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村并城腾地1.2万亩,拆迁780万平方米,安置小区建设停滞
洛阳伊滨新区遭遇资金困局
张家振
诸葛镇王府村老王的房屋在3年前被拆除,老王将被安置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安置房小区的高楼上。然而就在安置房小区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小区却突然没有了施工迹象,至今已停工将近一年。乔迁新居的愿望也变成遥遥无期的等待。
王府村是洛阳市伊滨新区正在开展的撤村并城运动中被拆除的一个乡村。按照伊滨新区总体规划,在洛阳城郊、伊河南岸将有35个行政村面临整体拆迁,拆迁共涉及2.9万户、12万人,780万平方米的房屋将被拆除,腾出的1.2万亩土地将被用来建设伊滨新区。
伊滨区管委会公布的信息显示,为安置被拆迁村民,将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高层安置楼357栋,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0亿元。然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已有多个安置小区因资金问题全部或大部分停工。
除资金压力外,位于伊滨新区的行政副中心项目建设也因国家停建楼堂馆所的规定停滞,农村拆迁工作因村民的抵制进展缓慢。如何解决失地上楼的农民就业、生活问题,吸引产业进城、聚集人气也将是伊滨新区面临的更大挑战。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新区在规划设计之初,要优先发展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避免“空城”的出现。
撤村并城腾地1.2万亩
从洛阳新区沿开元大道一路向南,高楼和塔吊正从农田里、村庄旁拔地而起。这里正成为洛阳南拓核心区——伊滨新区建设主战场。
为解决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中原经济重镇洛阳将目光投向了南部城郊的广大农村——通过撤村并城、建设安置小区的方式腾挪用地指标,建设城市新区。
12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诸葛镇康庄村西南侧的伊滨区福民工程三号安置小区工地实地探访。附近村民告诉记者,等小区建设完工后,包括康庄村、方楼村等在内的6个行政村、1万多人将被搬上高楼,而周边的村庄将被全部拆掉。
伊滨区管委会的蓝图是:“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集聚区内35个行政村、780万平方米的拆迁,涉及2.9万户、12万人的安置。”
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显示,伊滨新区北至伊河,西至二广高速公路,南至郑洛第三高速公路,东至李村镇区,定位以工业、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
伊滨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的规划沙盘显示,新区共分为中央服务带、商务区、生活服务区、职教园区以及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和产学研基地等两大板块。
2009年7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洛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52号】,洛阳新区正式与郑汴新区一起纳入省级发展新区,建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伊滨新区作为洛阳新区拓展区,也由此成为未来10年洛阳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2007年3月,伊滨区管委会在伊洛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成立,并先后整体代管原属洛阳偃师市的诸葛、李村、庞村、佃庄、寇店5镇106个行政村,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顺利推动农村拆迁工作,伊滨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撤村并城规划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新区内拆迁、安置、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伊滨区此次搬迁安置的35个行政村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面积共计1.5万余亩,而10个安置小区的总占地面积仅为3551.2亩,这意味着1.2万亩的土地将被有效置换出来,为伊滨区乃至洛阳市的飞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撤村并城中安置房小区建设和拆迁补偿款总额将不少于200亿元,如果再加上土地补偿款,对政府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花如此大的力气搞拆迁,归根结底还是希望通过拆迁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
资金困局致多个项目停工
