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坛吧 关注:43,879贴子:78,900
  • 8回复贴,共1

职场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告诉你“考证”有什么用?是真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证,已经成为当下永恒的话题。每个人考证的目的可能不同,有的人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有的人是为了追求梦想,有的人是为了加薪,有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那么,你呢?你知道自己考证的目的是什么吗?你已经拥有了什么证书?是否还在为了某一个证书奋斗着?
考取证书后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样的改变?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证书,为职业发展铺路?  


1楼2013-12-06 23:49回复
    1、努力学习考取证书是进入某一行业的敲门砖,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刚涉足财务工作的人作用非常大,让你在实际工作中上手很快。例如:各类凭证、各种报表和书上讲的基本一样,只是需要熟悉各项业务及数据的来源,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
    2、要努力工作,如果不努力工作,即使证书多,也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因为会计看中的还是实际工作能力。要想很快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深深地感受以前的学习给工作带来的巨大帮助。
    3、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工作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财务及法律等制度及生产工艺流程和报表等,做好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储备和更新。再提一句吧,由于我们海化集团在2009年加入了中国海油,规章制度全面与海油接轨,而海油制度是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来修订的,所以注会、中级、注税的学习对我的工作是起了很大的帮助啊!


    2楼2013-12-06 23:49
    回复
      2025-07-27 17:53: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毕业分到胜利油田从事基建会计工作,正赶上公司要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科里师傅们纵然算盘打得流光溢彩,账本记得工整如书,账务处理的百密无疏,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小小的鼠标。我理所当然的成了几位师傅的“操盘手”,乘机迅速掌握了各个岗位的业务流程、账务处理。
      在这个单位干个5年,我掌握了所有的业务流程,并考取了会计师,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我开始考证,并跳槽到现在的单位,随着学习的积累和工作的实践,我开始思索和研究各种会计问题,自2004年发表第一篇会计论文起,便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将自己积累的知识释放出来,我受聘承担了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我将自己的手机等联系方式公布于课堂,随时解答会计同仁的问题,并经常到各中小企业授课、处理疑难杂症,并同当地税务机关参加每年度的汇算清缴工作……


      3楼2013-12-06 23:50
      回复
        “有朋友私下咨询过这类问题,确实不是很好回答,因为目标从事的行业和个人的环境、资质都有区别,而且各个地方的政策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注税在我们大连市的应用空间就不大,注评之前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兼任的,从08年开始剥离会计师事务所,要想从事资产评估业务就必须重新设立资产评估公司,一定时间之内还允许注会注评跨所执业,但是彻底分离是大势所趋,所以近几年的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相比注会的审计业务工作量小而且收入也不低,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是近年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剥离出来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房地产评估需要,再后来又剥离出一个注册土地估价师,如果年轻人满足报名条件的话从就业前景看能考下这三项评估师资格将比注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4楼2013-12-06 23:50
        回复
          作为职场新人恪尽职守眼到手到心到,每天早到晚走,勤勤恳恳,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得到同事的认可之后,历经两年多的沉淀与积累,再次在会计人员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跨入财务科的大门,做了一名出纳工作至今。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倦怠,不能有一分一厘的差错,在单位也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时光流转,岁月匆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电算化证,助理会计师等各种证书也在亘古不变的交替中一一收入学习的行囊。
          不知不觉已迈入大龄考生的行列,有充满温馨幸福的小家,更有其乐融融的大家支持。行走在漫漫的求学长路,也许自己不是一个天资聪颖之人,考试与已来说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只要有能力,我把坚持当做自己的生命信条,永不放弃,一直向前。学习的马拉松,拼的不是路程的长短,而是能否把起点时的踌躇满志坚持到终点的红线。同时也想以身作则,给孩子带一个良好的榜样,才能无愧于接受女儿仰视的目光。而对于网校,有一种喜爱,叫始终,依然,永远。


          5楼2013-12-06 23:50
          回复
            2001年,考下了初级会计师,同时,利用自己总在领导身边的便利,向领导申请了财务工作,虽然是个贸易公司的出纳,但是,为我的经验打下了第一步的基础。
            2006年-2008年,这三年也许是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年。在这三年里,我考下了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为我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资质基础。一个妈妈级考生,在三年里备战这么多考试,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希望我可以去一个能实现我梦想的地方。终于,让我等到了,有了一系列重量级的资质证书,有了事务所的工作经验,有了企业集团工作的经验,我得以进入一家制造业的国企上市公司,虽然工资又一次低了下来,可是,我满怀期待,相信在这里,我可以补上我的短板,最终帮我实现我的梦想。


            6楼2013-12-06 23:50
            回复
              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在考试之初,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想提高一下自己。后来发现,检验是否提高了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看能否通过考试,没有压力的复习成效不大。对我而言,认真学习取得证书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给女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她从小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二是觉得在税务局工作,终究是凭业务吃饭的,不愿意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其实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是我觉得人有时候应该坚定自己对的选择。
              2、考试要趁早。这是我最想对年轻考友们说的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以为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今年不成还有明年,制订的目标从来不去努力,徒留许多遗憾。待到结婚生子,生活骤然紧张忙乱起来,又要抽出时间来应考,搞得自己疲累不堪。我比大多数妈妈级考友幸福,有父母一直帮我带孩子,而且因为单位离父母家很近,我每天下班都可以陪一会儿女儿。可是,看到忙碌的父母,不知不觉长大的女儿,我仍是心存愧疚。以我的经验,上班族合理安排,在3-4年的时间内通过注会和注税考试应该不是难事。


              7楼2013-12-06 23:50
              回复
                关于证书和学历的作用: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当你在申请一些高端职位上,其实证书不仅是一张纸,而是说明你很好掌握了财务类的相关知识。总有一些人抱怨证书或学历无用,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你从事非财务相关工作或者你刚毕业,那么这些证书一开始肯定收效甚微,只是一个敲门砖,但是当你的财税领域的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的时候那么这些证书才真正的能发挥其作用。我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去事务所那时候CPA已经过了4科,中级也过了,国内所第一年每月收入才1000多,我也挺过来了。因此还是那句话开始时需要耐得住寂寞。
                对于这个行业是否有必要考很多证书的问题我是这样看待,考证书是强迫你补充行业内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一举两得。但是这些证书必须是你本专业的相关证书,或者说和你所在单位的业务性质相关,对你今后的职业发展能用得上才好。比如你去投行或证券,会计人可以再考司法;如果你在一个建筑类单位,你可以考造价;如果你在评估类的中介,你可以考房估、土估等,你在外资企业的话可以再考一些国外的资格,总之就是必须选择那些对你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不要为考试而考试。需要,报名了当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准备了3个月,77.5分顺利Pass。


                8楼2013-12-06 23:51
                回复
                  2025-07-27 17:4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通过注会考试,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例如有一次,公司领导让我就一个拟新建的工业项目,写一份商业计划书。我当时恰逢学习公司战略,所以顺手就把SWOT分析用上了,领导看后评价很高。
                  我现在负责的绩效考核工作,使我对整个公司的运营了然于胸,使我明白公司面临的外在压力和变化,内在矛盾和症结,适时的提出一些建议,供公司领导参考。通过注会考试,使自己分析问题时,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的更远,更准,并很容易抓住关键问题之所在。
                  通过注会考试之后,不管你是在事务所还是在企业,不管你是从事与财务有关的工作,还是做企业管理,只要你用心,积极投入,都会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9楼2013-12-06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