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7,020贴子:90,769
  • 10回复贴,共1

关于意识的一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体会是:我们意识的“觉醒”是“层层”跟进的,即是“后”一个意识能“意识”到前一个意识。
比如:我正在打字,前一个意识集中在打字上;这时同样可以在头脑“升”起另外一个意识去感知整个打字的意识状态。同样也能有另外一个“意识”能意识到:有个“意识”此时正在感知“打字的意识”状态。
我体会:这样的“层层”意识“跟进,理论上可以延续至无限。也许这样的所谓”尽头“便是解脱了。
当我们的意识能够处于一种“观察者”状态的时候,这时我们几乎能够“觉察”出自己的念头情况。此“观察者”能够感知到内心情绪上的变化。比如能感知到喜怒哀乐。这种感知与真正的情绪变化是分离的,这时的感知并不陷于所观察的情绪之中。相当于一个局外的自己“观察”着局内的自己。这个观察者就象是在看一部电影一样。但是此观察者充满了主观、观念、逻辑、记忆等“思想”,它不可避免地会对所观察的事物生成“判断”,一旦判断生成,观察者便“瞬间”“纠结”到所观察之物之中。这种“纠结”似乎就是烦恼的根源。
根据“意识”层层跟进的情况,应该能够有另一层意识感知到以上的“纠结”,也就是意识到那个观察的思想。而能够意识到“那个观察者”的思想的这一层意识背后同样再会有另一层意识。以此类推,当“某一层”意识“接近”于“无思想”“无记忆”“无意识”的状态时,离解脱也许就很“近”了。
我的感悟是:在“解脱”之前,“境界”是有高下之分的,虽然都不究竟,但境界是有所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那个“观察者”是否更“接近”于无分别、无我执的状态。也只有当“观察者”达到了无分别、无我执的状态,观察者才能成为所观之物。
也许我们凡人首先该入手的是面对于自己的“分别之心”,更难面对的是“我执之心”。


IP属地:贵州1楼2013-11-22 12:50回复


    IP属地:贵州2楼2013-11-28 16:11
    回复
      “不同之处就在于那个“观察者”是否更“接近”于无分别、无我执的状态。也只有当“观察者”达到了无分别、无我执的状态,观察者才能成为所观之物。”
      嗯,有意思。如果能把这个认识,体现到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讨论上,至少我愿意参与,呵呵。


      3楼2013-11-28 16:29
      收起回复
        比如观察一朵花。
        我们开始进入观察的时候,首先从记忆库里找出相对应的名相对它进行概念上的的确定,然后在意识里升起的美与丑的判断,等等。如果看的是一朵玫瑰花,我们的意识也许会在第一时间反映出:啊!这朵玫瑰花真美;如果是看到一朵不知名的花,便会肯定它的美之后,想确定它到底属于什么花等关于它的相关概念。
        当观察过程中,意识出现定义、分析、判断等之后,这时的观察活动其实已经结束。显而易见,这样的观察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方式。这种依赖于“记忆库”的观察方式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迅速地对所观之物形成“宏观”上的把握。(写到这里,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的“自我”正是通过这种运作方式,时时刻刻地将自己与周围的所观之物区分开来,以形成一种“持续不断”的“活着”的感受。)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当我们作出判断之后,实际上也就阻断了更进一步了解“所观之物”的可能性。
        所以,当我们的观察无限接近于“无分别”的状态时,也就是无限接近于所观之物的本质。
        关于“无分别”的观察我有些体会,但是对于“无我”的观察体会不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无分别不能等同于无我。而且它们之间也不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如果真的兴趣,请看一看我发的另一篇:浅探“空性”。是用:“runrun1968乐园”发的。
        感觉写得有点乱,不知能否合你意


        IP属地:贵州4楼2013-11-28 21:45
        回复
          润崴:
          ”显而易见,这样的观察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方式。这种依赖于“记忆库”的观察方式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迅速地对所观之物形成“宏观”上的把握。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当我们作出判断之后,实际上也就阻断了更进一步了解“所观之物”的可能性。“
          不错,这种”依赖于‘记忆库’的观察方式“,正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方式(我称为非观察),也是那些观念、知识、信仰等组成”我的“思想因素的获得方式,当形成了这个思想因素的同时,也就有了”我的“和”非我的“这样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必然就会体现出矛盾和冲突。并因此构成了我们的全部生活。
          我觉得能够看到这一点,也就知道如何去观察了,继续讨论这一非观察的”好处“和”缺陷“,就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了。
          另外讨论“无分别”的观察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何不就围绕“观察或非观察”展开讨论呢?
          你的”浅探“空性”“可以沾过来,在这里讨论还方便一些。


