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江山吧 关注:2,030贴子:239,634

回复:(原创+合作)全方位 粤语歌手 评价贴。 新人第一次发帖 求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俺今天继续更新


71楼2013-11-21 20:14
回复
    小子 欠扁 违背我本意
    1梅艳芳:以中低音见长,声音低沉而富于变化。
    阿梅的嗓音特点明显,较少有模仿惟妙惟肖者。而嗓音与之相似的歌手在变化方面不及anita强。总的来说,模仿她到一定境界还是较难的。
    第三项阿梅不能算是满分,也不至于太差。不过我见过早期很多的颁奖典礼视频,基本上阿梅在说话时和唱歌时的咬字还是略有区别的。这一点上女歌手内,薰妮最为出色。阿梅给基本分。
    第四项,阿梅的辨识度还是相当高的,基本上一听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她唱的。腻人程度主要取决于她的嗓音,一般来说,很多人还是接受她的这种特点。而不像后来有部分人接受不了张学友的咬牙切齿式发音。基本分上酌情+1。
    第五项,整体来说。梅艳芳的唱腔有点类似早期的山口百惠,低沉富于变化,中音转换蕴含感情,不是很经常换到高音。但也形成了鲜明的梅式特色。
    综上所述,总分,13分。
    2梅艳芳:梅无论是柔情似水的舒缓小调,亦或是疾风迅雷式的快歌劲歌,都打上了鲜明的梅艳芳印记。歌曲和人都显得比较匹配。当然,个人还是比较推崇劲歌快歌时的梅艳芳,认为匹配度是相当高的。将一个乐坛大姐大的天后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
    翻唱:anita翻唱的歌曲也不少。个人感觉整体还算不错,极为出色的作品算是风的季节,浪子心声。前者与徐小凤相比,更添几分妖艳,后者与许冠杰相比,更显几分伤感。显示出阿梅不俗的翻唱功力。
    唱功:梅艳芳的唱功褒贬不一。赞颂者居多,可针砭提出质疑者也有部分。关于她的独特表演形式和浑厚的嗓音配合,有些人认为还缺乏高音之间的自然转换,显得不太明显和成功。个人在中立的场合下更倾向于后者。
    3梅艳芳:梅艳芳早期的歌曲受东洋风影响,很大部分都是日本原曲的改编。再由潘伟源等人填词而成。后期又和伦永亮等人有过合作。阿梅在创作词曲方面,还是显得乏善可陈。
    4梅艳芳:梅艳芳的歌曲质量,除去早期的大路情歌劲歌,质量只能算是中乘偏上,也算是不错。所谓的高水准歌曲,在我看来,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虽然同属经典,但先入为主,可能后者更易于接受一点,前者在词曲和编排上意义更大一点。经典歌曲数目就比较多了,女人花,芳华绝代,坏女孩,当年都是火到爆甚至至今都依旧有人不断传唱的曲目。相爱很难,心仍是冷,将冰山劈开,梦伴,烈焰红唇,淑女都是当时的热门歌曲。
    梅艳芳早期歌曲的题材范围较窄,因为主要是在一个淑女形象到叛逆坏女孩形象的转变中演绎的,虽然是百变梅艳芳,但还是较少涉及其他方面,主攻爱情。 在后期逐步转向内心的倾诉,题材在其他方面也渐渐有所涉及。
    梅艳芳的经典歌曲,我觉得最耐听的是女人花和心肝宝贝。
    梅艳芳歌曲的生命力,只怕单一首女人花就足以一直流传下去了,更不提缘分,芳华绝代,心肝宝贝,坏女孩等很多让人一直铭记的好歌。


