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国产动画的泪
在这个多事之秋。《喜羊羊》和《熊出没》终于以别样姿态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他们因暴力倾向和讲脏话被新闻联播点名批评了。这憋了一肚子苦水不算,还得低头认错,出钱改正,面子里子全无。空间上,跨到常州,一位在动漫一线奋斗了多年的老同志老余,自己走上了奈何桥,讨了一碗孟婆汤,我想现在的他应该已经忘了动漫给他带来的痛苦,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部未完的作品和无人照管的员工。再回到北京,看似喜大普奔的“限娱令“公告天下。台面上,电视台必须在黄金时段播放动画片了,但而实际上,不愿在黄金时段遭罪的漫迷正在被迫迁移互联网,完成这次大迁徙组织工作的,正是那一纸令。很可惜!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件和运动背后,动漫产业本身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在中国,动画结合漫画后所生下的这个畸形胎儿“动漫”,更多扮演着被吐糟、被遗弃的角色。作为难兄难弟的中国足球,曾在背上了顶级骂名后,猛然一回首发现:靠,原来还有一个哥们儿再给我垫背啊。顿时万般泪下。
调侃归调侃,回头是现实。早在2010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超过200部,22万分钟,一举超越日本成为动漫制造的“一哥”;2012年,各类大型动漫展览超过150个,参展国家超过50个,参展企业超过500家,参观人数超过300万,展会举办频率之密集,人数之众多,没有一个国家可望其项背。但就在这样高大全的民族氛围里,中国动漫对全球的贡献不足美、日的零头的零头的……这样的反差,直让人问,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节奏?这么样的发展还会延续多久?!
对于我个人,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有一个梦想,梦想中国诞生自己的米老鼠,诞生自己Kitty猫,诞生自己的钢铁侠。而现在,这个梦想非常非常遥远。这个遥远的距离不是某个动漫作品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当我把行业里做好的作品放在你面前,你却没有任何感觉。这个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对于国产动漫没了感觉,而是明明有感觉,却发现与期望离得太远,于是把这种感觉放在了心里……没错,诗来自泰戈尔,写照出的是我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