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志》清道光二十三年版第一卷正文第二页记载:"阳曲之得名始于汉……隋隶太原郡,开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杨恶其曲之名,改日阳直。十六年改日汾阳,因汉故名。又分置盂县,大业初省,入汾阳,末年复日阳直,移至木井城。唐属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阳县,七年省,复日阳曲。"这个记载同《汉书》《后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中的地理志关于阳曲记载是一致的。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汉、隋、唐三朝期间曾三次叫当阳,两次叫过阳直,但最后都并于阳曲。现在阳曲县境内大盂镇的古城村、东黄水镇的故县村、侯村乡的石城村,均为阳曲、阳直、汾理县城的所在地。《太原府志》(明、万历年版)在古迹篇中记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第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上所标的"汾阳"正好在我县的东黄水镇的故县村。
阳曲在汉、隋、唐时期,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当时的汾阳、阳直、阳曲同在今阳曲这一地盘上。《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阳曲是:"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文中所讲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古进还是现在均在阳曲境内,说明古进阳曲与今阳曲大体是一致的。
阳曲在汉、隋、唐均有一个时期叫汾阳,这为许多史书所证明,但现在个别文章却说历史上就没有汾阳,山西省文史研究馆编印的《文史研究》总第25期第十二页发表的"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一文,文中说:"因为遍翻史册,当时并无任何地方叫汾阳县。"本人没有遍翻史册,但偶看几本史册也可看到汾阳的存在。《太原府志》中关于汾阳记载前边已引出就不要重复引用。而《阳曲县志》(清·道光年版)第三卷载:"汾阳城,旧志在县西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志太原郡,所领县有汾阳,旧曰汾阳,因汉故名也。"如果持无汾阳观点的作者没有翻阅《太原府志》和《阳曲县志》的话,下边的材料应该看到:
《前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太原郡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
《隋书》卷三十,地理志记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注曰:"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中关于阳曲记载是:"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
《前汉书》《隋书》《新唐书》三本史册的记载均证明有汾阳县存在,而且汾阳与阳曲互为变化均为一地。
汾阳的存在与阳曲的变化不仅为史学所证明,而且也为地理学证明。古时从地理形态角度讲:"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阳的意思是汾河之北,汾河从我省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是南北走向,一般不会出现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曲折,一处是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汉、隋、唐三朝时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带就有汾阳县。另一曲折处是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为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在此出现。汾阳、汾阴两县可见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第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
阳曲之名的来源大都以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为准,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古交和上、下兰村均在清、明两代以前的阳曲县范围内,从宋朝时阳曲县衙已搬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的弯曲处,叫阳曲是有依据的,叫汾阳也有依据的。现在的汾阳县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叫西河县,因其在文峪河的西面,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县,叫汾阳的依据是不充分的。从所绘制图中可看出古时的汾阳存在于阳曲地界内。而且古时的汾阳,现在的阳曲所处的范围是汾河的一个特定区域内,就是东西走向的汾河北岸与汾河的弯曲处,而不是整个汾河所有地段,这均为史书和地理学所证明。
总之阳曲曾叫过盂、狼盂、汾阳、阳直等县名,有时一地分数县,有时一个时期一个县名,直到宋期才稳定下来,叫阳曲县。
作者: 郭相钊 2007-1-29 21:56
阳曲在汉、隋、唐时期,有时一县改数名,有时一地分数县,但有一条始终不变,当时的汾阳、阳直、阳曲同在今阳曲这一地盘上。《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阳曲是:"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为阳曲……有赤唐关,天门关。"文中所讲的赤唐关、天门关无论古进还是现在均在阳曲境内,说明古进阳曲与今阳曲大体是一致的。
阳曲在汉、隋、唐均有一个时期叫汾阳,这为许多史书所证明,但现在个别文章却说历史上就没有汾阳,山西省文史研究馆编印的《文史研究》总第25期第十二页发表的"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一文,文中说:"因为遍翻史册,当时并无任何地方叫汾阳县。"本人没有遍翻史册,但偶看几本史册也可看到汾阳的存在。《太原府志》中关于汾阳记载前边已引出就不要重复引用。而《阳曲县志》(清·道光年版)第三卷载:"汾阳城,旧志在县西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志太原郡,所领县有汾阳,旧曰汾阳,因汉故名也。"如果持无汾阳观点的作者没有翻阅《太原府志》和《阳曲县志》的话,下边的材料应该看到:
《前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太原郡县二十一,……狼孟,……汾阳……阳曲……。"
《隋书》卷三十,地理志记载:"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晋阳、太原、交城、汾阳……",在汾阳下注曰:"旧名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盂县。"
《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中关于阳曲记载是:"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改汾阳为阳曲……"
《前汉书》《隋书》《新唐书》三本史册的记载均证明有汾阳县存在,而且汾阳与阳曲互为变化均为一地。
汾阳的存在与阳曲的变化不仅为史学所证明,而且也为地理学证明。古时从地理形态角度讲:"水北山南曰阳,水南山北曰阴。"汾阳的意思是汾河之北,汾河从我省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是南北走向,一般不会出现水北水南之说。但汾河从源头到入黄河却有两处大的曲折,一处是从娄烦县的静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下兰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以汉、隋、唐三朝时此处东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带就有汾阳县。另一曲折处是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入黄河,这一段因河流为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在此出现。汾阳、汾阴两县可见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第17-18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
阳曲之名的来源大都以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也"的解释为准,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直书"阳曲乃汾曲之阳",阳曲处于汾河的弯曲处,包括现在古交和上、下兰村均在清、明两代以前的阳曲县范围内,从宋朝时阳曲县衙已搬入太原城内,古时阳曲面积很大,分布在汾河的弯曲处,叫阳曲是有依据的,叫汾阳也有依据的。现在的汾阳县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叫西河县,因其在文峪河的西面,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县,叫汾阳的依据是不充分的。从所绘制图中可看出古时的汾阳存在于阳曲地界内。而且古时的汾阳,现在的阳曲所处的范围是汾河的一个特定区域内,就是东西走向的汾河北岸与汾河的弯曲处,而不是整个汾河所有地段,这均为史书和地理学所证明。
总之阳曲曾叫过盂、狼盂、汾阳、阳直等县名,有时一地分数县,有时一个时期一个县名,直到宋期才稳定下来,叫阳曲县。
作者: 郭相钊 2007-1-29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