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听风听声音吧 关注:1贴子:47
  • 6回复贴,共1

【老电影的那些人与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11-24 17:38回复
    宝岛玉女张美瑶
    经历:张美瑶(1941年-2012年),原名张富美,台湾南投县人,资深电影演员,其前夫柯俊雄亦是电影演员。1970年与演员柯俊雄结婚后息影,2002年复出。曾主演国语片《吴凤》,《生死关头》,《风尘三侠》,《西太后与珍妃》,《情人的眼泪》与《再见阿郎》等。2012年4月1日,张美瑶已于台北过世,其家人于4月11日在台北举行家祭。



    2楼2013-11-24 18:00
    回复
      汪玲
      江苏吴县人。五岁月时随父母赴港。曾就读于天主教学校,后加入南国实验剧团,1964年毕业,后赴台加入国联成为基本演员,1964年底保送入日本东京艺术专科学校深造半年,1965年回来后主演《菟丝花》等片。国联后在台港拍片,后息影。主要作品《几度夕阳红》1966、《少妇宝典》1968、《爱你恨你》1975等。汪玲是一位外形秀丽,兼具东西方之美的明星。她来自大陆江苏苏州,苏州自古多美女。五岁月时汪玲就随父母赴港。曾就读于天主教学校,后加入南国实验剧团。必须得提一下南国实验剧团,1961年邵氏开办南国实验剧团,顾文宗出任邵氏南国实验剧团团长,悉心管理剧团开设的演员训练班,栽培了李菁、岳华、罗烈、潘迎紫、郑佩佩、午马、狄龙等众多人才。其实就是现在的TVB艺员培训班的前世。
      个人作品主要电影作品1965年回来后主演《菟丝花》等片。国联后在台港拍片,后息影。主要作品《几度夕阳红》1966、《少妇宝典》1968、《爱你恨你》1975等。


