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只愿君心照我心
“风王,据报慕容成已战死苍茫山顶。”
“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结局?如若当初……晚衣也不会如此,本王如今只想知道晚衣如何?本王的外孙外孙女如何?”风王痛心疾首,面上无不担心。
“大公主她只怕已凶多吉少,至于小王子、小公主怕也很难幸免。”
“没用的东西,清尘、青青,可是本王的心肝宝贝,晚衣也是本王得力的女儿,竟然……玄凌,我要将你碎尸万段。”风王悲愤道,眼中闪着愤怒的光芒,“来人,传令下去,本王要与周国……”
“且慢。”一女子的声音传来,“父王,万万不可。”
“如雪,你怎可以如此,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你的亲人啊,难道父王这样做有何不妥?”风王痛心疾首道,“如此,你也太冷血了。”
“难道在父王眼中女儿竟是如此不堪之人么?女儿承认我恨过,可是,毕竟她也是我的家人,也请父王听女儿把话说完。”风如雪哀叹道。
“你说。”
“父王,如今,我风国实力与大周实力悬殊甚大,在儿臣看来,此刻,我们还未到与周国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应与其周旋,保存实力,待到旗鼓与之相当之事,方可一战。”风如雪道。
“此乃懦夫行径,本王不屑。”风王道。
“父王,你可知慕容成败于何处?”风如雪续道。
“何处?”
“就在于一个‘忍’字。”风如雪道,“他就败于不能忍。”
“王,二公主说得极是,老臣亦赞同二公主的说法。”风国丞相劝道。
“好,本王就忍一时之痛,但就让本王这样坐以待毙么?”风王道。
“不,父王,儿臣有一想法,或可以用。”风如雪道。
“说来听听。”
“此刻虽不宜宣战,我们却可以先假意投降以讨好玄凌,奉上金银、美女,以表我风国愿臣服于大周,实则探听消息,再伺机而动。”风如雪谋划道。
“恐怕玄凌他要的是《凤啸龙吟》和‘凤啸剑’、‘龙吟剑’。”风王叹道,“要知道玄凌可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父王,未必,您可知如果他要《凤啸龙吟》和‘凤啸剑’、‘龙吟剑’,那当初薛静使出那‘风啸九天’之时,他必会有所行动,然,它却未有任何举动。”风如雪道,“何况,众所周知,《凤啸龙吟》在百年前已失传,至于‘凤啸剑’和‘龙吟剑’之所在,天下间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此去大周,儿臣必安排妥当,请父王放心。”
“如雪,‘凤啸剑’已重现江湖,你此去要小心。”
“是。当初薛静曾答应过三妹,不会将‘凤啸剑’重现于世间,而如今,他却违背诺言,三妹真是看错此人了。”风如雪道。
“本王也未曾想过薛静竟会倒戈相向,而助玄凌,就算慕容成再不济,这天下又凭什么让他玄凌主宰?”风王不屑道。
“父王,那需要儿臣动手铲除薛静么?”风如雪道。
“不必了,风国已无人能练就‘龙吟万里’了。”风王道,“再者,薛静已隐居,不会再过问江湖之事,罢了,罢了……”
“是,父王。”
“至于出使大周就交由你安排。”风王道,“希望你不会令父王失望,只可惜了晚衣和我那两个宝贝外孙。”
“儿臣定不会令父王失望,至于大姐……儿臣可再去探查一番。”风如雪道,“儿臣定要会会这大周玄凌。”
“好,万事小心,切不可轻举妄动。”风王幽幽叹道,“晚衣怕是已经……自从我将你三妹记忆抹去,又将她囚于宫中,玉妃趁宫中戒备松散带着你三妹不知去向,如今本王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了。”
“父王。”风如雪望着年事已高的风王有些许哽咽。
“好了,去吧。”
“是,父王。”
月色朦胧,清冷的月光下,映照着一抹孤绝的身影,白衣飘飞,形似弱风静似柳,眉间点点轻愁,鬓云欲度香腮雪,皎若秋月,神清骨秀,那绝色的容颜中流露出一丝落寞的神情。第一次,离乡背井;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羽翼;第一次……但,为了国家,必须有所担当。
次日,在母亲的依依惜别中,在将士们殷切的期盼中,大队人马融进了薄薄的晨雾中,前路茫茫,路在何方?