    73楼2013-11-21 20:34
    收起回复
      老规矩 此楼留吧友为阿梅写第五项评价 前面照喷 请随意


      74楼2013-11-21 20:34
      收起回复
        老规矩 此楼留给吧友为陈慧娴写第五项评价


        76楼2013-11-21 20:37
        回复
          此楼写叶倩文的第五项评价


          78楼2013-11-21 20:50
          回复
            不好意思打扰楼主,既然大岭南需要死得明白,咱们就成全他好了。


            IP属地:福建79楼2013-11-22 00:22
            收起回复
              @岭南星空123 ,刚才你在罗文吧@我过去,我去回复了,结果你又把所有的回复给删了。或许你有你的理由,但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帖子让人给删了的。你并不是胡来的人,但为何树敌如此之多,先冷静一下吧。 对不起了,楼主,又在你的帖子里说无关的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3-11-22 01:00
              收起回复
                抽空看了下这个引起岭南同学发飙的帖子,针对罗文的说法,感觉虽然有些不全面,但也算公正,不知道是不是岭南辛勤净化删帖以后的成果,但不管怎么样岭南真是太激动了,对于同样作为罗文歌迷的我,真是惭愧比不上他对罗文的真爱啊,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罗文的歌迷,都对罗文的典故了如指掌啊,客观地说出自己的论据就行了,不要斗气嘛,“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豆瓣上还有个小组叫“傻x歌曲批判大会”,里面都是各家的黑子,如果真粉去看一眼,是不是还得被气得去医院啊,淡定~淡定~。楼里诸位也算好脾气,没有恶言相向,大家也就别跟岭南计较了,好好看楼主发帖吧,我感觉是不是要开始写张学友了?


                IP属地:日本82楼2013-11-22 02:16
                收起回复
                  由于网络的公开传播属性,岭南星空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不管其本人为人性格如何,他前后发表的很多言论,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对罗文歌迷群体形象的损害,理由很简单:他是百度罗文贴吧的吧主。他一个人无形中代表了很多人。由这样一个性情极度不稳定的人垄断对已故歌手罗文的话语权,是否妥当,罗文歌迷群体应该考虑一下。
                  我认为岭南星空只适合做一个自发的罗文粉丝,自娱自乐,不宜把自己的东西拿到公共平台上供很多人分享,因为大家在分享他的具体成果的同时,也把他带来的很多偏执疯狂古怪不合常理的东西顺便吞下去了。岭南星空价值观本身存在重大问题,他只认可自己头脑里形成的单一思想体系,而排斥任何与他的单一体系不相同的其他思想。这决定了他的思想无法与别人进行沟通,只能是别人顺从他的思想。
                  网络对坏现象的传播速度力度,是很难控制的。罗文这样一个已故的知名歌手,对他的宣传和介绍话语权,怎么可以掌握在一个连自己属于社会什么位置都弄不清楚的极度自恋者口中?若这样的话,公众歌迷何以学习罗文身上的优秀之处?难道后人对罗文最深的印象就必须停留在:现场清唱无人能敌,最高音能上D3,1976年一首单曲就雄踞榜首24周?——这岂不是很可笑吗?罗文真正的价值,绝不是头脑简单或者装糊涂的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唱歌的技术无人能敌。


                  83楼2013-11-22 10:26
                  收起回复
                    我负责给楼主敲敲边鼓,补充一点评论。
                    梅艳芳有一部分歌,多少带有自传体特点,比如说表现“我”表面上狂放不羁,实际上内心敏感细腻,渴望有人爱,渴望有人疼的意思。这类作品,我认为对一名商业化歌手来说,已经属于艺术价值较高的了。梅艳芳对“女人味”这个抽象的概念,在她的歌曲里,一直在进行探讨。女歌手让她们去思考国计民生,思考人类大同似乎是不现实的,她们能做到“顾影自怜”,“怜我怜卿”,就是在唤醒都市生活中的女性气息。
                    所以我不认为梅艳芳作品本身档次不高。如果要这样去苛求,女艺人的作品整体档次都不如顶尖男艺人的。


                    86楼2013-11-22 11:29
                    收起回复
                      《千千阙歌》在歌词意境上不比《夕阳之歌》浅俗。《千千阙歌》只是通俗,但不是浅俗,更不是口水歌;而《潇洒走一回》这类歌词,才是真正的口水歌。(我认为口水歌并不值得批判,只是口水歌一般
                      《千千阙歌》讲述的是关于离别的话题,是根据陈慧娴即将暂别乐坛(当时有可能认为是就此告别)而量身定做的告别歌迷之歌,是带有自传体特征的。这首歌的歌词,并不深奥难懂,但又很典雅含蓄,格调上哀而不伤,虽然不是深沉的人生感叹,但仍旧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那就是真情动人。陈慧娴的演绎我想不用多费口舌了。一名年轻歌手,一生能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遇上这样一首特别适合自己的经典好歌,是她也是我们的福气。
                      《千千阙歌》讲的是情,但不是少男少女的爱情,而是歌手与歌迷之间那种经历了风雨建立起来的难舍真情,因此它抒发的可以认为是大爱。
                      我所说的陈慧娴作品“音乐深度不够”是泛泛而谈,不是说她比同时代女歌手都不如,而是说站在比较挑剔的流行艺术高度相对而言。


