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妃子吧 关注:31贴子:2,587
  • 3回复贴,共1

【扇底生风】关于萧红和那部电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类度娘。


1楼2013-11-24 01:33回复

    我是今晚看了电影之后有了奇怪的感觉——也许是近距离观察每一个作家后都会产生的那种想要毁灭一切的感觉。
    ——奇怪的感觉,既不是从前在某个姑娘的情感世界里刻画出的感觉,也不是接触了许许多多民国女作家后产生的作家与女子集合物的错乱感。
    荧幕上的大雪、洪水,那条熟悉的街道,叼着烟袋的姑娘,沉重得仿佛脱离世界的棉袄,都勾起许多关于家乡的触动,或许连我自己都误会了,除了可以把“粗线条”“荒蛮”“犷野“之类的词换成”直率“和”倔强“以外,另有一个可以解释只有呼兰才有萧红,萧红只有在呼兰的更切近的原因,是因为离开那里才有了冷眼旁观然后洗涤过滤的过程吧,我又在尝试着解读一片神奇的土地赋予文学的个性了,或许渺茫说不真切,那也就由它去了。
    记忆中清清楚楚地浮现出那些冬天,北方所有的民性和文学个性大概都来自冬天。
    阴惨的天幕和大雪,代表着岑寂代表着睡眠代表着死亡,因而它只能产生三种个性。一种是冷的,美的,静的,一种是麻木的,笨拙的。闭塞古旧的,还有一种是伴随绝望而来的不顾一切的挣扎,近乎疯魔的狂欢,第一种来自开化了的北方,比如评梅,第二种来自一切忍受苦难的北方人民,第三种则来自一些特殊的为生存奋争着并且不愿意停下来的北方人民,或许恶劣的环境和外域文化的濡染(我大概觉得那是俄罗斯式的残酷的美的忧郁和西方现代派的大喜大悲),赋予了属于东北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作家的奇奇怪怪的人格,萧红就是带着那样的人格混迹扎挣的。
    当然,能成为一个作家,首先意味着他的人格不健全或者他有多重健全的人格反而使他不健全了。作家有自己的个性当然是因为一件不完美的东西有很多种缺口的方式。所以单独观察谁的作品久了,读者都会随着作者疯掉。
    这部电影最令我满意的地方,就是它不是跟着那种现代商业的步调,而是保留着利用最简单的地域文化产生震撼效果的手法,自然我没在考虑电影创作,我或许说的是,它带给了我很真切的绝望的分裂的震撼和快感。
    但是,终于但是了,正如我观影时候不住地调侃,这部电影有着致命的弱点,剧本,又一次是剧本……为什么我无力吐槽……顿时这篇小文就变得2起来了。
    我去过纪念馆,去过呼兰,也略略的看过许多她的作品,当然免不了去看她的生平,我可以告诉自己一件事实有千百种解释的方式,可是不善于解释爱情的我还是觉得那剧本俗到连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都觉得老套、幼稚,甚至……不说了吧……编剧自以为他的复杂给人“贵圈真乱“的效果就足够了,事实上无故地添加人物,以关系的复杂代替心理的微妙,简直充分展现他的无能,也许,我理解成表象化的影视作品有它诠释人性的局限,但是一个惜墨如金的影视剧本却不应该满足并得意于把深邃而有空间的情感变成二维的影像展示,一段段 幼稚至极的书评和人物的脸谱化处理真的让我受够了……当然我要肯定影片的最后一段,还是比前面几段书评好得多的。
    关于萧红的情感经历,我必须说影片误导作用太巨大了,那个作为串联情节的半出戏状态的“小洛“是个虚构的人物,萧红的最后时刻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她死时身边没有人,端木是跑掉的,难道影片就这样老老实实处理萧红的结局有悖艺术创作的虚构性吗?为了这点虚构性而无厘头地虚构,不说了吧,明明可以虚构的地方很多……那么,那封震撼世人的遗书呢?没有了”不甘,不甘“的无声的泣诉,萧红还是萧红吗?难道影片只是展现了一个作为女人的作家而不是一个既是女人又是作家的人吗?居然没有遗书啊!我已经无法理解编剧的审美和创作目的了。
    我对萧红的理解很浅,因为我没有过长时间单独接触她的作品,但是至少有那么几次陷进某个人的作品里体会到变态感的经历,让我多少觉得,电影的遗憾很大,很大。它除了展示她的倔强和特立独行(不过我想作为一部传记性质的作品这两个代表性的特征已经够描画萧红了,虽然展示得有点糟烂),更微妙的东西丝毫没有触及,尤其是作为一个作家的特质(诸如“当作家太苦了“一类的台词简直弱爆了),或许我浅薄得没体会到编剧的深意吧,那么只好留着未来的某天我心血来潮了再去重新体会了。
    于是,这篇小文是第一次看电影《萧红》,感慨系之。
    插句题外话,个人很欣赏小宋佳在这个行业里的姿态。


    2楼2013-11-24 01: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