          6楼2013-11-28 22:37
          收起回复
            浅探“空性”
            如果以“解脱”为界,是否可把“空性”分为“客观空性”与“主观空性”。
            客观空性:超越二元对立,无分别无执着的境界。
            主观空性:超越无分别,但有执着的境界。
            因“客观空性”非人类二元思维所能思议,故笔者认为我们平常所交流的“空性”实际上都是指“主观空性。
            笔者认为,人类世界由古至今,能达成“客观空性”的人是极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何以故?因为任何世界的构成,都一定有它的本质属性。只有属性相同者才能“聚集”在一起,这便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简单道理。所以,笔者无法想像真能有如此众多的“客观空性”者或示现于宗教或非宗教,各自为正且热闹非凡。既然都是“客观空性”的“执有”者,本质属性相同,哪里还会“我正你邪”地分别个不停呢?无争即是无分别,无辩即是无执着。
            “主观空性”者认为:解脱本无善恶,无善恶自然无分别,无分别自然无生死,无生死自然无因果报应。虽然这种认识看似顺畅、圆满,却忽视了“执念”的问题。“执念”什么?执念达成“客观空性”。
            “主观空性”者通过否定世界的分别性以达成“主观”上的无分别性。是故,“主观空性”者可以将“杀人”与“渡人”混为一谈;可以将众生肉与狗屎混为一谈;可以将“幻相”与“客观空性”混为一谈,可以敢于做一切因果报应的事。“主观空性”的“魔”心,真的相信“杀生”就是“渡生”;也真的能够示现既吃肉同时也吃狗屎;真的也坚信观想中的“幻相”就是“客观空性”。何以故?因为在他们的“主观空性”里是没有善恶分别、因果报应的。
            由于此“主观空性”必须由意识心强烈执念于“无分别”方可维持,以至于为了保有这种“主观空性”的存在,必然需要不间断地以“无分别”的内在、外在方式加以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观空性”者是非常辛苦的一群众生,于内:他们必须“最终”能观想出“客观空性”的“幻相”;于外:他们必须通过一切“非常”的手段将所有“感知与意识”摄伏于“无分别”的我执之上。
            由于“感知与意识”的分别性是构成我们无解脱众生的根本属性!因此要改变此“根本属性”的难度相当于要把一颗参天大树“还原”成一粒种子。何其难?为“解决”此难题,“主观空性”者常常会建立一整套次第严苛、方法极端的体系,以确保无分别“主观空性”的最终达成。该体系的运作完全围绕着如何能够获得“无分别”的“空性”而展开。其核心目的就是培植并维持住“执念”于无分别的“空性”状态。
            又由于此“主观空性”并非“客观空性”,以至于它的“主观存在感”必须经由持续不断地执念于“无分别”方可维系。这集中表现在该体系最核心的“晋级模式”上。这是一种无间断的模式,其目标就是达成最终的“主观空性”。其辅助模式为花样繁杂的各种“仪式”以及繁杂花样的各种“非常规”手段。这种现象常见于各种灵修以及宗教修行的教法、法门等上。
            整个体系的“主观空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种“无分别”的“我”执。换句话说:当“我”执达到“无分别”状态的时候,其内涵就是“主观空性”。既然“主观空性”等于“客观空性”,那当然在体系内最高的归依处便是“主观空性”了,而体系内具备“主观空性”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客观空性”的化身。只可惜:这是一个建立在“主观执念”之上的体系,其最终的结果不是“去除”“我执”,相反地“我执”被无限制地放大了。“我”执无灭,怎么可能不受因果报应呢?
            综上所述,世间的高师大德们如果真的具足了“客观空性”,何以会各立山头创意出如此多的派别来呢?即便其目的在于用“独特”的方法帮助众人,那为何又对教派内如杂草丛生、根基各异的诸多人等视而不见,而采取同样的施教方法呢?手指可以指向明月,而各教各派的做法则是显而易见的“顺着手指可以爬上明月”。
            最后一点:“克”到底是“主观空性”还是“客观空性”,我想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别人“真空还是假空”根本就不关我们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妄想着相信一个“真空”便有可能成为“真空”;相信一个“假空”就注定成为“假空”,这些都是充满分别、执着的主观结论。在真正达成“客观空性”之前,一切分别、执着的所想所为皆为虚幻。
            “克”之于笔者的启发在于:真理无路可寻!足矣也。


            IP属地:贵州7楼2013-11-29 11: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