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酱与友人吧 关注:55贴子:4,949

真相帝,不看悔三年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强势镇楼


IP属地:北京1楼2013-12-06 21:14回复


    IP属地:北京2楼2013-12-06 21:1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06 21:18
      收起回复
        诸位,你还在为语文课本所骗吗?
        你还在为《最后一课》的高涨爱国情怀倾倒吗?
        你还在为小弗朗茨黯然神伤吗?
        如果你还在如此,那么
        去他哥的吧


        IP属地:北京4楼2013-12-06 21:18
        回复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个著名的场景,造就了中国一代代都德的中学生崇拜者。笔者也曾经被深深感动过。不过,现在越来越感到被愚弄,而且觉得自己也愚弄了学生多年。笔者现在对它的判断是:这是用谎言编织出来的爱国主义。


          IP属地:北京5楼2013-12-06 21:19
          回复
            首先,阿尔萨斯天生属于法国吗?
              最初在阿尔萨斯建国的是阿勒曼尼人。而阿勒曼尼人是属于什么民族呢?如假包换的日耳曼人!阿勒曼尼最初是由几个日耳曼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公元5世纪末,扩张到阿尔萨斯和瑞士北部,使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德语”一词就是由“阿勒曼尼”这个词语派生出来的)。公元496年,阿勒曼尼人被克洛维征服,并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17世纪以前,此地一直是神圣罗马同盟德意志诸邦的一个部分。直到1648年,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国。1918年,又划归法国。


            IP属地:北京6楼2013-12-06 21:20
            回复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4页指出——
                “法国大革命中阿尔萨斯在行政上并入法国。阿尔萨斯人仍然将一种称为阿尔萨斯语的德语方言,而法语在上流社会中流行。”
                可见,阿尔萨斯人的母语一直是德语,自古至今,当地学校一直没有停止用德语教学。法语才是后来强加在阿尔萨斯人头上的语言!
                因此,到法国旅行人都可以发现,直到今天,阿尔萨斯地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说法语。阿尔萨斯人平时用德语交往,读书看报和收看电视则都是德法双语。甚至现在阿尔萨斯出产的葡萄酒也是用德语命名的,这在现在的中国市场上也可以买得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指出:“日耳曼方言仍为当地通用口语,学校里既教法语也教德语。”由此可见,当年的普鲁士完全没有必要剥夺阿尔萨斯人说法语的权力——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说法语。想想看,1918年到今天都90年了,阿尔萨斯老人都不说法语,难道他们的祖宗韩麦尔、郝叟老头儿、小弗朗士会为ba,be, bi, bo, bu忧伤得死去活来?答案只有一个:作为德语区和日耳曼民族世居的阿尔萨斯,对法国语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深厚感情,因为他们的日耳曼血统不允许他们认同法兰西文化。把日耳曼民族世代居住的阿尔萨斯割让给普鲁士,让日耳曼人堂堂正正说德语,就算不是求之不得,但也不至于像小弗朗士那样痛心疾首吧。


              IP属地:北京7楼2013-12-06 21:21
              回复
                更有意思的事情还在后头。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
                  “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
                  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动才停歇。
                 ——以上资料来自于法德两国之外的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应该是具有权威的。由此可见,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描述有多离谱。
                  正是因为阿尔萨斯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法国人,所以,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积极招募阿尔萨斯人加入军队。而这批军队总是被派去镇压法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因为历史的纠葛导致阿尔萨斯人最恨法国人。法国城镇加拉尼大屠杀的实施者就是以阿尔萨斯和洛林人为主的党卫军第二师。电影《老枪》就反映了这段历史的一个局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尔萨斯人和法国的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后一课》的作者有不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的嫌疑。
                  ——阿尔封斯·都德。I 服了 YOU!


                IP属地:北京8楼2013-12-06 21:22
                回复
                  对于都德的所谓“爱国主义”,笔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不能以“爱国”为理由胡编滥造,其结果不但“爱”没有变得神圣,反而成为粗野的喧嚣。法国哲学家,君主立宪学说的创立者卢梭曾经引用英国辞书编纂家约翰逊的一句话:“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因此,对于这样的变了味道的“爱国主义”,必须值得高度警惕。这种情绪,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将许多国家拖入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道路。他的这篇“大作”,失真的程度和杨朔的《荔枝蜜》类似,早晚会成为教科书中的笑柄。
                    流亡法国的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在日记里对都德有以下评价:他是我们中间最低能的一个。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IP属地:北京10楼2013-12-06 21:22
                  回复
                    最后的最后,如果以上的长篇大论你看不下去的话,来听听委员长的结后小评吧
                    首先,我们要尊重历史,天朝中学历史课本误人子弟也就算了,某些历史老师歪曲历史我也认了,但作为国文教育的根本,编者选择此篇文章,是否认真研究过那段历史呢,不要认为是一篇文笔高超,情感强烈的文章就盲目选择吧,起码你在文后也要注明吧,可我什么都没看到,若不是强烈的历史感促使我重新看了看那段历史,依旧会被蒙在鼓里。
                    现在,我想说,法国人,跟人家日耳曼做了那么长时间的邻居,自己不思进取,一次普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被人家围了两次首都,割了一些地,甚至被差点亡了一次国,到最后却只有这虚无缥缈的爱国情操支持着国民大众,就是现在,尽管身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但身在世界的影响力却只是二流……说不下去了,什么狗屁玩意


                    IP属地:北京11楼2013-12-06 21:33
                    回复

                      @freeDotA新手 @深巷少年薄荷凉 @南瓜爱茹凉 @@方块小先生 @ALD913B


                      IP属地:北京12楼2013-12-06 21:40
                      收起回复
                        我是来送经验的喔楼主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3-12-06 21:45
                        收起回复
                          屌炸天啊。。。。。。。 书记。。 明天出来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06 21:54
                          收起回复
                            国际那些破事


                            16楼2013-12-06 22:04
                            收起回复
                              呵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2-06 22: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