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这段舞蹈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他?流畅的舞步、默契的配合以及灿烂的笑容似乎都不属于一个在黑暗中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人。
他曾经是她班上的学生。当时他陷入永久的黑暗已经差不多三四年了,而她却总是想方设法得利用他的残疾难为他甚至侮辱他。她不知道的是,因为她,他的心理状态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同样她也不知道,即使是她班上那些健全的学生,也一样对她恨之入骨。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只是把教学作为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她并不真正热爱她的学生。因此才会对那些残疾学生百般刁难。事实上,即使是现在,她也依然觉得残疾人低人一等,认为他们是不会有出息的。因此不难想象,当她得知当初被她故意与其他学生分开从而无法得到协助的那位盲生如今已经是世界顶级男高音时的惊讶与愕然。
就在她看到这次舞蹈表演后的第二天,她和小孙女儿一起上街。突然间,孩子不知因为什么而兴奋起来,飞奔了出去。她担心小孙女儿的安全,加快脚步追了上去,不料却与迎面而来的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差点摔倒在地。
那人迅速扶住她,连连道歉。是一个非常温暖、明亮的男高音。这声音对她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而陌生。然后她注意到,他竟然一直闭着双眼。偶尔睁眼的一瞬间,浑浊的玻璃体,完全不同的眼睑线条,着实吓得她差点尖叫出来。
当她激动地叫出他的名字时,她的小孙女儿正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笑个不停。她告诉奶奶,她们撞见国宝级人物了。不用说,正是当年她班上的那位盲人学生。
虽然已经是世界级的歌唱家,可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昨天现场直播结束后,今天他只想和妻子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下午就会出发回家。
四人找了一家咖啡馆坐下。他照例要了Espresso。浓郁的咖啡香使得周围瞬间充满了温馨的味道。
从这次舞蹈表演开始,他和老师聊到了他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也聊到了当年他转学之后的生活状态。现在她才知道,身为盲人的他居然是比萨大学的法学博士。期间他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他也聊到了98年第一次主演歌剧的台前幕后。那次当他决定接演《艺术家的生涯》时,评论界并不看好。没有人认为他能拿下全剧。他们无法想象,他如何与指挥乐队配合,如何与搭档形成默契,如何才能保证所有的台步都正确无误。然而,凭借敏锐的听觉和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无数次反复的排练走台,最终他顺利地演完了全剧,而且表现可圈可点。
她这时才意识到,这次的舞蹈表演他一定比别人付出了更多。当初他选择普通学校,同样也是为了能证明自己。他需要平等,这没错。她也一度希望他能和其他学生一样。但她却有意忽略他残疾的事实。她忽略了他需要帮助,而且还口无遮拦,这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他们聊了很久,什么都谈到了。但他唯独没有提到他的眼睛。有好几次,老师曾想引出这个话题,但都被他巧妙得绕了过去。她问他:“看不见这个世界,你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呢?”他意味深长地答道:“心里有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会变得空洞。”一旁的小孙女儿童言无忌:“叔叔有两双眼睛呢!”没错,他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当他演唱时心中一定是有画面的。她瞬间醒悟:他有一双常人很难拥有的心眼啊。
走出咖啡馆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知道,这样的见面也许就这么一次,他必须有点表示。他略带遗憾地跟老师说,因为最新的专辑没带在身上,只能临时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她了。
老师正疑惑,他的妻子已经把纸笔交到了他手上。他让她转过身去,把纸按在了她的背上,慢慢摸索着,寻找着落笔点,而后一气呵成完成签名。而他的老师则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这完全不像是一个盲人的举动啊。
老师好奇了,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对她来说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他说确实很困难。他一开始也尝试过自己写,但因为看不见,经常字母都是不成形的。接连不断的失败甚至已经让他失去了耐心,但妻子一直在不断地鼓励他。她开始手把手带着他写,而他则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尝试记住手的运动轨迹。无数次的练习和应用最终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换句话说,签名的动作已经成为下意识了,让他在找准落笔点的前提下可以独立完成。
他用这一幕告诉老师,在他的字典里就不存在“不可能”这个词;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宣告了他和健全人没什么两样;他不止一次地用他的歌声证明了即使是在黑暗中,他依然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看着纸上的字迹,小姑娘感动得流泪了。她轻声哼唱起一首经典的意大利民谣。漂亮的音色,精确的音准让他心头一震,于是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歌唱。歌曲最后,他摸索着一把抱起了她。而他的老师,此时也已是泪盈眼眶。因为直到现在她才真正懂得了“平等”的含义。