                      87楼2013-11-22 13:35
                      收起回复
                        看见几位在讨论《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的词曲,意义,意境,我插一楼
                        说说你们心目中能打10分的歌曲 2楼,我对歌曲的意义方面做了评论,小二同志不喜欢复制粘贴,可是,我打字慢,而且,有些话,重复一下也无妨,呵呵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深度呢?比如罗大佑《童年》有什么深度么?可是你能说不好吗?再比如李白的千古名诗《静夜思》有什么深度么?我觉得歌词写的精彩,不一定要有深度,关键是要有艺术性。或者,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或者其他,总之,要有特色。
                        我觉得真正的深度,不是来自理性思考,而是来自感性体验: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感性认识,有我之境)。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理性思考,有我之境)第三层境界就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感性体验,无我之境)。无招胜有招,以无法为有法,等等,说的意思差不多。
                        “意境”是个很复杂的话题,除了意境的风格类型,是否深邃,等等,大家经常忽略一种意境-------“无我之境”有些歌,看似没什么意境,其实是我们没有体会到那种意境
                        不能说感悟人生的歌曲,意境一定高于伤离别的歌曲】感悟人生的歌曲,往往是【有我之境】,其实,我更欣赏【无我之境】,当然,优秀的有我之境歌曲,也可以超越无我之境的歌曲。
                        具体到这两首歌,我就不比较了
                        楼上小二说:《千千阙歌》在歌词意境上不比《夕阳之歌》浅俗。《千千阙歌》只是通俗,但不是浅俗,更不是口水歌,我认为口水歌并不值得批判,只是口水歌一般 。
                        非常赞同,存在就合理,我觉得即使口水歌也不能全盘否定,好比一些营养价值不高的食品,明明没什么营养,可是却很好吃,大家也爱吃,所以,口水歌不能全盘否定。
                        其实,【我觉得很多传世经典都有口水歌的嫌疑】:铃儿响叮当 生日歌 98世界杯主题曲
                        道拉基。。。。 国内的,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去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1楼2013-11-22 14:49
                        回复
                          在理解“夕阳之歌”和“千千阙歌”之前,必须先了解专统文化中对离情,恋情,亲情的表达。
                          下面以柳永的两首词作个对比:
                          1--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2--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第一首以亲情为依归,重点表达的是漂泊在外的人思念之情,
                          第二首以恋情为依归,重点表达的是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
                          这两首都是名家名作,但是相对而言,第二首的流行度要超过第一首,属于大众化作品,原因在哪呢?因为恋情和离情是每个人都具备,人人都容易感受到的;而漂泊在外的思念之情属于特定群体的小众化体验,并且不是每个人的体验都会有作者的那种情况,因此不一定能够引起普遍共鸣。


                          IP属地:福建92楼2013-11-22 17:33
                          回复
                            伟大的音乐往往都是容易传唱,郎朗上口的。
                            分享一个黄沾先生谈论《沧海一声笑》创作过程的视频。口才一流,幽默搞笑,百年难得的人才---沾叔。
                            视频来自:优酷

                            @清风不染君 @白面郎君李小二 @清清诗语


                            IP属地:广东96楼2013-11-22 22:34
                            收起回复
                              《沧海一声笑》和《旧梦不须记》《铁血丹心》和《四张机》都是上乘之作,也许《沧海一声笑》和《铁血丹心》会流传久远,而《旧梦不须记》和《四张机》恐怕会逐渐被时间遗忘
                              ,难道,没有流传下来,就不是好歌吗?
                               网上评论:《旧梦不须记》:雷安娜,香港乐坛80年代初一位匆匆女过客,但她却唱出了黄沾最清雅隽永的作品。这首歌有柔情万般,却又哀而不怨,实在经典之至。和《沧海一声笑》可以并称双璧,一种是开旷洒脱的男儿意绪,一种是柔情似水的女儿情怀——不过如果顾嘉辉听到我这样说,可能会笑道:“我一首《两忘烟水里》就已经侠骨柔情,两样都有了,这个笨黄沾居然要写两首!”——哈哈,当然是玩笑,这两首歌都可以隶属于黄沾最佳作品之列。
                              《四张机》:和《满江红》一样,是《83射雕》中另一首以古词谱曲的作品,两首一刚一柔,正好相互对应。这两首歌都写得很短,很绝,可以说将顾嘉辉那种最拿手的清词小令式的古典风格发挥到极致。这两首作品都是个人的最爱。付上古词《四张机》——
                                四张机
                                鸯鸳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
                                春波碧草
                                晓寒深处
                                相对浴红衣。


                              98楼2013-11-23 19: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