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被炸毁一事,没有见过任何正经史书记载。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为出云号。战后出版的《日本巡洋舰史》记载:“出云”号于1944年归国,成为海军兵学校的练习舰,1945年7月24日在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从来没有指望过能单独击败日本。蒋介石的“空间换时间”讲的是以节节退守,获得时间让外国介入。这个思想和持久战是完全不同的。
国民政府在上海发动战役,是因为上海有各国租界,在这个地方发动作战有利于引起外国注意,增大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实际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进行僵持战。这个地方临海,日军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大口径舰炮以及海军航空兵的支援。而国军在这个区域却没有任何国防工事。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史上再也没有一场战役打得比这一场更惨烈。由于缺乏总体战的经验,而且中国军官素质的战略素养都不高,淞沪会战之时,国军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完整的计划,所以撤退的时候混乱一团,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路溃退。导致花费了无数钱财在南京前方修建的国防工事直接就放弃了。
而且,可能是因为缺乏经验,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工业、资本转移计划。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大量工厂完好无损地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我们知道当时中国交通条件很差,加上战乱,如果没有政府和军队的帮助,大规模迁移工厂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国府恰恰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做。】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从来没有指望过能单独击败日本。蒋介石的“空间换时间”讲的是以节节退守,获得时间让外国介入。这个思想和持久战是完全不同的。
国民政府在上海发动战役,是因为上海有各国租界,在这个地方发动作战有利于引起外国注意,增大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实际上,上海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进行僵持战。这个地方临海,日军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大口径舰炮以及海军航空兵的支援。而国军在这个区域却没有任何国防工事。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史上再也没有一场战役打得比这一场更惨烈。由于缺乏总体战的经验,而且中国军官素质的战略素养都不高,淞沪会战之时,国军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完整的计划,所以撤退的时候混乱一团,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路溃退。导致花费了无数钱财在南京前方修建的国防工事直接就放弃了。
而且,可能是因为缺乏经验,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工业、资本转移计划。直接导致沿海地区大量工厂完好无损地落入日本人的手里。我们知道当时中国交通条件很差,加上战乱,如果没有政府和军队的帮助,大规模迁移工厂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国府恰恰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