多年以后,这凄凄离离的一幕仍然在她的梦境中若隐若现。
离别,别离,若知日后的一切,她会否仍愿离去,或情愿忘却了而后的那段记忆……
苍茫山顶,第一次踏入中原这片土地,只为寻找回那份失落的亲情。多年来,姐妹嫌隙之深,她曾抱怨父王偏向姐姐,什么事都与姐姐商量,而忽略了她,她空有才华,空有抱负,却无处伸展,可是,直到失去,她才了解到那份珍贵,是怎样的嫌隙也无法取代的。
如今的苍茫山顶,已无曾经的苍凉,可怖的修罗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火红的曼珠沙华,妖娆的花瓣层层叠叠,缱绻有情。只是,这是传说中的彼岸花,她冶艳的如同鲜血,妖娆的如同火焰,在这样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竟也开得如此灿烂,灿烂得让人眷恋,眷恋得让人哀伤,哀伤得让人绝望。
如此的景象竟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酸涩的感觉,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那朦胧的泪眼中,愁思凝成了水,一滴一滴在粉色的丝绢上,染得绢色变猩红,愁得长颦减翠色。
“陛下,有消息称,风国派遣使者来我大周要求议和。”
“议和?有趣,有趣。”玄凌幽然道,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诺云,这次你代朕去会会这风国使者。”
“陛下,微臣不敢,请陛下三思。”林诺云听罢,立即伏跪于地,慌恐道。
“不碍的,众卿听着,从此刻起,丞相林诺云暂代朕与风国议和,而朕则暂代丞相之职,听清楚了么?”玄凌道。
“陛下,这怕是不妥吧?历朝历代都未有此先例啊,请陛下三思。”朝中众劝谏道。
“非也,朕就是要如此暗查这风国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玄凌道,“就这么办吧,无须再议。”
“是。”
“风王,据报慕容成已战死苍茫山顶。”
“没有想到竟然是如此结局?如若当初……晚衣也不会如此,本王如今只想知道晚衣如何?本王的外孙外孙女如何?”风王痛心疾首,面上无不担心。
“大公主她只怕已凶多吉少,至于小王子、小公主怕也很难幸免。”
“没用的东西,清尘、青青,可是本王的心肝宝贝,晚衣也是本王得力的女儿,竟然……玄凌,我要将你碎尸万段。”风王悲愤道,眼中闪着愤怒的光芒,“来人,传令下去,本王要与周国……”
“且慢。”一女子的声音传来,“父王,万万不可。”
“如雪,你怎可以如此,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你的亲人啊,难道父王这样做有何不妥?”风王痛心疾首道,“如此,你也太冷血了。”
“难道在父王眼中女儿竟是如此不堪之人么?女儿承认我恨过,可是,毕竟她也是我的家人,也请父王听女儿把话说完。”风如雪哀叹道。
“你说。”
“父王,如今,我风国实力与大周实力悬殊甚大,在儿臣看来,此刻,我们还未到与周国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应与其周旋,保存实力,待到旗鼓与之相当之事,方可一战。”风如雪道。
“此乃懦夫行径,本王不屑。”风王道。
“父王,你可知慕容成败于何处?”风如雪续道。
“何处?”
