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宗吧 关注:17贴子:236
  • 0回复贴,共1

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先生依据各种藏文史料,考证出宋恭帝在藏文中被称为“合尊”,合尊是他出家以后的法号。王先生并考证出合尊出家以后,学习藏文,成为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并且还担任过萨迦大寺的总持(天啊,我曾经拜访过那个宏大的寺院)。合尊翻译了《百法明门论》,还有深奥的《因明入正理论》,在扉页留下了题字,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宝”,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
  关于宋恭帝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一句:“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王先生由此说:“瀛国公是英宗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的。”我细玩文意,觉得这里“赐瀛国公”是独立成词的,不是被赐死的意思。至少从文字上,看不出宋恭帝是暴死,后面“诏僧儒金书藏经”,更是渲染朝廷的礼遇之意。第二天,我把我这个想法告诉王尧先生,王先生笑答不然,又说:“你那个理解也可存一说。”于是,他又送给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水晶宝鬘》(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无论如何,元英宗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宋恭帝才结束他作为喇嘛的生活,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这一年他54岁了。算下来,他在西藏度过了35个春秋。这才是漫长的时间呢。引人遐想的35年啊,在混合着雪水的清甜和酥油的暗香的土石寺院里,在星月流逝不见异同的诵经日程里,故国的回忆是否会偶尔袭上心头?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不知在哪一座寺院的油灯下捻动佛珠的母亲,是不是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元旦之后的某个下午,我来到东城区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那天气温是零下十几度,寂静的胡同里只有远处的汽车声。丞相祠积雪如新,有小鸟的足迹划过雪面。就是在这个小院里,七、八岁的宋恭帝被元朝派来说服文天祥降元。史籍里关于这一段记载简略,说。文天祥不待小皇帝开口,伏地大哭,只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恭帝“噤不得语”,劝降的工作无法展开。王尧先生在饭桌上也讲了这个故事,他拱着两拳,学文天祥的样子,道:“陛下,你还小,你不懂,你请回吧。”我被王先生的语气所震撼,心想,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也放进来了吧。在丞相祠徘徊的时候,太阳斜照,雪地上反射着白苍苍的光。我相信,王先生对当时景象的假设更准确。
  抬头向上看,看到的是由于寒冷而异常干净的蓝天。


1楼2013-11-19 12: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