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墓志》藏于浚县博物馆,据该馆高
同根同志谈,出土于浚县城关大伾山西侧。志
文中提到“从先茔”,可见王越墓所在地为王
氏祖茔。五十年代初,该墓地丘冢成林,神道
有石坊、石人和石兽等石刻仪仗,伟然肃穆,
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王越墓志》
的出土,说明墓室也遭掘挖。墓志较完整,泐
字极少。青石制成,长61厘米,宽60厘米,厚
10厘米。李东阳撰文,屠滽书丹,张懋篆盖。
志文小楷,40行,满行45字,共1597字。字
小工正,一笔不苟,属官阁体。如此工正之小
楷长篇志文,在墓志中实不多见。
同根同志谈,出土于浚县城关大伾山西侧。志
文中提到“从先茔”,可见王越墓所在地为王
氏祖茔。五十年代初,该墓地丘冢成林,神道
有石坊、石人和石兽等石刻仪仗,伟然肃穆,
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王越墓志》
的出土,说明墓室也遭掘挖。墓志较完整,泐
字极少。青石制成,长61厘米,宽60厘米,厚
10厘米。李东阳撰文,屠滽书丹,张懋篆盖。
志文小楷,40行,满行45字,共1597字。字
小工正,一笔不苟,属官阁体。如此工正之小
楷长篇志文,在墓志中实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