“就在于一个‘忍’字。”风如雪道,“他就败于不能忍。”
“王,二公主说得极是,老臣亦赞同二公主的说法。”风国丞相劝道。
“好,本王就忍一时之痛,但就让本王这样坐以待毙么?”风王道。
“不,父王,儿臣有一想法,或可以用。”风如雪道。
“说来听听。”
“此刻虽不宜宣战,我们却可以先假意投降以讨好玄凌,奉上金银、美女,以表我风国愿臣服于大周,实则探听消息,再伺机而动。”风如雪谋划道。
“恐怕玄凌他要的是《凤啸龙吟》和‘凤啸剑’、‘龙吟剑’。”风王叹道,“要知道玄凌可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父王,未必,您可知如果他要《凤啸龙吟》和‘凤啸剑’、‘龙吟剑’,那当初薛静使出那‘风啸九天’之时,他必会有所行动,然,它却未有任何举动。”风如雪道,“何况,众所周知,《凤啸龙吟》在百年前已失传,至于‘凤啸剑’和‘龙吟剑’之所在,天下间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此去大周,儿臣必安排妥当,请父王放心。”
“如雪,‘凤啸剑’已重现江湖,你此去要小心。”
“是。当初薛静曾答应过三妹,不会将‘凤啸剑’重现于世间,而如今,他却违背诺言,三妹真是看错此人了。”风如雪道。
“本王也未曾想过薛静竟会倒戈相向,而助玄凌,就算慕容成再不济,这天下又凭什么让他玄凌主宰?”风王不屑道。
“父王,那需要儿臣动手铲除薛静么?”风如雪道。
“不必了,风国已无人能练就‘龙吟万里’了。”风王道,“再者,薛静已隐居,不会再过问江湖之事,罢了,罢了……”
“是,父王。”
“至于出使大周就交由你安排。”风王道,“希望你不会令父王失望,只可惜了晚衣和我那两个宝贝外孙。”
“儿臣定不会令父王失望,至于大姐……儿臣可再去探查一番。”风如雪道,“儿臣定要会会这大周玄凌。”
“好,万事小心,切不可轻举妄动。”风王幽幽叹道,“晚衣怕是已经……自从我将你三妹记忆抹去,又将她囚于宫中,玉妃趁宫中戒备松散带着你三妹不知去向,如今本王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了。”
“父王。”风如雪望着年事已高的风王有些许哽咽。
“好了,去吧。”
“是,父王。”
月色朦胧,清冷的月光下,映照着一抹孤绝的身影,白衣飘飞,形似弱风静似柳,眉间点点轻愁,鬓云欲度香腮雪,皎若秋月,神清骨秀,那绝色的容颜中流露出一丝落寞的神情。第一次,离乡背井;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羽翼;第一次……但,为了国家,必须有所担当。
次日,在母亲的依依惜别中,在将士们殷切的期盼中,大队人马融进了薄薄的晨雾中,前路茫茫,路在何方?
多年以后,这凄凄离离的一幕仍然在她的梦境中若隐若现。
离别,别离,若知日后的一切,她会否仍愿离去,或情愿忘却了而后的那段记忆……
苍茫山顶,第一次踏入中原这片土地,只为寻找回那份失落的亲情。多年来,姐妹嫌隙之深,她曾抱怨父王偏向姐姐,什么事都与姐姐商量,而忽略了她,她空有才华,空有抱负,却无处伸展,可是,直到失去,她才了解到那份珍贵,是怎样的嫌隙也无法取代的。
如今的苍茫山顶,已无曾经的苍凉,可怖的修罗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火红的曼珠沙华,妖娆的花瓣层层叠叠,缱绻有情。只是,这是传说中的彼岸花,她冶艳的如同鲜血,妖娆的如同火焰,在这样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竟也开得如此灿烂,灿烂得让人眷恋,眷恋得让人哀伤,哀伤得让人绝望。
如此的景象竟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酸涩的感觉,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那朦胧的泪眼中,愁思凝成了水,一滴一滴在粉色的丝绢上,染得绢色变猩红,愁得长颦减翠色。
“陛下,有消息称,风国派遣使者来我大周要求议和。”
“议和?有趣,有趣。”玄凌幽然道,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诺云,这次你代朕去会会这风国使者。”
“陛下,微臣不敢,请陛下三思。”林诺云听罢,立即伏跪于地,慌恐道。
“不碍的,众卿听着,从此刻起,丞相林诺云暂代朕与风国议和,而朕则暂代丞相之职,听清楚了么?”玄凌道。
“陛下,这怕是不妥吧?历朝历代都未有此先例啊,请陛下三思。”朝中众劝谏道。
“非也,朕就是要如此暗查这风国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玄凌道,“就这么办吧,无须再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