“将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高层安置楼357栋,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小区7个,在建高层197栋,主体封顶117栋,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拆迁436万平方米,占任务量的56%。”伊滨区管委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按照预订计划,到2013年底,上述10个小区将全部完成安置。
不过,安置小区建设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除伊滨区福民嘉苑(一号安置小区)已建成正搬迁入住外,其余多个安置小区项目因资金问题已全部或部分停工,何时复工还不得而知。其中,位于诸葛镇康庄村西南的伊滨区福民工程三号安置小区已全面停工。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三号安置小区已没有往日的繁忙景象,工人已经全部撤退,仅剩下锈迹斑斑的塔吊和入场机械,小区内杂草丛生。
据诸葛镇王府村多位村民介绍,自己的房子在3年前就已经拆除,被安置在三号小区,可项目已停工将近一年,一直没有复工的消息。
项目现场的宣传板显示,三号小区规划建设用地376亩,计划安置诸葛镇王府村、西白塔村等6个行政村,10553人。规划建设高层住宅44栋,总建筑面积约81.7万平方米,总投资15.4亿元。
此外,据记者了解,四号、五号等多个安置小区也已全部或部分停工。据此前在四号小区打工的民工介绍,公司承建的住宅楼项目停工已经快一年了,“前期投资几百万元是两分多的利息贷来的款,如此停工,让人揪心。”
而承建五号安置小区14号、17号楼施工的杨先生也表示,五号小区于2012年4月初开工,计划2013年春节前主体完成,但由于总包单位资金不到位,2013年春节前只完成10层主体封顶,现在工程停工快一年。“我们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都还在工地,每月要承担租赁费和管服人员工资,以及垫付资金250万元的高额利息。”
记者获得的相关材料显示,伊滨区富民安置小区项目业主为洛阳市撤村并城规划建设办公室、洛阳伊滨区管理委员会、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资金来源为财政及村民筹资。项目采用准BT方式,即将本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及施工总承包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总承包方;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总承包方将工程移交给建设单位。
按照合同约定,工程款按单栋楼总造价主体封顶付10%,竣工验收后付至单栋楼房总造价的55%,向业主单位交钥匙;3个月内完成竣工决算,并支付单栋楼房总造价的95%,留5%质保金,所有质保期满后一个月内付清余款。
据参与五号安置小区施工的杨先生介绍,项目停工一是因为财政资金太紧张,二是伊滨区要停止发展。对此,伊滨区管委会有关官员回应称,“去年以来,伊滨区建设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开发建设进行到一定时期必须经历的过程。关于资金问题,伊滨区管委会正在积极运作,最大程度解决。”
对安置小区停工具体情况和停工原因,记者来到伊滨区管委会,希望管委会提供更多情况,但遭到拒绝。
新城建设新挑战
站在开元大道铁路立交桥上放眼望去,伊滨新区显得有些冷清。与最初的规划蓝图和建设时间表相比,伊滨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放慢了很多,拆迁难度增大、资金压力陡增等因素也为新区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地知情人士称,伊滨新区项目建设放缓或也与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要求有关。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表明,“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近期重点向北、向西延伸,充实洛南新区,挖掘洛北用地潜力;远期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启动伊南地区(即伊滨新区,编者注)建设。”
此外,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相关规定也让伊滨新区市失去了最重要的集聚要素。按照规划,希望以此带动伊滨新区的发展,但中央禁建楼堂馆所的规定让这一愿望瞬间化为泡影。
记者在洛阳新区行政副中心项目所在地看到,规划区块内目前只有一栋楼矗立在一片荒芜中,再远些的地方则是绿油油的麦田。
据了解,洛阳新区行政副中心项目位于伊滨区伊洛大道以东、开拓大道以西、高铁大道以北、吉庆路以南,于2011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62.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初步规划进驻市直单位30家。”
洛阳市规划局局长黄清旭曾公开表示,力争在几年时间内,在洛北城区的20多个市直行政单位、168个事业单位,没有特殊情况都要搬迁到新区拓展区,形成市行政副中心。
据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介绍,洛阳市环保局是其中一个拟搬迁的单位,当时地址都确定好了。“但因为国家出台严控楼堂馆所建设的新规,办公楼搬迁事宜也不再被提起。”
据了解,国务院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完善洛南新行政中心,不再新增大型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优化洛北现在行政办公用地”。
同样冷清的还有新区的房地产市场。位于职教大道白塔西街东北的水天伊色小区是为数不多的正在施工的楼盘,但售楼部也冷冷清清。