      10楼2013-11-24 18:51
      回复
        宗华和凌云:这2位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两个邵氏武侠明星,两人属于那种全然不会武术的武侠明星,宗华好歹还演过一些其他的角色,演技上也算不错,凌云就比较完蛋,无论演什么都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故意装酷的样子。宗华的《流星蝴蝶剑》、《小杂种》我还算喜欢,就算喜欢也是沾了楚原的光,要说凌云,就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作品了。这两个人在70年代后期先后去了台湾发展,宗华后来当了电视制作人,头10来年刘晓庆阿姨主演的《风华绝代》就是宗华做的监制。至于凌云,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陈鸿烈:邵氏南国演员训练班出身,成名作是《大醉侠》中的反派和《断魂谷》的男主角,60年代末就去台湾发展,演坏蛋是一绝,小眼睛一眨么,就透着一副坏样。曾经和台湾头号女星潘迎紫是两口子,后来离婚了。90年代以后,随着年纪增长,样貌不是那么恶了,偶尔也改邪归正一下,最近5、6年,总能在TVB的电视剧里看到他。
        刘永:我一直没觉得他是个武侠明星,倒觉得他在李翰祥的几部乾隆皇系列片的乾隆皇帝的形象塑造的不错,估计郑少秋的《戏说乾隆》都从李导演的这个乾隆系列里偷了不少料。说到刘永演的武侠片,印象深的也就是《锦衣卫》里的大太监了,后来徐克《龙门客栈》里甄子丹演的曹少钦的形象都是照着《锦衣卫》里刘永那样子打扮的。至于刘永演的两部《陆小凤》,居然前后形象不一致,一个留了胡子,一个没留,谁见过古龙的写陆小凤的小说里的陆小凤没了胡子么?实在是不如后来刘松仁在电视剧里的样子好。
        小侯:本名侯耀中,刘家班成员,身手非常灵活,但是受形象的限制,演的主角只有《疯猴》、《霹雳十杰》等少数几个。80年代中期转入幕后专门做动作指导。
        张家班后期弟子:罗莽、鹿峰、江生、孙建、郭追、程天赐,要说张大导的弟子,就好比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他后期在台湾带到香港的这几位,要形象没形象,要演技没演技,也就凭着在戏班子和杂技团的那两下子,翻翻跟头什么的。罗莽还有点武术的底子,现在也不过是留在TVB,在电视剧里演个山贼之类的角色。这几个人里,郭追算混的最好的一个,现在也是国际知名的动作指导,在几个米国大片里做了武术指导。剩下几个里,鹿峰獐头鼠目一脸奸样;江生整个一个小白脸,生了一嘴碎芝麻牙,程天赐算长相比较标准没什么涉及到影响市容问题的一个,演的《霹雳情》还在国内放过。张彻带着这6个人里的前面5个拍的《五毒》和《残缺》算是这几个人最好的片子了,再就是集合了包括这6个人的张家班几乎全体弟子出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了,偶10来年前还看过一部张大导捧程天赐做主角的《九子天魔》,那简直不是一般的恶心啊!
        其实,看了N多邵氏武侠片之后,就会发现,里面担任武打角色的演员都似曾相识,除了上面说的几十个,还有很多人也都是熟面孔,王钟和王青兄弟、陈星、郑雷、王龙威、江岛、唐炎灿、韦白和冯克安等,都经常在邵氏和非邵氏的武侠片里出现,王钟后来改行做了导演;王青在80年代开始走性格演员路线,和郑则士合演的警匪喜剧《friend过打band》曾经是80年代香港某年的卖座片,现在在TBV做艺员;陈星在邵氏时期没演过主角,离开之后倒大红大紫过一阵,和洪金宝合演的《三德和尚和舂米六》首开谐趣功夫片之先河,他于1977年剃光头主演的《少林达摩祖师》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巨星,曾经有过“东方查尔斯布朗森”之称,后来去台湾发展,90年代初,他在狄威导演的《杀入地狱》中扮演阎王一角后就从影坛消失了;郑雷也是张家班首代弟子,曾经和王羽、罗烈一起主演过《边城三侠》,由于个子太矮小,受形象局限,总是演配角,80年代加入亚视成为性格演员,在电视剧《大侠霍元甲》里饰演的赵倩男之父和《陈真》中的佐藤霸川给国内观众的印象很深刻;王龙威在邵氏期间,曾在多部刘家良作品中扮演反派,功夫比较扎实,在《武馆》里最后和刘家辉在窄巷切磋武功一段已经成为功夫片经典决斗段落;江岛来自台湾,一看长相就不象好人,他也没演过好人,他在邵氏做龙虎武师期间,被张彻看重,在《哪吒》中扮演反一号东海龙王,从而成为70年代知名的动作演员,在邵氏《哪吒》的DVD里有一段他的访谈,他谈起张彻对他的栽培时依然是满怀感激之情,在这段花絮里,快60的他耍起大刀依然虎虎生风;唐炎灿70年代中期加入张家班,在张彻多部作品中担任重要配角,比较出彩的一个是《少林寺》里在藏经阁中踩着尖石柱练轻功的俗家弟子,80年代初期改投成家班做武术指导,90年代去了新加坡发展;韦白是和张彻的四代弟子一起被挖掘出来的动作明星,主演过张彻的《五毒》和吴宇森《豪侠》以及成龙的《师弟出马》等经典,形象不错,可是没红起来,后来就不知所踪了;冯克安出身演艺世家,其父冯峰是五十年代粤语片名演员,后来因中风破相而改演配角,《师弟出马》中的歪嘴师爷就是冯峰,其妹冯宝宝更是从50年代做童星开始一直红到90年代的大明星,冯克安开始也是在邵氏做龙虎武师,在张彻作品《哪吒》里扮演被剥皮抽筋的龙王三太子,并在无数功夫片里做武术指导和扮演反派,80年代加入成家班做武术指导,后来还做过导演,最近还在《功夫》里扮演了天残,是属于有真功夫的多面手。


