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武帝平南越,设九郡,梧桐山属南海郡博罗县。从西汉、三国到西晋,属南海郡博罗县。后为新安县。当时此山就叫梧桐山。
相传东晋著名道教宗师葛洪在罗浮山行医修行,游历广东名山,曾到访梧桐山。
据《梧桐山集》(后文有详细解释)记载,唐代纯阳祖师吕洞宾钟情于梧桐山水,赋神仙诗百余首。明初,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在梧桐山开山建立三十六洞天,庙宇林立,并留下二百余首内丹练功诗赋。
明代诗人史祁顺的《梧桐山》中说梧桐山是:“效灵堪与龟龙并。”实际上就是说梧桐山是玄武大帝的道场和化身,因为玄武大帝就是龟蛇的化身。所以梧桐山应该是武当派的道场。
据《道脉总源流》记载,梧桐山自古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梧桐山上著名的道家宫观有“上清宫、桃源仙洞、锦霞洞、八贤堂、金霞洞、藏霞洞”等,供奉“北帝(玄天上帝)、玉皇大帝、文昌帝君、观音大士、关帝、三清祖师等”。
自明至清初,梧桐山一直是广东道家的洞天福地,有不少道士在此修行,民众相约祭拜。山上亦建有马祖庙,与沙头角的“马庙”同属一脉,香火鼎盛。直到今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有不少深圳及香港信众来到梧桐山恩上平台古老的“拜公树”下祈福求平安,并多次倡导集资捐款恢复梧桐山道教朝拜场所。
清版舒懋官主修的《新安县志》可以查到梧桐山的一些历史记载:
清康熙初年,两次颁布内迁令,新安县内迁80余里,新安本土人士迁至与博罗交界的区域,两地人员交往密切;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废止迁界令,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迁入盐田、沙头角等地区,其中博罗人占相当比例,民间道家文化随之传入梧桐山地区,部分道教人士也前往梧桐山修行。
1898年,清远人田邵邨道长同几位道侣在梧桐山建立梧桐山仙洞。经考证,该仙洞又名桃源仙洞,并建立八贤堂。而田邵邨也以梧桐山人自称,在此地修行九年,这段时间对他的个人修行起到很大作用,并创立桃园洞派(先天道)。
邵邨道长对梧桐山特别热爱,所以后来写下《梧桐山集》,详细记载了梧桐山道家渊源以及清末民国时期梧桐山道家活动的史实,目前该书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钱穆图书馆。
他在这本著作中,对梧桐山有详细记载。当时他们所在的道观初期称为希贤堂和希圣堂。然后围绕桃园洞,重修八个道观,称为八贤堂,这八贤堂按照易经八卦,东南西北乾坤艮巽各设一堂,即八个道观。这八个贤堂对应不同的修道阶段,邵邨道长主要在这里修道和传道。
据他书中记载,当时历史上梧桐山有36个大庙宇。即他所说的36洞天。后田邵邨以桃源仙洞(后也称为先天道派)为基地,在香港、澳门传道。梧桐山是近代岭南道家文化向香港、澳门传播的重要发源地。
相传东晋著名道教宗师葛洪在罗浮山行医修行,游历广东名山,曾到访梧桐山。
据《梧桐山集》(后文有详细解释)记载,唐代纯阳祖师吕洞宾钟情于梧桐山水,赋神仙诗百余首。明初,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在梧桐山开山建立三十六洞天,庙宇林立,并留下二百余首内丹练功诗赋。
明代诗人史祁顺的《梧桐山》中说梧桐山是:“效灵堪与龟龙并。”实际上就是说梧桐山是玄武大帝的道场和化身,因为玄武大帝就是龟蛇的化身。所以梧桐山应该是武当派的道场。
据《道脉总源流》记载,梧桐山自古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梧桐山上著名的道家宫观有“上清宫、桃源仙洞、锦霞洞、八贤堂、金霞洞、藏霞洞”等,供奉“北帝(玄天上帝)、玉皇大帝、文昌帝君、观音大士、关帝、三清祖师等”。
自明至清初,梧桐山一直是广东道家的洞天福地,有不少道士在此修行,民众相约祭拜。山上亦建有马祖庙,与沙头角的“马庙”同属一脉,香火鼎盛。直到今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有不少深圳及香港信众来到梧桐山恩上平台古老的“拜公树”下祈福求平安,并多次倡导集资捐款恢复梧桐山道教朝拜场所。
清版舒懋官主修的《新安县志》可以查到梧桐山的一些历史记载:
清康熙初年,两次颁布内迁令,新安县内迁80余里,新安本土人士迁至与博罗交界的区域,两地人员交往密切;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废止迁界令,梅州、惠州等地客家人迁入盐田、沙头角等地区,其中博罗人占相当比例,民间道家文化随之传入梧桐山地区,部分道教人士也前往梧桐山修行。
1898年,清远人田邵邨道长同几位道侣在梧桐山建立梧桐山仙洞。经考证,该仙洞又名桃源仙洞,并建立八贤堂。而田邵邨也以梧桐山人自称,在此地修行九年,这段时间对他的个人修行起到很大作用,并创立桃园洞派(先天道)。
邵邨道长对梧桐山特别热爱,所以后来写下《梧桐山集》,详细记载了梧桐山道家渊源以及清末民国时期梧桐山道家活动的史实,目前该书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钱穆图书馆。
他在这本著作中,对梧桐山有详细记载。当时他们所在的道观初期称为希贤堂和希圣堂。然后围绕桃园洞,重修八个道观,称为八贤堂,这八贤堂按照易经八卦,东南西北乾坤艮巽各设一堂,即八个道观。这八个贤堂对应不同的修道阶段,邵邨道长主要在这里修道和传道。
据他书中记载,当时历史上梧桐山有36个大庙宇。即他所说的36洞天。后田邵邨以桃源仙洞(后也称为先天道派)为基地,在香港、澳门传道。梧桐山是近代岭南道家文化向香港、澳门传播的重要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