他曾经是她班上的学生。当时他陷入永久的黑暗已经差不多三四年了,而她却总是想方设法得利用他的残疾难为他甚至侮辱他。她不知道的是,因为她,他的心理状态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同样她也不知道,即使是她班上那些健全的学生,也一样对她恨之入骨。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只是把教学作为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她并不真正热爱她的学生。因此才会对那些残疾学生百般刁难。事实上,即使是现在,她也依然觉得残疾人低人一等,认为他们是不会有出息的。因此不难想象,当她得知当初被她故意与其他学生分开从而无法得到协助的那位盲生如今已经是世界顶级男高音时的惊讶与愕然。
就在她看到这次舞蹈表演后的第二天,她和小孙女儿一起上街。突然间,孩子不知因为什么而兴奋起来,飞奔了出去。她担心小孙女儿的安全,加快脚步追了上去,不料却与迎面而来的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差点摔倒在地。
那人迅速扶住她,连连道歉。是一个非常温暖、明亮的男高音。这声音对她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而陌生。然后她注意到,他竟然一直闭着双眼。偶尔睁眼的一瞬间,浑浊的玻璃体,完全不同的眼睑线条,着实吓得她差点尖叫出来。
当她激动地叫出他的名字时,她的小孙女儿正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笑个不停。她告诉奶奶,她们撞见国宝级人物了。不用说,正是当年她班上的那位盲人学生。
虽然已经是世界级的歌唱家,可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昨天现场直播结束后,今天他只想和妻子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下午就会出发回家。
四人找了一家咖啡馆坐下。他照例要了Espresso。浓郁的咖啡香使得周围瞬间充满了温馨的味道。
从这次舞蹈表演开始,他和老师聊到了他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也聊到了当年他转学之后的生活状态。现在她才知道,身为盲人的他居然是比萨大学的法学博士。期间他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他也聊到了98年第一次主演歌剧的台前幕后。那次当他决定接演《艺术家的生涯》时,评论界并不看好。没有人认为他能拿下全剧。他们无法想象,他如何与指挥乐队配合,如何与搭档形成默契,如何才能保证所有的台步都正确无误。然而,凭借敏锐的听觉和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无数次反复的排练走台,最终他顺利地演完了全剧,而且表现可圈可点。
她这时才意识到,这次的舞蹈表演他一定比别人付出了更多。当初他选择普通学校,同样也是为了能证明自己。他需要平等,这没错。她也一度希望他能和其他学生一样。但她却有意忽略他残疾的事实。她忽略了他需要帮助,而且还口无遮拦,这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他们聊了很久,什么都谈到了。但他唯独没有提到他的眼睛。有好几次,老师曾想引出这个话题,但都被他巧妙得绕了过去。她问他:“看不见这个世界,你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呢?”他意味深长地答道:“心里有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会变得空洞。”一旁的小孙女儿童言无忌:“叔叔有两双眼睛呢!”没错,他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当他演唱时心中一定是有画面的。她瞬间醒悟:他有一双常人很难拥有的心眼啊。
走出咖啡馆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知道,这样的见面也许就这么一次,他必须有点表示。他略带遗憾地跟老师说,因为最新的专辑没带在身上,只能临时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她了。
老师正疑惑,他的妻子已经把纸笔交到了他手上。他让她转过身去,把纸按在了她的背上,慢慢摸索着,寻找着落笔点,而后一气呵成完成签名。而他的老师则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这完全不像是一个盲人的举动啊。
老师好奇了,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对她来说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他说确实很困难。他一开始也尝试过自己写,但因为看不见,经常字母都是不成形的。接连不断的失败甚至已经让他失去了耐心,但妻子一直在不断地鼓励他。她开始手把手带着他写,而他则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尝试记住手的运动轨迹。无数次的练习和应用最终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换句话说,签名的动作已经成为下意识了,让他在找准落笔点的前提下可以独立完成。
他用这一幕告诉老师,在他的字典里就不存在“不可能”这个词;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宣告了他和健全人没什么两样;他不止一次地用他的歌声证明了即使是在黑暗中,他依然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看着纸上的字迹,小姑娘感动得流泪了。她轻声哼唱起一首经典的意大利民谣。漂亮的音色,精确的音准让他心头一震,于是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歌唱。歌曲最后,他摸索着一把抱起了她。而他的老师,此时也已是泪盈眼眶。因为直到现在她才真正懂得了“平等”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