为快速消化库存,多个开发商都选择了面向政府部门团购的方式。诸葛镇政府党办主任郭瑞超告诉记者,以诸葛镇政府名义团购的有200多人,而其中诸葛镇政府的职工仅有几十人,大多数是外边的人借用诸葛镇政府的名义购买的房子。售房人员也表示,小区70%的房子都是由机关单位团购,包括洛阳市建委、公安局等几个单位。
“由于部分市直单位下步将搬迁到伊滨区办公,为了方便办公,部分搬迁单位自行与一些开发商联系洽谈了团购住房,新区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也参与了力合·伊水苑小区的团购住房事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称。
记者先后走访了诸葛镇康庄村、韩村、刘井村等多个乡村发现,农村拆迁工作进展缓慢。其中的一大原因是村民对补偿并不满意。据康庄村村民介绍,对于拆迁的房屋,伊滨新区按照500元/平方米左右的标准予以补偿;每户按每人安置40平方米房屋进行安置(按500元/平方米从补偿款中扣除),超出部分需补交1780元/平方米。征地补偿为31700元/亩。
诸葛镇人均耕地约为0.9亩,按照每户平均4口人计算,征地补偿可以拿到114120元;按每户200平方米住宅计算,可以获得1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两项总共可以获得大约21万元的补偿。如果新购买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其中的16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8万元,而超出部分40平方米,则按178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缴纳71200元。也就是说,失地农民如果还想和此前一样住的宽敞的话,住上安置房只能剩余五六万元的补偿款,很难进行其他生产性活动,用以维持今后生活。因此,撤村并城、农民上楼引发的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容忽视,未来的出路问题成为村民最大的担忧,也是对拆迁工作充满抵触情绪的最大原因。
“在有条件的城市郊区开展撤村并城工作、发展城市功能新区是值得提倡的。”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告诉记者,“但前提是要切实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解决好非农就业问题。如果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不了,就应该慎之又慎。”
对于行政副中心何时开建等上述新区建设的难题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记者致函伊滨新区管委会,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收到管委会的回复。
洛阳伊滨新区遭遇资金困局
张家振
诸葛镇王府村老王的房屋在3年前被拆除,老王将被安置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安置房小区的高楼上。然而就在安置房小区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小区却突然没有了施工迹象,至今已停工将近一年。乔迁新居的愿望也变成遥遥无期的等待。
王府村是洛阳市伊滨新区正在开展的撤村并城运动中被拆除的一个乡村。按照伊滨新区总体规划,在洛阳城郊、伊河南岸将有35个行政村面临整体拆迁,拆迁共涉及2.9万户、12万人,780万平方米的房屋将被拆除,腾出的1.2万亩土地将被用来建设伊滨新区。
伊滨区管委会公布的信息显示,为安置被拆迁村民,将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高层安置楼357栋,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0亿元。然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已有多个安置小区因资金问题全部或大部分停工。
除资金压力外,位于伊滨新区的行政副中心项目建设也因国家停建楼堂馆所的规定停滞,农村拆迁工作因村民的抵制进展缓慢。如何解决失地上楼的农民就业、生活问题,吸引产业进城、聚集人气也将是伊滨新区面临的更大挑战。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新区在规划设计之初,要优先发展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避免“空城”的出现。
撤村并城腾地1.2万亩
从洛阳新区沿开元大道一路向南,高楼和塔吊正从农田里、村庄旁拔地而起。这里正成为洛阳南拓核心区——伊滨新区建设主战场。
为解决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中原经济重镇洛阳将目光投向了南部城郊的广大农村——通过撤村并城、建设安置小区的方式腾挪用地指标,建设城市新区。
12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诸葛镇康庄村西南侧的伊滨区福民工程三号安置小区工地实地探访。附近村民告诉记者,等小区建设完工后,包括康庄村、方楼村等在内的6个行政村、1万多人将被搬上高楼,而周边的村庄将被全部拆掉。
伊滨区管委会的蓝图是:“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集聚区内35个行政村、780万平方米的拆迁,涉及2.9万户、12万人的安置。”
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显示,伊滨新区北至伊河,西至二广高速公路,南至郑洛第三高速公路,东至李村镇区,定位以工业、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
