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种意见认为德军在遭遇盟军和苏军的重型坦克冲击后,坦克发展放弃早期的重视机动兼顾火力和防御方针,转向强调火力和防御力,先后推出虎式坦克、黑豹坦克、虎王坦克,使得装甲师无力像战争初期那样快速突破敌人防线,机动战落于下风,就只好转入战略防御。个人看法,这应该是对装甲战术历史发展的一种误解。诚然,英法重型坦克对于刺激德国推出虎式坦克颇有影响,但是德军虎式坦克几乎都是作为独立重装甲营参战,并不会影响装甲师的行军速度,而装甲师也并没有因为缺编虎式坦克,提升了闪击敌人防线的能力,事实上正相反,配备虎式坦克的大德意志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有更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可以更好地击穿坚强的苏联防线,顶住坦克军的反攻。几个师属虎式坦克连的平均交换比是9:1,位居二战各国装甲部队的首席,而且虎式坦克连的损失平均有20%~30%是撤退中被遗弃或者自毁,战斗损失只有70%~80%,这里面还包括自燃、在维修厂和火车上被俘获这些没有进行战斗的损失。考虑到二战时期发起进攻后每天只有几十公里的平均行军速度,不能认为虎式坦克速度太慢跟不上主力,无法突破防线,坦克机动能力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同样,即使是进行机动防御作战,虎式坦克连的作战效能也大大高于Ⅲ号与Ⅳ号坦克,哪怕每次只有几辆虎式出战,给盟军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远高于几十辆中型坦克,许多人把加了侧裙的Ⅲ号与Ⅳ号坦克当成虎式坦克,闻风远遁,让德军不战而胜。美军的75mm坦克炮、英军的6磅炮、苏军的76.2mm反坦克炮和坦克炮,都难以奈何虎式坦克,美军的76mm坦克炮使用APCBC弹零距离也打不穿虎式正面,使用数量稀少的HVAP弹才能在1000米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不过虎式坦克也并非全无弱点,侧面和后方装甲比正面少了20mm,且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英军6磅反坦克炮曾经在北非击毁了一辆虎式坦克,但是真正构成威胁的还是英国的17磅炮,使用APDS弹可在1,500米以上的距离击穿虎I的前方装甲,在1944年法国战役中,300辆萤火虫是盟军对抗虎I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