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亦肯定了基督救恩的宇宙性,他的救恩是超越时空的,无远弗届的,可以dateback的,不受时间空间所阻碍,在耶稣死而复活以后的人(例如:今日的信徒)可以得到他的救恩,在他死而复活以前的人也可分沾恩泽,否则,在耶稣降生以前的人岂不是不能得救!若是如此,耶稣这么「迟」(只在二千年前)才降生救赎,岂不是「害死」五千年前出生的人?!对耶稣以后的基督信徒来说,正常的得救方法是「信」(当然,在天主教的理解,「信」都包括领洗和爱德),对圣母来说,是「预防性的救赎」,对耶稣以前的人(及「无名基督徒」),天主自有给他们分施救恩的方法。
8.在一个「静态」的角度下,圣母「无染原罪」是指天主在圣母受孕的一刻,一次而永远地免除了她原罪的魔咒;若说罪是背离天主的行为,那么,在一个「动态」的角度下,一个完全与天主结合、没有一刻与主分离的人便是无罪。天主赐此特恩给圣母,好使她更适当地作天主之母,更完满地担当这神圣的母职,天主特别加强她、保謢她,使她没有一天在罪的势力之下,使她充满恩宠,与天主合作无间,一生承行主旨(「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圣母语,见路1:38),因此,她的「无染原罪」正说出当她一存在,她已跟天主合作,她一开始就已处身于一种叫做「恩宠的境况」当中,即完全无罪、完全在恩宠的境况当中,而这个境况——称为「原始境况」,或「原始境界」(ORIGINALSTATE),本来就是天主创造亚当厄娃的时候,赐给了人的,我们本来是拥有它的,但由于人运用天主所赐予的自由犯了罪,与天主割裂,便失落了「无罪」的「原始境况」,跌了下来,沦落到一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与天主与万物不和谐。
9.但是天主很好,他如此忠诚地爱人,在人犯罪之后,他仍将这个「无罪」的恩典继续赐给人。他怎样做呢?就是赐下他的圣子耶稣基督,把人从这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中扯回来,所以,他建立「圣洗圣事」以赦免原罪,又建立了「告解圣事」以赦免人用自由所犯的一切罪过,使人不断地回归他,与他及与万物修和。
10.所以「无染原罪」这个特恩并不是只给圣母一人而已,其实这个特恩是先给圣母,目的是为给我们每一个人。「无染原罪」彰显出基督救恩的宇宙性,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与天主合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到」这个「原始境况」当中,好象圣母一样那么光华、美丽(人性本来就是这么完整),她只不过是先我们一步回到这个境况;这端教义亦告诉我们,我们原来是不应在「沦落的境况」当中,但天主对人类的爱是忠诚和永不挽回的,他很爱我们,亦没放弃我们,他赐下耶稣基督,把我们带回一个无罪、无原罪、无本罪的「恩宠境况」去。
8.在一个「静态」的角度下,圣母「无染原罪」是指天主在圣母受孕的一刻,一次而永远地免除了她原罪的魔咒;若说罪是背离天主的行为,那么,在一个「动态」的角度下,一个完全与天主结合、没有一刻与主分离的人便是无罪。天主赐此特恩给圣母,好使她更适当地作天主之母,更完满地担当这神圣的母职,天主特别加强她、保謢她,使她没有一天在罪的势力之下,使她充满恩宠,与天主合作无间,一生承行主旨(「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圣母语,见路1:38),因此,她的「无染原罪」正说出当她一存在,她已跟天主合作,她一开始就已处身于一种叫做「恩宠的境况」当中,即完全无罪、完全在恩宠的境况当中,而这个境况——称为「原始境况」,或「原始境界」(ORIGINALSTATE),本来就是天主创造亚当厄娃的时候,赐给了人的,我们本来是拥有它的,但由于人运用天主所赐予的自由犯了罪,与天主割裂,便失落了「无罪」的「原始境况」,跌了下来,沦落到一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与天主与万物不和谐。
9.但是天主很好,他如此忠诚地爱人,在人犯罪之后,他仍将这个「无罪」的恩典继续赐给人。他怎样做呢?就是赐下他的圣子耶稣基督,把人从这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中扯回来,所以,他建立「圣洗圣事」以赦免原罪,又建立了「告解圣事」以赦免人用自由所犯的一切罪过,使人不断地回归他,与他及与万物修和。
10.所以「无染原罪」这个特恩并不是只给圣母一人而已,其实这个特恩是先给圣母,目的是为给我们每一个人。「无染原罪」彰显出基督救恩的宇宙性,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与天主合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到」这个「原始境况」当中,好象圣母一样那么光华、美丽(人性本来就是这么完整),她只不过是先我们一步回到这个境况;这端教义亦告诉我们,我们原来是不应在「沦落的境况」当中,但天主对人类的爱是忠诚和永不挽回的,他很爱我们,亦没放弃我们,他赐下耶稣基督,把我们带回一个无罪、无原罪、无本罪的「恩宠境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