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巴拉莱卡-地中海民歌

十八世纪期间,巴拉莱卡在民间广泛地传播开来,风行一时,以至于它不但作为一种古代乐器被认可,甚至被赋予了斯拉夫出身的身份。
俄罗斯出身的这一身份带给巴拉莱卡琴的仅仅是它的三角形的琴身,这有别于多木拉的圆形的轮廓。十八世纪的巴拉莱卡琴与现在的巴拉莱卡琴是有区别的,琴身更长,几乎是现在的4倍,轮廓要窄一些,除此之外,在古老的椴木版画里可以见到的这种巴拉莱卡琴只有2根琴弦,只有极少数的巴拉莱卡是三根琴弦。琴弦由金属制成,这使它具有特殊的宏亮的音色。
二十世纪中期,有一个新的假设,说巴拉莱卡琴早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前就已经存在了,也就是说,它和多木拉同时存在。一些研究者认为:多木拉是当时古俄罗斯流浪艺人的专业乐器,随着它们的消失,广泛的音乐实践也随之丢失。而巴拉莱卡是非常大众化的乐器,因而,它的生命力也较强。
巴拉莱卡先是在俄罗斯北部和东部的各个省开始传播,通常给民间的舞蹈歌曲伴奏。即使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巴拉莱卡在俄罗斯的许多地方仍然非常流行。弹奏巴拉莱卡的不仅有农村乡间的年轻人,也有严谨的宫廷乐师,甚至Иван Хандошкин, И. Ф. Яблочкин, Н. В. Лавров.都弹奏过巴拉莱卡。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它普及了100年之后,手风琴出现了,逐渐取代了巴拉莱卡。