伊滨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的规划沙盘显示,新区共分为中央服务带、商务区、生活服务区、职教园区以及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和产学研基地等两大板块。
2009年7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洛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52号】,洛阳新区正式与郑汴新区一起纳入省级发展新区,建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伊滨新区作为洛阳新区拓展区,也由此成为未来10年洛阳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2007年3月,伊滨区管委会在伊洛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成立,并先后整体代管原属洛阳偃师市的诸葛、李村、庞村、佃庄、寇店5镇106个行政村,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顺利推动农村拆迁工作,伊滨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撤村并城规划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新区内拆迁、安置、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伊滨区此次搬迁安置的35个行政村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面积共计1.5万余亩,而10个安置小区的总占地面积仅为3551.2亩,这意味着1.2万亩的土地将被有效置换出来,为伊滨区乃至洛阳市的飞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撤村并城中安置房小区建设和拆迁补偿款总额将不少于200亿元,如果再加上土地补偿款,对政府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花如此大的力气搞拆迁,归根结底还是希望通过拆迁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
资金困局致多个项目停工
“将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高层安置楼357栋,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小区7个,在建高层197栋,主体封顶117栋,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拆迁436万平方米,占任务量的56%。”伊滨区管委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按照预订计划,到2013年底,上述10个小区将全部完成安置。
不过,安置小区建设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除伊滨区福民嘉苑(一号安置小区)已建成正搬迁入住外,其余多个安置小区项目因资金问题已全部或部分停工,何时复工还不得而知。其中,位于诸葛镇康庄村西南的伊滨区福民工程三号安置小区已全面停工。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三号安置小区已没有往日的繁忙景象,工人已经全部撤退,仅剩下锈迹斑斑的塔吊和入场机械,小区内杂草丛生。
据诸葛镇王府村多位村民介绍,自己的房子在3年前就已经拆除,被安置在三号小区,可项目已停工将近一年,一直没有复工的消息。
项目现场的宣传板显示,三号小区规划建设用地376亩,计划安置诸葛镇王府村、西白塔村等6个行政村,10553人。规划建设高层住宅44栋,总建筑面积约81.7万平方米,总投资15.4亿元。
此外,据记者了解,四号、五号等多个安置小区也已全部或部分停工。据此前在四号小区打工的民工介绍,公司承建的住宅楼项目停工已经快一年了,“前期投资几百万元是两分多的利息贷来的款,如此停工,让人揪心。”
而承建五号安置小区14号、17号楼施工的杨先生也表示,五号小区于2012年4月初开工,计划2013年春节前主体完成,但由于总包单位资金不到位,2013年春节前只完成10层主体封顶,现在工程停工快一年。“我们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都还在工地,每月要承担租赁费和管服人员工资,以及垫付资金250万元的高额利息。”
记者获得的相关材料显示,伊滨区富民安置小区项目业主为洛阳市撤村并城规划建设办公室、洛阳伊滨区管理委员会、洛阳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资金来源为财政及村民筹资。项目采用准BT方式,即将本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及施工总承包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总承包方;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总承包方将工程移交给建设单位。
按照合同约定,工程款按单栋楼总造价主体封顶付10%,竣工验收后付至单栋楼房总造价的55%,向业主单位交钥匙;3个月内完成竣工决算,并支付单栋楼房总造价的95%,留5%质保金,所有质保期满后一个月内付清余款。
据参与五号安置小区施工的杨先生介绍,项目停工一是因为财政资金太紧张,二是伊滨区要停止发展。对此,伊滨区管委会有关官员回应称,“去年以来,伊滨区建设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开发建设进行到一定时期必须经历的过程。关于资金问题,伊滨区管委会正在积极运作,最大程度解决。”
