都不具备的。
              坤卦讲顺,巽卦也讲顺,其顺势,是不一样的。坤顺是顺从别物之顺,用贬义的说法是屈服;巽顺是搭乘别物顺便之顺,是征服别物寄顺而顺。
              有不少人解释巽顺和解释坤顺是一样的,这是有原则上的差别的。坤顺是自觉自愿的顺,巽顺是见空就钻的顺,不顺就折,再寻其顺。是可顺则顺,不顺另寻的含义。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认识事物一定要深入实际,认真观察,细心领悟,客观的,科学的,务实的找出真正的客观规律来,所学知识对生命才会有真正的价值。
              八卦之象,八卦之意,每一卦都是自己的特点特性。它们只是有联系,有相通,不会有相同。谁要是把它们的特性说成了一样,那是不对的哩。
              2010-1-19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12-18 12:22
              回复
                易智老人16楼
                六、八卦的多名称来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碰到同一事物却有不同的名称和叫法。这是我们国家多民族多种语言的情况所致。
                在远古时代,由于氏族部落分散的居住情况,交通的不便,又没有通信,先民们很少有部落间的联络,对事物的称谓自然的就不会是相同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发展,部落之间出现了频繁的交往和兼并,各类事物出现了称谓上的互通互用形式,也就出现了八卦名称的不一。就像现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还有外国语言,不都是这样吗?不都是或多或少的在混用着吗?所以,乾卦也叫天卦,坤卦也叫地卦,离卦又叫日卦,坎卦又叫月卦,雷卦也叫震卦,风卦也是巽卦,山卦又是艮卦,兑卦也就是泽卦。
                坤藏卦、连山卦、伏羲八卦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联想一下呢:坤藏卦和连山卦是失传,还是合并了,规范了呢?应该置疑一下。
                八卦太极图解密
                八卦太极图,俗称八卦图。它是用图形解释八卦易理的一种方式,是不属于易经范畴的。它是秦汉以后玄学界的产物。它集中表现的是自然界的时空概念的动感形式。
                (一)八卦太极图的形式
                八卦太极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伏羲八卦太极图,一种是文王八卦太极图。
                八卦太极图的形式,中间画的是太极图,周边画的是八卦方位。表示的是宇宙空间的阴阳概念和方位概念。
                (二)、八卦太极图的阴阳概念
                太极图是画在中间的,俗称阴阳鱼。
                1、什么是阴阳:
                阴阳就是宇宙空间呈现的两种形式:白昼和夜晚。
                宇宙空间白昼和夜晚的呈现,是太阳的光明造成的。白昼表现的是:自然界中的一切有形物,都能看的清,都能看的见;夜晚的表现是什么都看不清的。白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最醒目的自然物是日,晚上自然界中呈现的最醒目的自然物是月。自然界的这种一明一暗呈现情况就是太阳和月亮的作为,所以古人就把这种情况叫做阴阳。阴就是夜晚,阳就是白天。白天,阳时,是万物动变的最佳时机,夜晚,阴时,是万物静休的最好时段。
                白天和夜晚,宇宙的动变形象在永无休止,有规律的循序转变着。也就是,阴阳在永远不停止,有规律的转化着。——这种现象古人把它叫做“易”,也就是宇宙两种呈现形式,是由日月显现的,日又是“易变”的主要能动力。因此,古人就把日字写在了“易”字的上部,以象征易之主导;月字写在了下部,象征月之顺遂之意。从而告诉人们,大千世界的易变情况是日所为,它的动变形式简而称“易”。所以,阳——就是“乃、易”的合体变形字,阴——就是“乃、月”的合体变形字。阳表示白昼的动态之象,阴表示的是夜晚的静止状态。请看“阴阳”二字的像意情况是多么的贴切,多么的深湛,尤其是阳字的简化体,更加到位——“乃日”阳也。
                为什么要这样解释阴阳呢?因为古人造字的根据不就是象形会意吗?!
                2、阴阳概念的意义:
                既有它意义的深刻,又有它意义的广泛。深刻,阴阳二字一语道破天机:宇宙的呈现,一明一暗,白天有白天的物种呈现,夜晚有夜晚的物种呈现,合二为一,才是宇宙的整体;广泛,天体中万事万物,阴阳之理,无一不包,无一不含,这种现象贯穿到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所有事物之中,无一例外。
                (三)、阴阳二气
                阴阳,是说的宇宙一明一暗的两种呈现形式,阴阳二气,是说的阴阳的产生和动力。
                2010-1-19评论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12-18 12:23
                回复
                  2025-05-14 00:28:29
                  广告
                  全文至此已转发完毕!后学真诚感谢 @易智老人 先生的心得分享,正在研习中。有关续文在另一帖中,待条候充实,会再转发本帖中。
                  附点个人看法,本经之辞,言"利"为证成义之和,言"吉凶"为于得失在一念中有所汇通于行之取舍,言"悔吝"从心则归于诚能正而毋欲尚口文过,言"无咎"为和于中使令无太过不及。
                  习易, @船布诚 船老,学生心中称之为船师,以习易得师言传为正路,观于诸家船老为上。
                  @天边121978 龙行师于学生多有垂顾,惜乎学生资质有限朽木难为。师言医易合参,诚是。学生于后会习学甲子,然心中意犹恐不周,当先宗于十翼为本,循上而为。
                  又,本吧为龙师所创,不可忘。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12-18 12: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