        18楼2013-11-30 22:58
        回复
          1、林黛 上世纪50年代最红女明星
            林黛父亲是程思远,被当红小生严峻发掘捧出。有着辉煌的四届亚洲影后的事业。
            2、李丽华
            上世纪50年代香港基本上是林黛和李丽华的天下,两人争斗十分激烈。地位不相伯仲。
            林黛补充一下,在1964年,生下儿子才15个月时便自杀身亡了。
          而李直到1983年才正式息影。
            3、凌波
            1963年李翰祥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起用新人凌波反串梁山伯。,在邵氏大换血时,凌波几乎成了大部分古装电影的:男一号“
          4、乐蒂
            1958年加盟邵氏,赢得古典美人称号,曾凭《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第二届金马奖影后。
            可惜1968年31岁的乐蒂服用过量安眠药,长眠不醒。
            5、何莉莉
          这是邵氏历史上最罕见美貌的女明星。
            10多岁加入邵氏,是邵氏最完美的女明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红。
          之后风光大嫁
            6、李箐
            比何莉莉大4岁,容貌不算最美,但镜头前颇具光芒。
            1983年淡出影坛。
          她的图片很难找
            只找到她的电影《鱼美人》海报
            7、萧芳芳
            邵氏七公主之一,当年最红的七个少女明星之一。
            被称为香港的:奥黛丽。赫本”
          现在的小朋友最早见过的大概也是她在方世玉里演妈妈的扮相了。
            8、陈宝珠
            也是七公主之一,当年七公主中风头最盛的当属她和萧芳芳了。
            现在也老了,
            9、汪明荃
            1971年加入TVB,是这个帝国的第一代功臣。堪称“铁打花旦”
            10、李司棋
            当时能与汪明荃抗衡的花旦只有李司棋了,杂志封面最多的就是这两人,但两人从未正式合作过。
            李司棋未满18岁便夺得“香港公主”选美冠军。
            


