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脂砚是湘云吧 关注:3贴子:393
  • 0回复贴,共1
自序。 周汝昌
中国人看小说爱看带评点的,这种风气大约是从明代兴起的。明代流行的唱本、戏本和闲书野史(就是那时候的通俗文学作品)盛行于民间,对于初识文字而文化水平并不太高的普通读者来说,带评点的书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此风到清代仍盛行不衰,最为人著称的就是金圣叹的评点本。金圣叹评点了很多名著,而大家最熟悉、最津津乐道的又是《西厢记》和《水浒传》。他那种满腔热情、笔歌墨舞的批点文体感染力异常之大,读起来让人兴高采烈、赞不绝口。他的见解未必有多高明,但他能与读者平等而尽情地交流,从而把读者吸引住,不忍释卷,这就够了。记得到清代评点界又出了一件新闻,就是有一位文士平生三次娶妻都是才女,而且都特爱《牡丹亭》,三位贤妻一个接一个地相继评点这部名剧,世人因而称之为“三妇评本”,并且出版了刊本,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我举这些例子目的何在?就是为了说明《红楼梦》本来的定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体例之来源,特别是“三妇评”和“脂砚评”两者之间有着人未尽知而内情美妙的联系。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12-10 16: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