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皓吧 关注:151贴子:1,777
  • 6回复贴,共1

减食增进健康的最极端例子!(转自真佛门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素食是增进健康的减食法。佛教认为,【减食也是增进健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上面提到的《摩诃止观》还告诉人们:【吃得少,心智才能清明】。唐朝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曾列出寺院生活的二十条要则,其中的第四条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说,适当地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得到休息,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机能的活力得到恢复。有很多疾病,就是由于饮食太多引起的。饮食过量,会伤及胃肠,还会使过多的养分留存在体内。脂肪或维生素A、D、E、K四种油性的维生素过多,不能排出体外,会造成血管硬化等疾病。减少或适量饮食,还可以【减少毒素的积累】,这对于强身健体无疑是有益的。
河北承德佟家村的一位七十七岁的身患椎体骨结核晚期的已被医院于2002年6月4日判了死刑的垂危病人蒋素珍老人,在2003年2月春节刚过,就滴水不进,更不能进食,家人从医院将老人接回家,并为老人准备好后事。因老人从年轻时就【吃素】念佛行善,家人为减轻病人病痛,让村里居士为老人助念佛号。在【断食断水】同时助念佛号35天后,老人恢复了神智、知觉,腿也能够屈伸,身体也能够翻动,更能够进食……三年后,记者采访老人,居然健康如初,病症全无,已经可以进行日常生活并且还能体力劳动.


IP属地:广东1楼2013-12-09 20:19回复
    为什么要修“空观”?
    心经要义 净慧法师
    之所以要空,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要突破自我的局限,时时刻刻要否定现有的自己。如果我们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已经取得的某些成就为满足,不以在修行上、在佛法上的某种成就为满足,那就必须要突破现有的水平、现有的认识、现有的思想境界。这种突破、这种自我否定、这种超越,就是“般若”的含义,就是“空”的含义。“空”不是一切都没有,“空”是“缘起而自性空”。所以说,如果正确地理解了“空”的含义,我们的人生不但不会消极,而且会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不断地来为众生作奉献,为社会作奉献,为国家作奉献。
    要在修行上不断地克服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不断地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那就必须要修般若空观。只有在空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有所建立,才能够真正有所获得;在有所建立、有所获得的同时,又不要执着。人生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总是要否定和超越昨天,才会有今天。我们做事业,总是在完成了一个计划之后,才有新的计划出来。如果我们老是原地踏步,那就永远都没有进步。而且,事物的发展、万法的本质都是无住的。万法无住,如果我们的心念有住,那么我们的主观和客观世界之间就会脱节。认识和环境脱节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在认识上有局限性、有执着。佛教把这种局限性叫做“执着”。
    《心经》就是教我们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生命上的局限性、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思想境界上的局限性。所谓生命的局限性,佛教的名词叫做“我执”——我的执着。认识上的局限性,思想境界上的局限性,佛教把它叫做“法执”。破除了我的执着,破除了法的执着,才能够有一个新的认识空间、新的生命空间。大家学习《心经》,首先就要对“空”字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空”字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才不会在这个无上大法的面前产生恐惧。
    “空”是佛法的根本见。树立了佛法的根本见,以此根本见作为佛法修行的指导,才有可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地克服生命中的种种困惑。


    IP属地:广东2楼2013-12-09 20:59
    回复
      2025-05-21 11:05:30
      广告
      自己顶顶


      IP属地:广东3楼2013-12-09 20:59
      回复
        你肯定没见过这么标准的十五字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2-09 21:00
        回复
          哈哈!5楼我自己也站上,十五字 十五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2-09 21:01
          回复


            7楼2013-12-10 11:50
            回复
              (#顶)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12-10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