对安置小区停工具体情况和停工原因,记者来到伊滨区管委会,希望管委会提供更多情况,但遭到拒绝。
新城建设新挑战
站在开元大道铁路立交桥上放眼望去,伊滨新区显得有些冷清。与最初的规划蓝图和建设时间表相比,伊滨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放慢了很多,拆迁难度增大、资金压力陡增等因素也为新区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地知情人士称,伊滨新区项目建设放缓或也与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要求有关。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表明,“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近期重点向北、向西延伸,充实洛南新区,挖掘洛北用地潜力;远期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启动伊南地区(即伊滨新区,编者注)建设。”
此外,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相关规定也让伊滨新区市失去了最重要的集聚要素。按照规划,希望以此带动伊滨新区的发展,但中央禁建楼堂馆所的规定让这一愿望瞬间化为泡影。
记者在洛阳新区行政副中心项目所在地看到,规划区块内目前只有一栋楼矗立在一片荒芜中,再远些的地方则是绿油油的麦田。
据了解,洛阳新区行政副中心项目位于伊滨区伊洛大道以东、开拓大道以西、高铁大道以北、吉庆路以南,于2011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62.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初步规划进驻市直单位30家。”
洛阳市规划局局长黄清旭曾公开表示,力争在几年时间内,在洛北城区的20多个市直行政单位、168个事业单位,没有特殊情况都要搬迁到新区拓展区,形成市行政副中心。
据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介绍,洛阳市环保局是其中一个拟搬迁的单位,当时地址都确定好了。“但因为国家出台严控楼堂馆所建设的新规,办公楼搬迁事宜也不再被提起。”
据了解,国务院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完善洛南新行政中心,不再新增大型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优化洛北现在行政办公用地”。
同样冷清的还有新区的房地产市场。位于职教大道白塔西街东北的水天伊色小区是为数不多的正在施工的楼盘,但售楼部也冷冷清清。
为快速消化库存,多个开发商都选择了面向政府部门团购的方式。诸葛镇政府党办主任郭瑞超告诉记者,以诸葛镇政府名义团购的有200多人,而其中诸葛镇政府的职工仅有几十人,大多数是外边的人借用诸葛镇政府的名义购买的房子。售房人员也表示,小区70%的房子都是由机关单位团购,包括洛阳市建委、公安局等几个单位。
“由于部分市直单位下步将搬迁到伊滨区办公,为了方便办公,部分搬迁单位自行与一些开发商联系洽谈了团购住房,新区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也参与了力合·伊水苑小区的团购住房事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称。
记者先后走访了诸葛镇康庄村、韩村、刘井村等多个乡村发现,农村拆迁工作进展缓慢。其中的一大原因是村民对补偿并不满意。据康庄村村民介绍,对于拆迁的房屋,伊滨新区按照500元/平方米左右的标准予以补偿;每户按每人安置40平方米房屋进行安置(按500元/平方米从补偿款中扣除),超出部分需补交1780元/平方米。征地补偿为31700元/亩。
诸葛镇人均耕地约为0.9亩,按照每户平均4口人计算,征地补偿可以拿到114120元;按每户200平方米住宅计算,可以获得1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两项总共可以获得大约21万元的补偿。如果新购买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其中的16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8万元,而超出部分40平方米,则按178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缴纳71200元。也就是说,失地农民如果还想和此前一样住的宽敞的话,住上安置房只能剩余五六万元的补偿款,很难进行其他生产性活动,用以维持今后生活。因此,撤村并城、农民上楼引发的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容忽视,未来的出路问题成为村民最大的担忧,也是对拆迁工作充满抵触情绪的最大原因。
“在有条件的城市郊区开展撤村并城工作、发展城市功能新区是值得提倡的。”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告诉记者,“但前提是要切实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解决好非农就业问题。如果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不了,就应该慎之又慎。”
对于行政副中心何时开建等上述新区建设的难题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记者致函伊滨新区管委会,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收到管委会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