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觉探究社吧 关注:272贴子:3,023
  • 5回复贴,共1

『隐觉』☆【天文】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来自网络,文中内容、视屏和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思考和研究提供最真实的资料,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12 21:48回复
    产生恒星的基本条件是氢气、引力和漫长的时间。
    起初,星云中的一小块氢气受热后开始升温,进而引起星云中的其他物质开始发热、升温并发光。尘埃和气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聚集,形成巨大的漩涡。在聚集并压缩体积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对其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被压缩的气体温度会升高。
    经过数十万年,星云的密度会不断增大,并会形成盘状漩涡,直径超过太阳系。而位于中心的气体,在重力的不断挤压下,形成具有超高密度和温度的球体。随着压力不断增大,由于旋涡物质具有的角动量,导致巨大的气柱从中心喷射而出,喷射气柱直径达几光年,它可以使物质加速,穿越无法想象的距离。而核心的部分,就是年轻的恒星。
    引力作用持续而强烈,气体和灰尘颗粒被不断吸入,并相互挤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热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2-12 21:49
    回复
      2025-05-18 08:21:47
      广告
      未来几十万年的时间里,年轻的恒星经挤压将变得更亮更热,温度会达到1500万摄氏度。一些气体原子在高温下会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经过这些聚变反应,产物会通过相互作用与气体、尘埃等形成更加清晰的球体,一颗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在今后的数万、数亿、甚至数万亿年,它会一直发光,释放能量。太阳就是这样一颗数十亿年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提供光和热的一颗普通、但对我们及其重要的一颗恒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12 21:49
      回复
        原恒星——当云团中心温度达到2000K时,中心形成内核,来自恒星内部的辐射压将周围物质驱散,恒星逐渐露出,恒星“婴儿”就诞生了。
        主序星——当恒星中心温度达到700万度以上时,开始核聚变反应,恒星停止收缩,形成了正常的恒星,进入了主序星阶段。主序星阶段占恒星一生寿命的90%,是恒星最稳定的阶段,类似于人类的中年时期。
        红巨星——随着核聚变的进行,恒星中心的氦核越来越大,氦核周围的氢越来越少,当氦核质量占到恒星质量的12%时,恒星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氦核收缩,而恒星外层膨胀,体积急剧增大,表面温度降低。恒星进入了老年期——红巨星或超新星。在这阶段,恒星的氧-碳内核已经不再发生热核反应,即使外壳对核的压力增大,内核也得不到充分的压缩而引起碳-氧继续聚变,但内核周围的氢层和氦层继续燃烧,并且向外扩展,这种情况下,引力与排斥力开始不稳定,恒星便开始一鼓一缩的脉动,红巨星稀薄的包层向外以星风的形式逃逸,形成同心圆结构;随着红巨星大气的丧失,中心星由于极高的密度和温度产生类似爆发的高速星风,将剩余的气体与尘埃抛出,形成不规则的块状结构和气泡结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2-12 21:50
        回复
          恒星的最后归宿——恒星演化到后期,星体的变化有越来越剧烈、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大爆发,抛出大量物质。外部形成行星状星云,内部塌缩成一颗致密的天体——白矮星,或中子星,或黑洞。恒星最后演化的途径,和恒星质量、恒星氦核演变有关。一般认为,大质量(大于1.44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到后期要发生塌缩或大爆发,成为超新星,抛出大量物质,中心留下一个中子星或黑洞,而中小质量的恒星则比较平稳地抛出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中央残核留有一颗致密天体——白矮星。这就是恒星最后的归宿。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2-12 21:51
          回复
            视频来自:优酷


            6楼2013-12-12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