          19楼2013-11-30 23:03
          回复
              11、方逸华
              说到邵氏当然要提到她
              1952年18岁的方逸华在新加坡新生夜总会驻唱,认识了夜总会老板邵逸夫。后一直跟随邵身边,有传闻说方逸华曾以“平妻”的名义和邵逸夫注册,更甚者传闻说她以“妾侍”的身份与邵逸夫注册。不管怎样,谁都是规矩的叫她“方小姐”
              方逸华的确是能干的女强人,1969年正式加入邵氏,领导采购部,渐渐将自己朋党拉入。
              在邵逸夫原配去世10年后,90岁的邵正式迎娶63岁的方逸华。
              2000年方逸华担任TVB副主席,2007年又兼任总经理,完全控制大权。
              12、关菊英
              关菊英生于小康之家,没吃过苦,十多岁在夜总会唱歌,纯粹为兴趣。不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如她24岁结婚,两年后离婚
            早年移民加拿大后,关菊英已十多年没工作,现在签了无线做艺员,再踏足娱乐圈,仍需时间磨练
            目前最红的溏心风暴里和李司棋飙戏,出演阴险的小妈。
              13、曹众
              按理说她还年轻,算不上老美人,也算不上美女,但是基于她与邵逸夫传出绯闻最甚,在这里列上一席。原是TVB三线演员,但颇为能干,在主持方面步步上位。
            现在活跃与央视的各大晚会中,是香港方面主持人的代表。
              15、郑佩佩
              邵氏的“武侠皇后”
            学芭蕾舞出身。1960年来到香港,1963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为第二期毕业生,毕业后加入邵氏公司。
            其从影首作是《宝莲灯》(1963),她平生的第一部影片却是反串男角。同年,首度担当文艺片《情人石》(1963)的主角,郑佩佩从此一举成名,被认为是演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新秀。邵氏有意强调郑佩佩的青春天真邻家女孩的气质,在演出《大醉侠》前本来要参加一个选美,但出演胡金铨的这部影片改变了她的演艺之路。
            她在邵氏共拍过二十多部影片,大部分均是武侠片,其中著名的有《大醉侠》(1966)、《金燕子》(1968)、《玉罗刹》(1968)等。由于她对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蹈有相当的造诣,因此演起武侠片来,身手敏捷,姿势美妙,1969年更被报界选为“武侠影后”。
            1971年完成《钟馗娘子》后退出影坛,结婚生子。1978年与丈夫离婚。1992年她返港继续发展其演艺事业,近年来,主力在中国内地拍摄电视剧。2001年演出李安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一角,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项以及角逐奥斯卡金像奖,为她的事业再创高峰。
              16、胡燕妮
              胡燕妮17岁签约邵氏,1966年凭《何日君再来》成为邵氏首席女星。1969年,胡燕妮与康威结婚后,继续推出代表作《喷火美人鱼》和《新不了情》。由吴家骧导演的《喷火美人鱼》是当年罕见的青春惊悚片,讲述三对男女与敌友难分的性感女郎共处孤岛的故事,胡燕妮在片中身着比基尼泳装的造型成熟性感。至于《新不了情》,虽是重拍林黛、关山的经典名片,但导演潘垒却将时代背景从抗战时期改为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影片在第八届台湾金马奖夺得优等剧情片奖。
              17、黄杏秀:古装第一美女
               黄杏秀,人称秀姑。出身于TVB第四期艺员培训班,毕业后拍摄《红楼春上春》、《小妇人》、《狂潮》、《风云》等,以《绝代双骄》中铁心兰一角最受好评。与黄元申多次搭档很受欢迎,一度被捧为荧屏情侣,合作剧集有《陆小凤》、《小李飞刀》、《绝代双骄》、《乱世儿女》、《龙仇凤血》等。80年代参演时装剧《龙虎双霸天》、《威水世家》。武侠代表作有《天龙八部》和《十三妹》,其饰演的聪慧善良的阿朱、调皮可爱的钟灵、侠骨柔情的何玉凤尤被观众喜爱。黄杏秀在80年代也曾为ATV和台湾电视台拍剧,如《阮玲玉》、《江湖夜雨十年灯》等。
               早在70年代黄杏秀已同陈百祥拍拖,80年代末彻底退出娱乐圈,至今仍与陈百祥享受二人世界。
              18、郑裕玲:金牌司仪
               郑裕玲,出身于1975年CTV(佳艺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成为CTV艺员。出演过徐克导演的《金刀情侠》、《名留青史》等影片。随着1978年CTV的倒闭,郑裕玲加入TVB,做主持及拍摄剧集。在《网中人》、《亲情》、《火凤凰》、《鳄鱼潭》等剧中均与周润发合作,成为荧屏情侣。也曾主演古装剧《仙鹤神针》、《钟无艳》、《吕四娘》、《倚天屠龙记》等。郑裕玲擅长饰演率直干练的白领丽人,颇具代表性的两部感人时装剧《流氓大亨》、《生命之旅》均与万梓良合作。其他时装剧还有《星尘》、《荆途》、《警花出更》、《执法夫妻》、《吾妻十三点》等。
              19、井莉
              山东济南人台湾金陵高中就学时曾获台北市美术比赛冠军1966年赴香港签约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部作品为《船》1969年荣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演员特别奖
              早期以文艺片为主自演出楚原导演古龙名著《流星蝴喋剑》后则以扮演江湖红粉佳人为主1980年外借独立制片公司
              20、潘迎紫
              原籍苏州,香港长大。1965年的香港南国演员训练班毕业后的成为邵氏公司的基本演员的能歌善舞的曾应邀到泰国泰王御前表演歌舞的的拍了不少歌舞片的如《欢乐青春》、《心花朵朵开》等的也拍了不少武侠片的如《大醉侠》、《江湖三女侠》、《绝代双骄》等的离开邵氏公司后的的的台湾拍了不少古装武侠片和警探片


            20楼2013-11-30 23:03
            回复
              老上海30年代的八大影星

              后排左起:叶秋心 黎明辉 胡蝶 阮玲玉 徐来 前排左起:袁美云 陈燕燕 王人美


              23楼2013-12-07 0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