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芳 老城淹没于水下整整十年了。 奇怪,老城鲜活在眼前时,曾经那样嫌弃他。嫌他太仄,嫌他太短,嫌他太脏,嫌他太乱,嫌他破落。如今他静静地躺在水下,却几度鲜活于我的梦中,醒来,被伤感和惆怅环绕,才发觉内心深处竟然那样怀念他。 居住于老城的时间并不长,细细算来,也不过十年时间,然而却处于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童年时段。偶尔曾经的生活情景会象电影画面一样活跃在眼前,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老城的主街只有一条,不用抽完一支烟的功夫就可以把它走完,它虽然窄而短,然而街上永远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从大转拐、轮船码头到头道桥沟,小商铺、小摊一家挨着一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老城特色的小吃,诸如油炸巴、烤烧饼、炸油条等等,总是受到人们的青睐,那味道永存于记忆中,而且再难寻觅。老城的电影院巷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常年都有炒得又大又饱满的瓜子,用裁剪得一般大小的报纸片儿包了,一角钱一包,凡看电影的人们,总是会买上一包,一边嗑,一边站在电影院的走栏边翘首以待,或许在那个精神也匮乏的年代,能看上一场电影,也算是享受一场精神盛宴。电影散场后,巷子里烤馍馍的小摊儿边就会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人们争先恐后地称二两或半斤,热腾腾香喷喷的烤馍馍,外面的壳烤得又酥又脆,嚼起来喀嚓喀嚓响,里面的瓤却又甜又软又蓬。每逢有机会跟着爸爸去看电影,散场后他也总会去给我称二两馍馍,然后把我架在肩上回到囤船上。那时候我心满意足地骑在爸爸肩上时,觉得他的肩很宽,身材很高大,可多年之后,他的头发胡子都花白的时候,才发觉爸爸并不是印象中的样子了,他的个子没有从前那样高了,背没有从前那样宽那样直了。 老城的屋多是瓦屋和木板房,一间紧挨着一间,就如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间隙,总是相互依赖着生活。天气暖和以后,晚饭时分人们总是喜欢端着碗站在巷子里边吃边聊;院子里哪家有一台电视机,晚饭后人们会毫不客气地涌入那一家围坐在一起,饶有兴趣地看那个年代的特产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侠女十三妹》、《西游记》、《红楼梦》都是永存于人们记忆中的经典。 老城的小巷都是沿着被磨得光溜溜的台阶而上的蜿蜒小巷,老城虽然不大,但小巷却是“纵横交错”,没有人数清过老城到底有多少条小巷,如今存于人们记忆中的只有诸如“马鹿巷”、“鲁家巷”之类的名字了。在我们的童年时光里,即使上学放学可以沿着主街走,却故意要疯跑于各条小巷,似乎是刻意要给小巷留下印迹,把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的欢乐笑声和汗水播洒其中。 老城的树多是黄果树、灯笼树,印象最深的要数广场后山上的丝棉树和零星几棵银杏树。丝棉树是因为它的叶子在枯萎以后,我们会采集后用石头捶打成末,然后拿在手中软绵绵地非常舒服,还可以用它来做“抓籽儿”或“跳房子”的游戏。儿时第一次看见银杏树的叶子时就惊叹于它的长相那么与众不同,无论是颜色或形状,都更象是一个婀娜的女子。 老城的人们多是勤劳善良的人们,那个贫富相当的年代,人们更多有的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虽然物质匮乏,油、肉、布的购买都得凭票计划供应,但却比如今人与人的关系亲密,内心更充实,幸福指数更高。 如今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生活的环境一天一天都在刷新,很多情境只能永存于记忆中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闭上眼,一遍遍再去怀想。
宋 芳 老城淹没于水下整整十年了。 奇怪,老城鲜活在眼前时,曾经那样嫌弃他。嫌他太仄,嫌他太短,嫌他太脏,嫌他太乱,嫌他破落。如今他静静地躺在水下,却几度鲜活于我的梦中,醒来,被伤感和惆怅环绕,才发觉内心深处竟然那样怀念他。 居住于老城的时间并不长,细细算来,也不过十年时间,然而却处于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童年时段。偶尔曾经的生活情景会象电影画面一样活跃在眼前,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老城的主街只有一条,不用抽完一支烟的功夫就可以把它走完,它虽然窄而短,然而街上永远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从大转拐、轮船码头到头道桥沟,小商铺、小摊一家挨着一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老城特色的小吃,诸如油炸巴、烤烧饼、炸油条等等,总是受到人们的青睐,那味道永存于记忆中,而且再难寻觅。老城的电影院巷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常年都有炒得又大又饱满的瓜子,用裁剪得一般大小的报纸片儿包了,一角钱一包,凡看电影的人们,总是会买上一包,一边嗑,一边站在电影院的走栏边翘首以待,或许在那个精神也匮乏的年代,能看上一场电影,也算是享受一场精神盛宴。电影散场后,巷子里烤馍馍的小摊儿边就会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人们争先恐后地称二两或半斤,热腾腾香喷喷的烤馍馍,外面的壳烤得又酥又脆,嚼起来喀嚓喀嚓响,里面的瓤却又甜又软又蓬。每逢有机会跟着爸爸去看电影,散场后他也总会去给我称二两馍馍,然后把我架在肩上回到囤船上。那时候我心满意足地骑在爸爸肩上时,觉得他的肩很宽,身材很高大,可多年之后,他的头发胡子都花白的时候,才发觉爸爸并不是印象中的样子了,他的个子没有从前那样高了,背没有从前那样宽那样直了。 老城的屋多是瓦屋和木板房,一间紧挨着一间,就如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间隙,总是相互依赖着生活。天气暖和以后,晚饭时分人们总是喜欢端着碗站在巷子里边吃边聊;院子里哪家有一台电视机,晚饭后人们会毫不客气地涌入那一家围坐在一起,饶有兴趣地看那个年代的特产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侠女十三妹》、《西游记》、《红楼梦》都是永存于人们记忆中的经典。 老城的小巷都是沿着被磨得光溜溜的台阶而上的蜿蜒小巷,老城虽然不大,但小巷却是“纵横交错”,没有人数清过老城到底有多少条小巷,如今存于人们记忆中的只有诸如“马鹿巷”、“鲁家巷”之类的名字了。在我们的童年时光里,即使上学放学可以沿着主街走,却故意要疯跑于各条小巷,似乎是刻意要给小巷留下印迹,把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的欢乐笑声和汗水播洒其中。 老城的树多是黄果树、灯笼树,印象最深的要数广场后山上的丝棉树和零星几棵银杏树。丝棉树是因为它的叶子在枯萎以后,我们会采集后用石头捶打成末,然后拿在手中软绵绵地非常舒服,还可以用它来做“抓籽儿”或“跳房子”的游戏。儿时第一次看见银杏树的叶子时就惊叹于它的长相那么与众不同,无论是颜色或形状,都更象是一个婀娜的女子。 老城的人们多是勤劳善良的人们,那个贫富相当的年代,人们更多有的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虽然物质匮乏,油、肉、布的购买都得凭票计划供应,但却比如今人与人的关系亲密,内心更充实,幸福指数更高。 如今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生活的环境一天一天都在刷新,很多情境只能永存于记忆中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闭上眼,一遍遍再去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