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希希吧 关注:5贴子:120
  • 15回复贴,共1

让我们一起吹牛,摆龙门阵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泪未干 心未凉 是什么依然在滚烫 只盼望 此生再 奔向思念的脸庞…


IP属地:四川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楼2013-12-07 18:40回复
    何为吹牛?何谓摆龙门阵?下面来看解释。。。


    IP属地:四川2楼2013-12-07 18:46
    回复
      2025-05-10 18:33:41
      广告
      吹牛
      本意是“说话不根据事实,夸大或浮夸话的内容。”
      词语由来
      说法一
      据专家考证,“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一带[1]。古代的交通不太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沿途水急滩险多流沙,很难行舟(木制船难操纵还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渡河运输上的困难,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皮筏子是黄河沿岸人们渡河时,最具特色的传统工具。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因其使用羊皮或牛皮制成而得名。当人们宰杀牛、羊时,先剥下牛、羊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把植物油涂抹在四肢及颈部,最后将其浸水、曝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把多个皮袋固定在木排下,如此就制成一个皮筏了。
      当然,在古代是没有打气筒和帮浦可利用的,要想将羊皮袋灌饱气,就只能靠嘴吹了。虽然羊皮袋体积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是吹的人也要体格强壮、肺活量很大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由于体积太大,想用嘴直接吹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满气,通常就必须由几个肺活量大的成人,轮流往牛皮袋里吹气。
      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的人听了,没人会相信,都会认为他是在说大话;而对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不仅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了。


      IP属地:四川3楼2013-12-07 18:48
      回复
        说法二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IP属地:四川4楼2013-12-07 18:48
        回复
          吹牛来源
          来历
          人们称呼说大话叫吹牛皮。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作为渡河的工具,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
          宋朝有一个人,叫杨璞,很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把屁给憋了出来也没有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
          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饿死很多跳蚤,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待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IP属地:四川5楼2013-12-07 18:48
          回复
            另说
            源于屠夫。从前(现在也还有),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俗称捅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吹皮,让猪羊胀鼓起来,更容易用刮刀刮掉动物的毛。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是在“吹牛”。
            “吹牛”又叫“吹牛皮”,但不明其来源的人,为了进一步强化其贬义,将它连谐带讹地说成“吹牛B”或略作“牛B”;由于这最后一个字在书面上常用“×”来代替,所以,现在又有人把“吹牛”说成“牛叉”。
            人在“吹牛”的时候,常常会显得气势夺人。依据这一点,人们又把运势走旺的人和事形容为“真牛”(真棒)。股市的“牛市”“熊市”中的“牛”并不来源于此。股市上涨,走势曲线便向上扬起,形状恰似昂头立角的公牛的轮廓;下跌,曲线便呈下弯的弧形,与弓背垂首的熊相似。
            不过,“牛市”之“牛”,与“真牛”之“牛”来源虽不相同,但在“运势走旺”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IP属地:四川6楼2013-12-07 18:49
            回复
              方言
              在苏州、贵州等地的方言中,吹牛又有聊天的意思.
              ----你在干吗呢?
              ----我在帮同学一起吹牛!


              IP属地:四川7楼2013-12-07 18:49
              回复
                积极作用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讲一次大话,超过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过三次。对多数人来说,说大话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这是为了显示自我、增加自信、弥补心理落差。比如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获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适当的“吹牛”能降低恐惧和焦虑,比如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就用“希特勒永远造不出来能将麦克阿瑟炸掉的炸弹”等大话稳定军心。


                IP属地:四川8楼2013-12-07 18:50
                收起回复
                  2025-05-10 18:27:41
                  广告
                  那么何谓摆龙门阵呢


                  IP属地:四川9楼2013-12-07 18:51
                  回复
                    龙门阵(名词)就是聊天的意思,摆龙门阵(短语)就是进行聊天的意思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之所以话多,除老来有闲和害怕孤独外,也因为老人阅历广,见识多,有一肚子话要说、可说。同样,一个城市如果也很古老,话也会多起来。


                    IP属地:四川10楼2013-12-07 18:52
                    回复
                      一般场所
                      茶馆
                      显然,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侃山、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必须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但作为市民的“赋”,则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了, 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好随便在诸如出租车之类的地方向乘客们“发表”。至少是,短短那么一点时间,是摆不完的;而摆不完,则不如不摆。总之,摆龙门阵,非得上茶馆不可。
                      成都茶馆
                      事实上,成都茶馆的魅力,便正在于那里有龙门阵。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则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茶馆日夜开放,茶客多半有闲,时间不成问题,此为“得天时”;茶馆环境宽松,氛围随意,设备舒适,可站可坐可躺,时时茶水伺候,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此为“得地利”;茶客多为龙门阵之“发烧友”,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此为“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龙门阵自然百战百胜,越摆越火。


                      IP属地:四川12楼2013-12-07 18:54
                      收起回复
                        吹牛和摆龙门阵还弄得这么正规?我靠!


                        13楼2013-12-07 20: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