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以我省确定的绿色建筑发展技术路线和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为标准,以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为重点,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全市新建建筑中的比重。从2014年1月1日起,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累计建成绿色建筑15万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底,绿色建筑占全市新建建筑比重力争达到30%以上,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我省同期水平,公共建筑全面实行能耗定额管理。
大力实施城市降温行动。
1.编制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生态的主要目标和技术指标落实到各层次法定城乡规划,以科学规划统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市建设局、城建局、发展和改革局、经信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负责部门,下同)
2.按照城市热岛效应改造相关技术指引,通过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实现城市整体降温,开展对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监测和评估分析,编制城市热岛改造计划,推进旧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3年内选取1—2个热岛效应明显的社区开展降温改造,有效降低各类建筑的使用能耗。开展低碳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市场手段逐步推动新建社区达到绿色低碳标准要求。(市建设局、城建局、发展和改革局、经信局、环保局、气象局)
3.组织开展城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调研,严格落实对城市自然地貌和水系的保护,以低冲击开发的原则指导城市发展建设,保持城市自然通风廊道和排涝系统通畅。(市建设局、城建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务局、气象局)
4.打造绿道网络,着力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市城建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5.通过构建由区域绿地、风景名胜区、城乡公园、河湖湿地等构成的生态板块,以及由河道走廊、绿道等构成的生态廊道,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的绿地生态网络。(市城建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务局、林业局)
6.严格落实城市建筑密度、屋顶绿化面积比例、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清洁能源利用率等指标要求,开展城市大广场、硬铺装和大面积玻璃幕墙改造,实施城市立体(屋顶、墙面、阳台)绿化工程,在市区开展立体绿化城市试点工作。(市城建局、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局、经信局、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